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还需进口,我在瑞典体验“分类”生活

2019-09-20王炸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西瓜皮厨余垃圾箱

王炸

2019年7月1日,堪称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罚5万元,各小区定点定时投放,有专人监督。上海人民措手不及,复杂的垃圾分类弄得他们焦头烂额。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喜提“大奖”。

周围人小心谨慎,可王超一家人却轻松自在。原来,三年前在瑞典留学时,他早已经历垃圾分类的折磨……

初到瑞典就被下马威

2016年8月,我到世界百强名校——斯德哥尔摩大学读研。报到后,我和同一批来瑞典的肖宇等三人,在离学校不远的街区合租了一栋漂亮的房子。

斯德哥尔摩,建于13世纪,是瑞典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连为一体,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更是有名的国际大都市。

到这样一个环境优美,历史韵味浓重的城市,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味,就得到一个下马威——

有人提醒过我们,说瑞典的垃圾分类很严格。可在国内我们若能做到瓶子、易拉罐等与其他垃圾分开,就已经算有环保意识了。其他的,根本没有多少具体概念。

我们的房前,就放着五个颜色不同,投递口各异的垃圾箱。五个箱子像一排士兵守在门前,我们却没把它们当回事。收拾完屋子,什么瓶瓶罐罐报纸杂志,还有解渴充饥后剩下的果皮果核,加起来就是好几堆。

怎么处理,不是说要分类吗?那好办,报纸杂志硬纸壳归为一类,果皮果核为一类,瓶瓶罐罐算可回收物品,还没喝完的牛奶盒,就扔进厨余垃圾里……

可投递垃圾的口子太小,房东的坏台灯这些东西根本就放不进去。我们只好把它们都装在一个大袋子里,放在垃圾箱旁。在国内就是这样操作的,若把台灯等玻璃制品往垃圾箱里扔,拾荒的人容易割破手。这也是为他们考虑。

可我发现,从门前路过的邻居们,眼神怪异,我甚至能看出那目光里有嫌弃。我们又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他们怎么了?但我也无暇多想。

当晚,我们从超市买了很多菜,肖宇贡献了他带来的火锅底料。我们吃上了到瑞典后的第一次火鍋。某一瞬间,我竟恍惚了,觉得自己还未出国。吃饱喝足后,我们用塑料袋把残羹剩饭统统装在一起,扔到厨余垃圾箱。

安顿好栖身之所,我们准备利用开学前的几天,好好逛逛。这时,一男一女两位警官严肃登门,说有人举报我们未严格进行垃圾分类,破坏环境,不爱惜他们的家园。

我的天,都上升到这么严重的后果了吗?吓得我们赶紧解释,最后还是被罚了款。

罚款之前,警官把我们带到“案发现场”。那场面,我只想捏着鼻子赶紧逃跑:我们吃火锅后扔掉的残羹剩饭的臭味随风扑面而来,我险些窒息,恶心的馊水从垃圾箱缝隙流出,地上蚊蝇乱飞……

目测,方圆一百米内,只要有风,都能闻到臭气。

在国内,这样的景象我们早已习惯。夏天时,小区和路旁的垃圾箱,哪个不是臭气熏天的?扔垃圾时,我都会憋着气,站在远处,来个潇洒地远投,然后跑开。因此,当警官带着我们靠近垃圾箱时,我内心其实很抗拒。

女警官让人打开垃圾箱,现场给我们上课:“玻璃瓶要区分颜色;纸类要分报纸杂志和硬纸盒;瓶子要洗干净,盖子和瓶身要分开,标签要另投到干垃圾箱;坏了的台灯,要按照灯泡、金属和塑料拆分。你们怎么可以就这样扔在垃圾箱旁边呢?还有牛奶盒,牛奶喝完,盒子剪开,洗干净后放到可回收垃圾箱。厨余垃圾,要把汤汁水分尽量滤干,用专门的厨余垃圾袋密封好。”

我们哪里知道专门的厨余垃圾袋长什么样,常规塑料袋不行吗?

“不行,超市就有免费的厨余垃圾袋,下次记得领,或者买可降解的塑料袋也行。”女警官把我们狠狠教育一通后,提醒我们:“你们需要尽快学会垃圾分类,否则,可能会饿肚子。”

没想到,一语成谶。

让人头痛的垃圾分类

被罚款后,我们上网查了一下,垃圾分类实在太复杂。

比如虾壳、鱼骨头,居然作为容易腐烂的物品,归为厨余垃圾;可贝类不容易腐烂,不能回收,也不是有害物质,要归类到其他生活垃圾里,所以要把肉吃得干干净净的,肉和壳完全分离,否则算混投,要多收垃圾处理费。还有,一次性杯子属于可回收吗?包着口香糖的纸巾又归为哪一类?

太难了,这是我们空白的知识领域。

刚开始,我们只好经常在外边吃饭,好歹付费之后,服务员会帮我们收拾。在家里,则能简单就尽量简单,免得不会分类,弄得臭气熏天又被人举报罚款。

可经常在外吃饭,开销“蹭”一下就上去了。留学费用本就不低,我们几个合租房子后,也想省着点,只好多吃面包土豆烤肠之类的食物,可以吃干净,不用分类,也便宜。这让被中华美食养刁的我们,如何受得了?还没几天,一个个就无精打采。

怎么办?不管了,民以食为天,吃了再说。不会分类就不分呗,不就是多付点垃圾处理费嘛,总比饿死强。

于是我们主动解除封印,该吃吃,该喝喝,绝不再亏待自己。

缴费单到手,仔细一看,惨了:垃圾分类错误等于混投,费用翻倍,人家一公斤垃圾只收费4克朗(约3元人民币),我们却要8克朗,外加清运公司每次8克朗的清运费,每月两次。我们四个人当月产生了80公斤垃圾,基本都是混投,价格翻倍,再加上25%的税,在垃圾处理上,我们支付了816克朗,约合人民币600元。

一个月,垃圾处理费平均每人150元,太贵了,这还不算水电费。

我们仔细算了一下,买个20斤的西瓜,西瓜皮至少6斤吧,正常情况下,垃圾处理费差不多9块人民币。买西瓜,我们已经连皮带肉付了费,吃完,还要为无用的西瓜皮再支出一笔不菲的垃圾处理费,太不划算了。

我终于理解,警官说我们可能会饿肚子是什么意思了。一是垃圾处理费,占用了我们的生活资金;二是为了避免因为处理垃圾花费太多钱,我们选择这不吃那不吃,不就只能饿肚子么。

唯一的办法,要么不生产垃圾,要么把垃圾弄到别的地方去。

但两个情况都不现实,每天吃喝拉撒,怎么可能不产生垃圾?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垃圾箱,总不能把垃圾扔到别人家垃圾箱里吧?集中处理垃圾的地方,也需要付费才能扔。

我们没得选。不能再像身处国内时那样放肆,西瓜啃几口就扔,就算是西瓜皮,也要利用起来,做个酸甜西瓜皮,爆炒西瓜皮,凉拌西瓜皮,或者西瓜皮炖排骨等等。

总之,决不能浪费,那扔掉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心痛死了。

刚开始,我们买饮料、啤酒,喝完之后瓶子就扔到可回收类垃圾箱。后来才发现,我们又白白丢了好多钱。那些水瓶、饮料瓶、易拉罐在购买时,费用已包含押金,喝完后把瓶子放回专门的回收机器处,就能拿到退款收据,直接用于超市购物,或退回押金。

我们当时没留意到,还感叹物价怎么那么高,真是一群冤大头。

美好生活咱也有功劳

基于以上痛苦经历,我们只好用心学习垃圾分类。

从社区領回几份垃圾分类指南后,我们摸索了好几天,才大概知道怎么分。比如一次性塑料杯,就不能扔到可回收垃圾箱,只能作为其他干垃圾,用于焚烧发电或供暖。我们嚼口香糖后,习惯用餐巾纸包着,纸巾属于干垃圾,口香糖则属于其他生活垃圾。当然,若不分那么细,可以一起放在“其他垃圾”里。

认识当地的同学和朋友,拓宽社交圈子后,我们才真正体验到瑞典在垃圾分类上的用心。

周末,我和肖宇去我同学胡尔特家里聚会,他住在一个比较高档的小区。我很好奇,我们这些不是太富裕的学生为了节约成本,才不得已小心应对垃圾分类,像他这样的有钱人家,应该不会那么计较吧?

可胡尔特却说,他们从小就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已经持续几十年了,如今在瑞典,环保意识早已深入骨髓,而不是省钱的问题。

我特别留意了他家的厨房,有一个特殊的装置引起了我的注意。胡尔特发现我对那装置感兴趣,就热情地向我介绍,那是他们处理垃圾的神器——连通地下垃圾通道的食物粉碎机。平时做饭后的厨余垃圾,打碎后就从通道送走。这样省时省力,又卫生。

难怪之前在街上,我经常看到一排排长得像邮筒一样的家伙,也听说那是运送垃圾用的,可具体怎么回事,却没深入去了解。想不到,那居然是连通居民家里的。

后来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原来那些“邮筒”已经分了类别,人们只需要把在家里分类好的垃圾,刷卡后放入对应的“邮筒”里,系统会自动称重扣费,之后,这些垃圾就会在地下管道里飞驰,奔向中央收集站的大箱子里,最后被卡车运走。

我只知道每个城市地下都埋有水电管道,燃气管道,排污管道,通信管道,却没听说过还有垃圾运输管道的。想到我脚下正有垃圾在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狂奔,我就觉得好神奇。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瑞典人口不多,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垃圾处理,划得来吗?当我听说瑞典还和周边一些国家争夺垃圾时,更感觉怪怪的。抢垃圾?这又是什么操作?

友人告诉我们,在瑞典,由于机器自动化程度很高,即使全国已经有一半的垃圾,用于焚烧后供暖和发电,但各家工厂却只动用了两成产能,大量设备整天没事干。可国内垃圾却不够用,总不能为了机器运转,去肆无忌惮生产垃圾吧?那就违背垃圾分类的初衷了,只能从国外进口垃圾。

距离我们住处一公里不到的地方,有一栋很漂亮的建筑,远看像艺术场馆,造型美观。夜间亮灯时,灯火通明,很漂亮。我还以为是哪个剧院或者私人高档别墅。

在确认那是垃圾焚烧厂的瞬间,我有些反胃,想起了电视里脏兮兮的垃圾,烟囱排出的臭烘烘的气体。如此污染环境,影响人心情和健康的工厂,怎么会建在居民密集的地方?想到我就这么近距离与垃圾为伍,呼吸着被污染过的空气,我就憋得慌。

可实际情况却是,这些垃圾焚烧厂,外观美丽,干净整洁,没有难闻的气味,在设备的层层净化过滤下,连一级致癌物二噁英的排放,都近乎为零,所以才能在居民区附近建厂而不引来麻烦。

这就是我在瑞典的初期经历。

此后,我们开始了两年的留学生涯,也与垃圾分类朝夕相伴了两年。刚开始,我们被迫进行垃圾分类,一是为了省钱,二来也不想被人嫌弃我们不爱护环境。

可渐渐的,我们发现,这样做,不但让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也让我们拥有干净整洁的舒适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更懂得物尽其用,更珍惜美好生活。

2018年回上海后,我也一直保持这样的垃圾分类习惯,并带动家人一起行动。没想到一年后,就迎来了这项严格的政策,但这已经难不倒我们了。

我看过一组数据,全国近700个城市当中,有2/3的城市已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有1/4城市已经基本没有填埋堆放垃圾的场地了。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垃圾的产量也与日俱增,“垃圾围城”之势不减反盛。

因此,为了以后我们不会被迫在垃圾之上讨生活,垃圾分类虽然刚开始复杂了些,但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只有生活的环境好了,人类才能安居乐业!

编辑张小婧

猜你喜欢

西瓜皮厨余垃圾箱
厨房里的芽芽
洗扫车垃圾箱体及过滤装置优化研究
一块西瓜皮引发的惨案
厨余垃圾特性及预分选处理技术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垃圾箱的变化
扔西瓜皮的小猪
西瓜皮
基于PLC的自动降解垃圾箱压缩粉碎模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