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路径优化

2019-09-20相飞

时代经贸 2019年18期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冷链

相飞

【摘要】如今网上购物已经普及,相比实体店来说人们更愿意选择网上消费,这对我国生鲜农产品提供了新的商机,如何配送成为冷链物流体系中需要大力发展和规划的环节,如何提高效率、减少损失、保持食材新鲜都是要面临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優选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路径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优选路径

近年来物流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数不尽的物流公司为了让成千上万的商品准时保质的送货上门耗费了不少心力,如今生鲜农产品市场也加入其中,且相对其他商品来说面临的挑战是最大的,因为生冷食物要保持送货时依旧新鲜,这对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很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大力研究最优配送路径,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现状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人们对生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压力,加大了对物流运输设备的投入和运输技术的要求,冷链物理正逐渐崛起,构建一条完善的运输链条。目前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1.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但物流技术显然没有人类需求提高的那么迅速,这就导致供不应求,再加上生鲜食品都会受地域和季节而影响产量,虽然有大棚技术,但不定性因素过多,一旦碰上自然性灾害,那对产量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2.配送需求得不到满足。生鲜产品不比其他,对环境和运输技术的要求很高,且还对时间要求严格,再新鲜的食材放久了即使没变质,其鲜美程度也大不如从前,想要保持就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从而利益受限,再加上市场价格波动变化大,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导致市场规模受限,这些综合因素导致运输设备和运力不足,制约了生鲜的发展。3.没有形成冷链物流配送全程体系。由于起步晚,影响因素过多,导致发展缓慢,系统不够完善,无法实现全程冷链运输,再加上经验不足,运输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操作,造成很多生鲜产品质量受损,严重影响消费者口感,且为了降低成本,在运输过程中关闭制冷设备,使农产品在恒温下慢慢变质,不仅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也损害了商店的信誉,让消费者丧失对我国冷链物流的信心。

(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现状

在配送方面所需的要求是相对其他商品来说是很高的,现在物流企业很多,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使用高规格高标准来规范送货人员,也不是所以配送设备都是最合理最优的配置,所以一定存在相应的配送风险。一是物流分布较分散。农产品主要还是在农村生产,从农村运到城市再分运至各个地区,这中间辗转多个中间商,需要签订无数合同,还要适应季节和地域的影响,实现这些需要庞大的物流网络支撑。二是配送面临较高风险,配送过程要保持食材的新鲜和质量,避免挤压和高温,对不同食物采用不同的保护手段,这期间所要承担的风险和损失必然消耗大量的成本,需要投资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影响因素

(一)受食材本身的特性影响

生鲜食材不比其他添加过防腐剂或者是恒温长存的物体,其本身没有过多的加工,纯天然的特性虽深受大众喜爱但也无法长久保存,在常温状态下一般具备三项特征:一是损耗性大,生鲜产品在常温下容易造成水分的蒸发,导致食品快速脱水变质,在短时间内失去使用价值,比如一些海产品需要恒温且潮湿的水环境,一些冷冻速食需要冰冻环境,果蔬也要保持适当的环境避免变质等,因此冷链车辆都具备适宜的低温条件和冷冻冷藏功能。二是时效性。这类食品大多保质期很短,容易腐烂变质,且新鲜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尤其是对温度极易敏感的食材,一定要在下单后快速送达,否则会失去食用价值。三是季节地域性,比如水果蔬菜都是会受季节影响的,向北方运送南方的水果,这气温的差异会导致水果失去新鲜水分,质量随之下降,且消耗成本剧增。

(二)配送车辆路线问题影响

这是在配送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由于天气、路况等不可抗因素都会对运输造成影响,尤其是在配送对时间和环境要求相当高的食品,超时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还会增加配送的成本,食材要求的新鲜度越高,对时间的要求就越苛刻,超时带来的损失也就越高。

(三)消费者的不确定需求影响

随着对生鲜产品的需求增加,为有效应对消费者需求,冷链运输向大量的小批次、多批次的方向发展来解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但现在人们不关注冷链运输只关注食材的质量和新鲜度,商家随时会受到订单取消或者商品退货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需重新调配配送人员,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

三、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的优化策略

物流地区分散,导致许多地区供货不足或者运输时间过于漫长,对于生鲜食品的特性来说显然很不合理,为此可以借鉴国外运输经验并结合我国冷链现状,积极寻找合适配送路径,首先构建大型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作为基柱,然后构建销地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联盟推广发散农产品,最后结合互联网技术一起制定最优路径。

(一)构建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由于生鲜产品产量地域受限,许多地区想要购买产品需付配送费还要等很久的时间,因此为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需构建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能够快速且规模的完成对产品的贮藏、加工、包装、配送等工作,从而提高双方的供应量,减少配送时间,降低配送成本,建立该中心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配送的统一性和系统性,该中心的建立是为了促进小型超时和合作社的发展效率,通过配送中心大量统一的采购、加工,再根据不同的商店进行统一的小批次配送,既减少了原厂家的配送成本,也减少了现商家的进货成本。二是减低农产品损耗,生鲜产品对技术和环境要求极其严格,保质期短,存储成本高,配送中心的建立目的就是连接生产与流通环节,在中间起一个过渡,从而降低食材在配送中的损失,保证食品质量。三是对接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配送的食材太过特殊,需要配送中心自行预测分析来确保非当季食材的新鲜度,实现跨季销售,从而维持农产品的销售均衡,稳定产品价格,减少商家的风险也保障了农户的权益。

(二)构建销地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联盟

冷链物流的规模虽然在逐步扩大,但综合性还存在较大问题,因此要加强一些小批发市场和经销商的联合,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进行配合运输,在各个地区都开设联盟点,一旦消费者下单就能就近选择附近的储物点进行发货,减少路上消耗的成本,还可以与周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将分散的链路连接起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运输线路,这样一来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不但提高的运送效率,降低成本,也促进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标准化和系统化发展。

(三)构建一站式冷链配送网络平台

之所以在冷链物流配送这块花费大量的精力构建,就是因为生鲜农产品的特殊性,因为其时效性短、对环境要求严格、易腐坏等特性才进行优化配送路径,而这一举措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技术实况共享,将产品配送过程智能化,通过对大量用户的评价以及购买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识别出最具欢迎的产品和顾客在乎的方面,商家可通过物联网将数据搜集处理决定物品的采购数量和保存时注意的点,并借助网络技术了解食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情况进而随时保持适当的环境,保证从生产到配送一波流的服务过程,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自动化管理,避免传统方法中出现的弊端,所以要积极相应信息共享平台,将配送环节进行无缝对接,从而保障产品质量。

四、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生鲜农产品和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也增加了对物流行业的能力的要求,而由于冷链物流产品的特殊性,导致采用配送的设备、技术和人员都要求是专业的,通过本文的研究构建优化的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路径来降低在配送过程中生鲜变质的风险,提高配送效率,并为消费者提供最优的服务。

猜你喜欢

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冷链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物流配送车辆路径的免疫遗传算法探讨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配送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超市电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