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用生命诠释使命与担当

2019-09-19许乐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9年8期

许乐

“心系用户,胸怀蓝天,他更像大顶子山上的雄鹰,坚守岗位,乐于奉献。”在2015年“最美龙江网络人”的颁奖典礼上,因常年野外作业、表现突出,宋兰堂被给予这样的评价。

如今,这只“雄鹰”飞走了。

7月1日9时38分,宋兰堂在渡河抢修有线电视线路的过程中,不幸发生意外,被淹没在汹涌的波涛中。待被打捞上来时,他早已停止了呼吸……

这位敬业爱岗、技术过硬、受人尊敬的优秀共产党员,以这样的方式走完了他55岁的人生。

不惧艰险:“我水性好,让我试试”

宋兰堂办公室的门口挂着一本日历,上面的日期停留在2019年7月1日。时隔多日,公司河西站站长姚永峰每次路过,脚下总会一滞,脑子里不由回闪起“老宋”出事那天的情形。

“也许是老天想让他歇歇吧!”姚永峰有时会这样安慰自己。姚永峰与宋兰堂共事多年,私交甚笃。宋兰堂发生意外的后营村,正属河西站的管辖范围,发生意外的当天,姚永峰就在现场。

6月28日,穆棱市因连降暴雨,穆棱河水位暴涨。后营村有线电视跨河线杆被洪水冲走,五百多户人家的有线电视信号中断。这让宋兰堂心急如焚。

距离故障地最近的桥也有三四公里的距离,要想实施维修,只能跨河作业。但河水太过湍急,前去抢修的宋兰堂一行只能暂时撤回。

暴雨越下越大,宋兰堂一直眉头紧锁。他在密切关注天气信息的同时,叮嘱姚永峰:“水势一缓,立马告诉我!”

7月1日,大雨终于停了,宋兰堂一下有了精神头儿。他叫起身边几个抢修老手,打上几圈光缆,将跨河设备收拾妥帖,匆匆赶到河边。

河水水位虽有所下降,但整体水势仍然很猛。此前,姚永峰已先行下河做了尝试,可刚游了几米,一个大浪便将泳圈掀翻。众人忙将姚永峰拉上岸,只见他呛了几口水,脸色惨白,喘着粗气说不出话。

眼见天边乌云又起,宋兰堂拍了拍姚永峰后背,转身望了望河水说:“我水性好,让我下去试试。”

大家认为环境还是太凶险,劝他再等几天。可宋兰堂却摇了摇头:“电视信号已经断了三天,不能再等了!就现在的天气情况来看,还不知道要耽误多久,赶紧干吧!”

知道宋兰堂的水性很好,之前类似的渡河作业他都完成得十分顺利,姚永峰等人也就没再坚持。

在宋兰堂做渡河准备时,一旁的同事为他录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宋兰堂神色轻松,还跟姚永峰说了几句玩笑。在他眼中,类似的工作早已是家常便饭。

上午9:30,宋兰堂穿起救生衣,系上安全绳,挎好光缆线,转身跳入近三米深的穆棱河中。起初,宋兰堂渡河十分顺利,可就在游到离对岸七八米远的地方时,意外陡然出现。

此前,已有两名站员绕到对岸,见宋兰堂接近岸边,就开始向他拋牵引绳。可水流太急,拋了两次宋兰堂都没能接到。就在宋兰堂准备接第三次拋绳时,他身后的安全绳突然被上游冲下来的树根缠住。

“砰”的一声,安全绳被绷断。宋兰堂被水流裹挟着,随着树根不停地下沉,他挣扎着冒出个头,但转眼又失去了踪影……

水太深了,大家都没注意到上游竟有树根冲下来。情况危急,姚永峰马上拨打救援电话,与同事用钢筋和绳子做出一个钩子,沿着河岸猛追,想把宋兰堂拉上来。可救援难度太大,一切努力只是徒劳。

待穆棱市消防救援大队赶到,救援人员穿上专业设备打捞了三次,才将宋兰堂从河水中拖出,而这个过程已经用去了两个多小时。

这期间,即便姚永峰等人心里也做了最坏的准备,可当医护人员宣布宋兰堂已无生命體征时,大家的眼泪还是止不住夺眶而出——并肩作战多年的兄弟,再也不能回到他们身边……

竞速时间:“用户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这些日子,工程建设运维中心主任王金国时常彻夜难眠,后来他在与同事闲聊时发现,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作为宋兰堂最亲密、最合手的搭档,王金国与其在一线工作了近15年。

“执着”“坚韧”“忘我”……在很多同事眼中,宋兰堂身上有着太多可贵的特质可说。但在王金国看来,这些只是宋兰堂的一面。尽管宋兰堂从未言苦,但王金国还是能时常窥见他的另一面——劳顿和困乏。王金国坦言:“我们的工作一直这样,没黑没白的。”

穆棱分公司共有地面数字直放站点98个,时间久了,很多直放站的技术指标开始劣化,故障率也因此大幅上升。这些直放站大多分布在山区密林深处,最远的站点距离所属乡镇80公里,最近的也有20公里。到了冬天,天冷、雪大,上山的路完全靠人力蹚,有时一个小小的故障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才能解除。

2013年12月的一天傍晚,马桥河镇新城村有村民反映,收看不到电视节目。接到故障电话时,宋兰堂家的晚饭刚刚做好,他没多想,放下碗筷,一路小跑来到公司,开车直奔山上的直放站点。

那年的冬天冷得出奇,山上北风呼啸,气温已经接近零下40摄氏度。夜黑风高,维修直放站还需要高空作业,其危险性不言而喻。为了查找故障点,宋兰堂在15里的山路上往返走了4次,等完成维修任务回到公司,已是第二天的凌晨4点。

长时间的野外作业,宋兰堂的左手被冻得常年青紫,时常会流出脓水——那是钻心般的疼痛。可宋兰堂却顾不上休息养伤,只是简单抹些治疗冻伤的药膏,照常工作。

随着有线电视数字整转的推进,有线网络设备和机顶盒的维修量不断增大,技术扎实的宋兰堂又主动承担起这项工作,无偿为16 800多个数字电视用户维护机顶盒。

“这些年,老宋基本就没在家安稳跨过年。”王金国回忆称,春节期间是各种故障的高发期,只要任务来了,宋兰堂总是第一个冲上去。

2014年的除夕夜,对于家住河西乡新兴村的张丽芬一家人来说,因一场小小的意外而变得格外不同。“我们一家正准备看春晚,电视突然只能听见声儿、看不到图像了。没办法,只好给宋师傅打电话。”

而此时,十几公里外,宋兰堂忙碌一年下来,全家人期盼已久的团圆时刻才刚刚开始。

接到电话后,尽管故障不明,宋兰堂还是二话不说,带上工具就出发了。“幸亏只是机顶盒坏了,好办。”经过检查,宋兰堂很快发现了问题,张丽芬家的电视转眼便“重现光明”。

虽是小事,可冰天雪地里一来一回,6个小时过去了。一路上,宋兰堂眼见万家灯火从热闹归于沉寂,待回到家中,已是第二天凌晨三点。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宋兰堂连一口热乎的饺子都没能吃上。

随着年纪的增大,宋兰堂明显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按规定,他早就可以从一线高危作业岗位退下,从事内岗工作。可看到公司人手紧缺的现状,宋兰堂主动向领导请缨:“我再坚持两年,等年轻人手熟了,我退得也安心!”

为何将自己弄得如此辛苦?很简单,宋兰堂在与时间赛跑。

宋兰堂平日有写日记的习惯,在他留存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能让老百姓看到清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自己吃点苦、受点累都不算什么,用户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这个腼腆、朴素的汉子,满心装的都是用户。

坚守信仰:“我是党员,该为公司着想”

7月4日清晨,穆棱市殡仪馆。

宋兰堂的遗体静静躺在鲜花丛中,上面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黑龙江广播电视局、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传媒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穆棱市委市政府等单位的领导同志纷纷前来吊唁。

人群中,一位面色苍白的中年妇女久久凝望着宋兰堂的遗体,泪如雨下。她是宋兰堂的妻子范丽娟。

宋兰堂一家的生活过得并不富裕,至今仍住在一栋面积64平方米的平房中。儿子三年前结婚,如今孩子刚满一岁。一家五口人,只有宋兰堂和儿子有工作,而儿子刚参加工作不久,收入微薄,养家的重担自然大部分落在了宋兰堂的肩上。

在宋兰堂略显拥挤的家中,柜子里摆着十几双厚厚的鞋垫,那是范丽娟亲手为他缝的。“老宋省吃俭用惯了,一直舍不得买双好鞋,缝几双厚鞋垫,想让他的脚好受点儿。”范丽娟心疼丈夫,她永远忘不了宋兰堂用热水泡脚,然后一个个挑开脚底水泡的场景。

“老宋这人其實挺‘拧巴的。”好友杨德双不由得叹了口气。这几天,他总能想起宋兰堂生前的一个个故事:“他工作起来讲原则,对物质条件却从不在乎。”

一次,宋兰堂的一个亲戚在黑市购买了一口接收卫星信号的“大锅”,让他帮着安装。平日里热心肠的宋兰堂却一下冷了脸:“这种‘大锅违反国家规定,你要看电视,就来我们公司正常办理业务。”说完,宋兰堂拎起“大锅”,直接拿到公司予以没收。后来,宋兰堂觉着过意不去,自掏腰包为亲戚办理了高清数字电视业务。

可亲戚并不领情:“你这是不分里外拐!”

妻子知道后,也禁不住数落了宋兰堂几句:“都是自家人,哪能一点儿不开面儿?”

宋兰堂摇了摇头:“我是党员,该为公司着想,不能为了帮亲戚而违反原则!”

可在儿子宋双看来,父亲的这种“拧巴”,大概是源自他多年的军旅生涯。宋兰堂平日里言行低调,很少提及自己在部队时候的事。但从他在军中获得的一张张奖状里,人们还是能掂量出其中的分量。

宋兰堂生前最珍视的物件是一把瑞士产的野外生存刀,那是他当兵时在马里执行任务期间买的,共花费50美元,算得上是宋兰堂生前唯一的“奢侈品”了。这把刀,宋兰堂从不离身,出事那天,他换上救生衣后将其留在岸边,如今却成了宋双对父亲的最宝贵念想。

宋双的履历跟父亲十分相似,也是从部队转业回到穆棱,从事有线电视的维护工作。“有时我想,如果爸爸下水时带上了这把刀,是不是就能割开被树根缠住的安全绳,挣扎着游上来?”这几日,宋双问了自己无数个“如果”:如果当时自己能在父亲身边拦一下,如果临行前再仔细叮嘱他几句……哪怕让孩子再叫声“爷爷”也好啊!

可如今,父亲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能留下。

宋兰堂发生意外的那天恰是7月1日,在公司走廊的公示板上,至今还贴着他写的心得体会。34年前,宋兰堂在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我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决不是为了索取什么个人资本,更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声好坏,而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个人利益绝对服从党的利益。”

从参军入伍到魂归穆棱,宋兰堂用生命践行了这份铮铮誓言。这片由他毕生守护的土地,将永远铭记发生在他身上的悲壮故事。

人物档案:

宋兰堂,中共党员,生前担任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穆棱分公司技术部主任。在部队服役的20年间,受嘉奖三次、奖励七次,在参加援助西非国家马里的建设中荣立三等功。在广电网络战线工作的18年间,五次获得穆棱市广电局记功奖励,三次获得穆棱市人民政府记功奖励,并获得穆棱市优秀共产党员、牡丹江市劳动模范和第一届“最美龙江网络人”等荣誉称号。2019年7月1日,宋兰堂在涉水抢修有线电视线路的过程中不幸以身殉职。7月11日,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追授宋兰堂同志“共产党员标兵”称号;同月,宋兰堂被评为牡丹江市“最美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