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9-09-20韦丽

读写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韦丽

摘 要 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重视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深入对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0-011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既需要注重其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注重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学习积极性及教学成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用“愛心”浇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们的年龄都很小,他们内心对教师都普遍存在着畏惧感,这在心理学角度来看也是阻碍学生突破自我,难以实行创造性发展的天敌,显然对培养学习兴趣更是困难重重。小学教师要想努力做好教学工作,其最好的秘诀就是爱上教学这项工作,真正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而教学实践上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都非常关心重视学生,受到学生们的拥戴。只有用爱去温暖学生,学生才会消除对教师的惧怕心理,表现出自信,进而在课上积极发言,勇于讲出自身的困难和观点,这样才会在课堂产生学习激情。然而,个别数学教师平时面带严肃,中规中矩,缺少一些亲和力,让学生感觉有距离,不好亲近,更别提用心去爱学生了,有的甚至对学习差的学生表现出默不关心的态度,经常责备他们,致使他们厌倦数学的学习,丧失学好这门课的信心。教师一定要用爱去触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爱上学习。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我国已占有重要地位,其在辅助教学方面往往比传统教学模式要好很多,更利于增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教学中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课上需要的音像、动画、图形等相关素材,能够迅速引起学生们关注,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强化。举个例子,讲解《认识钟表》的课程,教师设置与主题有关的生活场景“小明的一天”,课件展现的是小明在一天当中的生活情景,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半去学校、八点开始进入学校的学习状态、中午十二点是吃午饭的时间,下午四点钟结束全天的学习,然后开始踢球,晚上八点半睡觉。通过小明按部就班且有规律的生活,引导学生们深入的去思考,从而引出钟表的具体作用,让学生们亲自回顾日常生活用钟表看时间的场景,交流自己的一天是如何过的。主题场景教学除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还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活跃起来,帮他们把数学知识从点滴中变成积累,从而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深厚兴趣。

三、用“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在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经常给予学生们恰如其分的评价能帮他们找到自我定位,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和掌握的知识面与不足之处,从而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改正缺点,发挥优势,增强学习的信心,正视缺憾,找到适合且有兴趣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对数学这门课来讲,大多数学生很难产生认真学习的兴趣,原因是遭遇困境的时候没有人指点迷津,更没有人表示肯定与认可,这就让他们逐渐丧失了想要去学习的兴趣,进而有了怕失败的思想。可见作为数学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很重要,要多与他们交流,通过努力帮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给学生的心理减压,重视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定期开展“教学评价”活动,适当采取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的办法,发现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找到成功或失败背后的相关原因。对每个人来说,他人无意的一句评价或是投来一个肯定的眼光,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慰藉,特别是学生,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会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动力,其他学生的一句赞扬也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自信。所以,数学这门功课的学习,小学教师们要多给予学生好的评价,多鼓励他们,这样做能让学习压力大还总学不好的学生主动放下思想的包袱,带着一份轻松的心情,全心全意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摸索与反复研究,学习思想和能力能够逐渐提升,进而取得进步。

四、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将生活内容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样既能够促使其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生动和具体,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体会到亲切感,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得到激发,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比如说在开展“线段”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药盒、铅笔、橡皮、直的或弯的吸管等熟悉的生活物品带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方式对这些实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哪些物品是“直的”,接着引导学生利用铅笔和课本对线段的概念进行引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实物作为教具,既能够使学生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得以减轻,又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五、结束语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催化剂。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唐樱洲.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2019:1.

[2]张华兵.激发兴趣对小学数学探究能力影响的研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2019:1.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