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颜”课堂,我们如何阅读你

2019-09-18杨树亚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素颜杏坛板书

江苏省第13届“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杏坛杯”用12年的时间,让江苏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不断走向深入,直至形成特色,成为一支富有江苏地域特点的教学流派。

在“杏坛杯”走到第13届的今天,她开始了一次美丽的转身。如果说,第12届“杏坛杯”“人在课中央”的主题回答了“学生在哪儿”的问题;那么,本届“杏坛杯”“涵育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这一主题则观照了“教师怎么样”的话题。一节好课,教什么、怎么教固然重要,但是“谁来教”更加重要。

为了推动这一主题的落实,本届“杏坛杯”组委会釜底抽薪,旗帜鲜明地提出本次课堂教学展评“拒绝使用PPT”。这一“狠招”点中了当下课堂的“七寸”,必将给本次参赛的选手以及后面站着的团队带来“痛点”。作为坐在舞台下面的听课者,他们有“痛点”,我们才有“看点”;但作为站在舞台上的执教者则要明白,“痛点”过后是“痛快”,剑走偏锋才能出奇制胜、绝处逢生。

过去,在赛场上呈现的常常是“美颜”的课堂,上得了“厅堂”,但回家后未必下得了“厨房”。本次比赛“拒绝使用PPT”,这样的课堂是“素颜”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上得了“杏坛杯”的舞台,更能回到我们自己的课堂中去。课堂教学,需要“美颜”,但更需要“素颜”。本次教学展评,让我们在“素颜”课堂中看到了“杏坛杯”的另一种美。

一、“素颜”课堂,我看到了怎样的美?

因为没有了“PPT”这一根“拐杖”,我们从本赛区的七节课例中看到了语文课堂中最本色的美。

1. 范写之美。灌云县实验小学张雷老师上课伊始,就在黑板正上方工工整整地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范写工整有样,学生屏息凝视,课堂寂静无声,学习就在这无声的瞬间发生并且开始。这样的教学瞬间,是摒弃媒体手段后的素颜课堂的无声之美。泗阳县众兴小学李明旭老师执教《爱如茉莉》一文时,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第一个画面:生病的母亲嘱咐我,等父亲吃完水饺再告诉他自己生病;父亲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李老师在学生读懂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说:“老师给这幅画面起了一个名字,叫‘至爱同心。”说完,工整地板书在黑板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师生一起品读医院病房里的两组温馨画面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仿照老师给第一幅画面起名字的方法,给这两幅画面起名字。学生有了经验与体验,思维得到了放飞,智慧得到了彰显,于是“至爱无声”“至爱无痕”等非常凝练妥帖的画名被学生板书到了黑板上。张老师“范写”文章的题目是一种美,李老师“范写”画面的名字是另一种美。在没有媒体手段的“素颜”课堂中,这样的美弥足珍贵。

2. 善问之美。淮安清河实验小学庄恒老师在执教《鹬蚌相争》一文时,不仅关注故事的内容,更关注故事叙述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品读鹬、蚌相争的对话,在读懂、读出味道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二人的对话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的阅读思维被教师从故事情节中引出,开始关注文本语言的样式。于是,学生开始关注“今天不……明天不……你就会……”,课堂从“读懂内容”走向“学习运用”。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邹清老师执教《最大的麦穗》一文时,在学生读懂故事内容以后,引导学生对文本做了一次“回望”:再读课文第1—5小节,文中的哪些语言与人生有联系?学生又回到文本中寻找暗含在文本语言中的“麦穗”。在这样的“回望”与“寻找”中,学生从苏格拉底“只能进不许退”的要求中,顿悟到“人生也是只能进不能退”的道理,进而触摸到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的大智慧。于小学生而言,比给学生唯美的课堂更加重要的是激活他们的思维。在没有“PPT”帮助与美化的课堂中,两位老师指向明确且正确的问题设计,不仅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文本更深处,且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3. 让学之美。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学陆琳老师在执教《理想的风筝》一文时,不断地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凝练成词语或者词组,然后板书到黑板上。随着阅读的深入,黑板上贴满了学生的“收获”。课堂上,老师问学生:“腿有残疾的刘老师为什么坚持自己写板书?”学生说:“刘老师坚持自己写板书是一种精神。”听着陆琳老师上课,看学生不停地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工工整整地写到黑板上,我不由想到:《理想的风筝》中刘老师坚持写板书,坚持的是一种精神;今天的陆琳老师让学生写板书,让出的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精神。在没有依靠“PPT”的“素颜”课堂之中,因为教学时间的充裕,“师说”与“师问”可能成为教学的主旋律,稍不留神教师就会“霸占”了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板书,成为“素颜”课堂中一道风景,学生又站回了“课堂正中央”。让学生板书、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讓学生复述,多一些如是的“让学”之举,不仅让教师超凡,更可以让学生醒悟;不仅解放了老师教的行为,更丰富了学生学的活动。“素颜”课堂,可以把原本属于媒体手段的时间“让”给学生,这应该是素养课堂的“素颜”之美。

二、“素颜”课堂,我们更要看到这样的美!

审视七节语文课例,我们更要从教师工整的板书、激情的朗读等“硬功夫”之中读出教师的“软实力”,在执教者的软实力中感受“素颜”课堂的无形之美,寻得“素颜”课堂的教学之道。

1. 文本解读之魅。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邹清老师对《最大的麦穗》一文的解读,让我们听课者眼前一亮。邹老师充分关注教材后面的练习设计:“课文有几处使用了分号?画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用法。”教学过程中,邹老师把分号的用法作为读懂故事语言的抓手,引导学生读中体会分号的用法,在分号用法的体会中读懂含有分号的三组语言。这样的设计把“学习用法”与“读懂故事”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助力学生的阅读过程。教师关于分号的板书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突破了阅读的难点。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庄恒老师解读《鹬蚌相争》一文时,关注文本中不断“重复”的语言“今天不……明天不……你就会……”,让学生在这样重复的语言阅读中,不仅读懂了“威胁”“毫不示弱”与“得意洋洋”的意思,更体悟到鹬、蚌相争时的内心世界。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学陆琳老师在解读《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抓住文本中“反复”出现的“笑”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刘老师的“笑”,在每一次“笑”的情感体验中,刘老师的形象在文本语言中站立起来。三位老师在文本语言,甚至标点符号的重复或者反复中,觅得文本语言的“这一个”,并由此走进文本至深处,让学生细细读、慢慢品,阅读过程弥散出语文的味道。在没有媒体手段烘托、渲染下的“素颜”课堂之中,需要我们的老师用“细读”的方式智慧地解读文本,以便让学生更便捷地与文本语言亲密接触。

2. 教学实施之智。文本解读需要“深入”,教学实施却呼唤“浅出”。李明旭老师在执教《爱如茉莉》时,把教材中要求学生关注的“细节”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如果让你去拍电影,你会抓住哪些特写镜头?关注故事中的“细节”,说明教者精准把握了“编者意图”;把“细节”转换成“特写镜头”,说明教者读懂了儿童,在用儿童喜欢的、能接受的方式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如皋师范附属小学缪爱华老师执教丰子恺先生《白鹅》一文,面对“净角”这一阅读难点,没有受限于“拒绝PPT”的教学障碍,非常巧妙地突破了这一难点。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思考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鹅”的步态?学生困惑于“净角”一词的理解。教师在学生猜想困顿时,出示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白公鹅”的语言:“它走起路来神气十足,一步一停。每迈出一步之前,总是先把白色制服下的鹅爪高高抬起,同时把那像折扇似的脚蹼一收,这样站一会儿,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把脚往泥泞里踩去。”然后让学生把这段话与丰子恺笔下鸭子的语言进行比较阅读:“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学生在鹅的“一步一停”“不慌不忙”与鸭的“步调急促”“局促不安”的鲜明对比中,不仅读出了鹅步态的傲慢,更想象到了舞台上“净角”的大概模样。一个材料的及时补充,一次鲜明的比照阅读,让原本必须借助图片甚至视频才能突破的阅读桎梏,一下子迎刃而解。这样的“素颜”教学,虽然没有色彩,即使没有声音,却更具语文的味道。在“三眼一板”一词的教学环节,缪老师教得一丝不苟,学生学得一板一眼,整个过程也是可圈可点。教师让学生猜想“三眼一板”的意思,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给出两个解释:有时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有时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然后引导学生回到文本语境,寻找鹅吃饭的特点。学生在品读交流中总结,鹅一日三餐,一顿不差,一样不少,顺序不乱。于是老师说:“鹅吃饭总是‘饭→水→泥→草;饭→水→泥→草, 一顿不差,一样不少,顺序还不乱,这样的吃饭就是‘三眼一板。”学生一下子非常直观地理解了文本关键词语的意思。好的媒体手段可以助推教学目标的实施与达成。但是,教学的实施关键在教师,作为教学实施的“唯一关键”,教者要能够并善于用极简的方式组织、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

3. 课程开发之举。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只在课堂之内,因此教师要关注“41分钟课程”的建设。语文老师需要培养自己的“课程之眼”,立足于教材,更要跳出教材,站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实施语文教学。睢宁实验小学蒋波老师执教李白的古诗《望天门山》,老师没有囿于一首古诗之中,而是站在一位诗人的立場上,设计、组织整首诗的教学,课堂从“一首诗”走向了“一个人”。南京西善花苑小学陆琳老师执教《理想的风筝》时,让学生把教材文本与作者原文对比着阅读,在异与同的比照中,学生不仅读出了“作者之情”,更读懂了“编者之意”。好的语文课堂,需要打通课内外的藩篱,需要推倒教室的围墙,让学生站在“语文的房子”里,练就“看世界的眼睛”。没有“美颜”点缀的“素颜”课堂,需要多一些纯粹的课程举措,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语文资源中享受阅读的欢愉。

三、“素颜”课堂,我们还应期待那样的美!

“素颜”课堂,需要老师看得见的素养示范,更呼唤老师看不见的智慧之举。但是,因为没有了媒体辅助,没有了图片、音视频支持,“素颜”课堂也呈现了讲得多、问得多、分析多以及无价值朗读多的高耗低效、简单机械、单一乏味的症状。“素颜”课堂,我们还要期待更具内涵的学科教学之美。

1. 学生在前,老师在后。“素颜”课堂因为删繁就简,因此充裕了时间。但是,在充裕的时间面前,教师不能任性,不能越俎代庖,仍然需要站好自己的位置,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央”,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素颜”课堂中,教师要努力精准自己的问题,凝练教学的语言,坚持学生在前,老师在后,让学生成为“素颜”课堂中最美的风景。

2. 静水深流,以静为美。波澜壮阔是大海之美,静水深流是小溪之美。“素颜”课堂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之美。“素颜”课堂之中,没有精彩的图片,没有流淌的音乐,更没有扣人心弦的视频,但应有“素颜之美”:极简的设计,清晰的话题,不枝不蔓的对话,以及隐藏其间的静水深流的思维发展。阅读的过程不只是知识吸储与能力提升,更应该是阅读思维孕育、生长的过程。“素颜”课堂应该发挥极简课堂的优势,让学生思维在语言文字中滋生蔓长。

3. 先读进去,再跳出来。阅读,需要遵循阅读的规律;儿童阅读,更要循“规”蹈“矩”地推进。“素颜”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因为没有外力的辅助与支撑,“问”和“讲”常常成为教学的单一手段。但是,在师生通过“问”和“讲”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文本的整体性,要看到“树叶”,更要看到“树木”,甚至整片“森林”。与文本对话,先要“远观”,然后“近玩”。远观,旨在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上的把握;近玩,旨在让学生潜心会文,在文本语言的咀嚼咂摸中,读懂文本的内容,感悟文字的温度。与文本对话,要读进去,更要读出来。让学生“读进去”,进而读懂故事内容,品悟作者情感。但“读进去”不是文本阅读的终点站,教师要能够并善于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与情感中“跳出来”,站在文本之上发现文本样式,寻找语言秘妙,体察用语精准。这一过程,是课内慢阅读的重要一站,不可或缺。

回到“素颜”课堂之中,教师更要遵循阅读的规律,并发挥素颜课堂极简的特点,让出充足的时间,舍弃语言以外的干扰,让学生更亲近语言,更静心品味,让学生在发现、寻找、体察文本的过程中,达到运用之目的。本次“杏坛杯”用壮士断腕的方式,把媒体手段请出课堂,努力呈现清清爽爽的“素颜”,其更大的意义就在于让已经习惯于使用媒体教学的每一位老师,时时警醒自己的课堂行为。再唯美的“PPT”,再绚烂的音画,在课堂中只是童年的“学步车”。当离开了“PPT”,当没有了音画素材,面对文本时,你是从容自然,还是手足无措?这是检阅你的课堂是否被绑架的核心指标!

(杨树亚,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校长、书记)

猜你喜欢

素颜杏坛板书
杏坛学人风采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芳华正茂 杏坛春来
——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中学组)分区赛掠影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半永久美妆术2.O 让你素颜也发光
杏坛学人风采
化妆
消除粗糙烦恼如丝肌肤素颜也能美如仙!
杏坛之歌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