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9-09-18文晓玲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对策研究幼儿教师

文晓玲

摘 要:幼儿教师语言,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幼儿教师规范的职业语言。对幼儿教师来说,语言既要符合对所有教师的一般语言要求,又要有反映幼儿教育特殊规律的特殊语言要求。当前,我国幼儿教师存在普通话发音不标准,习惯性用语较多,语音、语速和语调失调,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指令性语言使用过多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提高幼儿教师语言能力的具体建议,即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表达应有连贯性和逻辑性,教学语言应声情并茂,重视幼儿的思维特点,唤醒幼儿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对策研究

一、幼儿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一)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的思维能力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语言发展,大部分是通过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对象,幼儿对教师的一詞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非常敏感。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认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语言使用得当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影响

能说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使用得当的语言,给幼儿正确的示范、指导和引导,是一个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条件和基本的要求,也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学习能力、语言素养和对该职业的态度。

(三)是与幼儿交往最主要的手段

幼儿在幼儿园与教师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最为频繁。有时候教师的一次表扬、一次鼓励,都可以让幼儿开心一整天。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活动中与幼儿交往最主要的手段。

二、幼儿教师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普通话发音不标准

很多幼儿教师汉语拼音基础不扎实,对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要领没有掌握,因而造成发音错误或发音不到位。虽然有些教师经过了普通话的强化训练,但还是有些教师方音比较明显,有些教师甚至分辨不出自身发音与标准的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二)习惯性用语较多

1. 无意识重复

有些幼儿教师缺乏严格的口语训练,形成了不良的语言习惯。有些教师自以为重复一遍会让人听得更清楚,渐渐地经常下意识地重复自己说过的某个词语或某句话。这种无意识重复中断了语流的连贯,让听者的注意力分散,而且传递的是无效信息。

2. 口头禅

如“这、那、这个、那个”等指示词,以及在每句句尾加上“啊”“嘛”“哈”,这种语言习惯或许是无意识的,但每句话都带上这些多余的字词,就会给倾听者带来认知的负荷。这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也可能对幼儿以后讲普通话产生不良的影响。

3. 啰唆

幼儿教师常常为了解释一个概念,说很多无用的话,显得很啰唆。这样容易使幼儿内心茫然,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又抢夺了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还容易干扰幼儿的记忆和思维活动。

(三)语音、语速和语调失调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由于个人的生理或心理原因,语音上会出现声音太小、声音过大、声音忽高忽低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造成幼儿的听觉疲劳,让幼儿不知所措,甚至缺乏安全感,害怕教师。

由于性格和习惯等原因,幼儿教师在语速方面会出现语速过快、语速过慢两种现象。语速过快会导致幼儿无法领会教师的意思,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而语速过慢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听得不耐烦。

幼儿教师在语调方面主要会把复杂变化的语调形式固定成为一种格式,形成一种固定的调子。如果幼儿教师长期用这种语调教学,不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得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多充分,恐怕也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

(四)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活动中与幼儿交往最主要的手段。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对教师语言的理解程度。清楚明白的、带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实现师幼的有效互动。而抽象、模糊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幼儿对教师语言的理解程度,影响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

教师讲得太深奥,术语太多,会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幼儿无法理解。缺乏启发引导性的教学语言,限制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语言表达的机会。教师的评价语缺少针对性,会限制幼儿思维的空间,剥夺他们表达、发现和体验的机会。幼儿由于无法与教师进行真正有意义的交流,进而也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语言表达、创造能力也就得不到相应的发展。

(五)指令性语言使用过多

幼儿园的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活跃的、具有创造性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思想与精神交流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起到支持、鼓励、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疑惑及感受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容易表现出明显的教师主导与规范控制的特征。

为了制定一定的规则,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师扮演监督者的角色,言语上反复提示幼儿要端正坐姿、规范举手、保持安静等。教师教学语言的引导更多地在于秩序的维持和目标的达成。形式多样的各种表扬或鼓励成了控制幼儿的一种手段,幼儿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也较少受到关注,违背了教学语言的对话性、开放性及不确定性,使得教学语言呈现独白性、封闭性和确定性的特征。

三、规范幼儿教师语言的对策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学前阶段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不规范的语言会对幼儿的语言产生巨大的影响,普通话是幼儿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标准要求幼儿教师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用词正确,字正腔圆又富于抑扬顿挫的音律美。幼儿教师要不断进行普通话的规范训练,要通过普通话考试,达到二乙以上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学习普通话,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在课余课外,教师间可相互倾听对方语言,随时提醒,指出问题,及时纠正,相互取长补短。

(二)表达应有连贯性和逻辑性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要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不要使用太多习惯性用语,如无意识地重复、口头禅、啰唆。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的语言。在与幼儿交流中,复句和并列句不宜过多。多用动词、形容词,少用抽象名词和副词,语法和语义关系也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意识,努力做到表达流畅、准确、指令明确。

(三)教学语言应声情并茂

运用拟人化的语言、采用中音教学的方式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幼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中音教学,会让幼儿感觉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客观上增强幼儿听课的意愿。在教学中,教学语言需要声情并茂,音量适度,语速适宜,教师通过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恰如其分地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易引起幼儿共鸣,取得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教师提供给幼儿的语言信息应该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既要略高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保证是幼儿语言学习时可以理解的语言信息。具体形象性是幼儿园阶段幼儿思维的基本特点,并且在这种具体形象思维中还伴有浓浓的感觉运动思维特征,即幼儿在依赖表象、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的同时,还常常需要有直接操作等感官运动辅助。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运用语言创造直观形象,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感知各种抽象事物、词语、概念等。

为了引导幼儿思考并让他们有所领悟,有针对性的提问、机智的点拨和诱发幼儿联想的讲述等教师启发性的语言非常重要。一方面,幼儿教师要多告诉幼儿可以做什么,怎样做更好,多从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语言内容应尽可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幼儿留下思考与感受的空间。

(五)唤醒幼儿的主体意识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发出维持活动秩序的言语行为时,给予幼儿一定的活动准备和调整时间,以便有效地投入到活動中,而不是使用过于强硬的要求命令幼儿怎么做。在对幼儿进行提问时,适当地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关注幼儿的反应,积极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同时给予幼儿一定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反馈,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言语行为。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准备充足的前提下,跟随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使得自己的言语行为能够在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幼儿发展两者兼顾的基础上得到灵活使用,做到在具体的情境实施相应的言语行为。

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的语言、思维、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语言特点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需要更具鼓励性、趣味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艺术审美性。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引起幼儿教师以及相关部门的注意,努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水平,让幼儿感受语言的艺术。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对策研究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