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后教理念下实施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2019-09-18罗惠琼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学习共同体英语课堂

罗惠琼

摘 要:“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求知、自主学习的主体精神,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所谓学习共同体,就是学生在资源的基础上,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互助学习、项目学习等,让学生真正回到学习生活的中心。学习共同体的提出,切合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迫切需求。文章基于研学后教理念分析了提高合作小组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研学后教;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

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按4~6人围坐在一起,然后布置一个讨论的问题,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只是走过场似的在学生中间转上一圈,学生在缺乏具体指导的情况下,不知如何讨论,回答自然没有深度,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去做:

一、小组成员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小组合作学习是—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般来讲,小组由4人或6人组成。目前,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是异质分组的办法,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一般情况下,有如下两种分组办法:第1种方法是优生与学困生组合。对于比较重要而且通过观察容易理解的问题,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这种交叉合作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如果一味地使用这种方法,优生就不会有跨越式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有时候还可以采用第2种方法——同等生合作。这种方法可分为两小类:A. 优生相互合作,给他们布置一些较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B. 学困生相互合作,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习困难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灵活选择,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在交流互动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索,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提问的热情。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不仅会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还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学习Christmas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Spring festival is the Chinese new year. Its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 When is Christamas Day? What do people like to do on Christmas Day?。然后请大家合作讨论。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查阅的、以前知道的关于西方圣诞节的习俗,都尝试用英语词组说出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小组讨论时,要考虑那些在全班同学面前想说却不敢说、想读却不敢读的学生,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他们自信,让他们鼓足勇气大胆地说、读。组内汇报时先由他们说说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讨论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围绕问题的答案分别进行归纳整理,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解决了个体的疑难问题,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在听课和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举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听别人讲话,使注意力慢慢变得集中。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意识,使学生会倾诉,形成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在组员发言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要有自己的补充和独到的见解。要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是一种品质,是对他人的尊重。

(四)培养学生的交流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实准确的答案。交流的过程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

在小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虚心倾听同伴的发言,特别要认真思考和自己不完全一致的部分,善于听取其正确的部分,补充或修正自己的认识。当学生发言不完善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教给他们一些发表意见的语言,随着不同情况的出现教师要随时进行调控。当个别学生胆小或自卑,在课堂上不敢启齿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励他们不要怕说错;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唯恐自己落在别人后面,以至还没经过认真思考,就抢先发言时,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尊重别人,让他们懂得只有自己做好准备,才能有高质量的发言。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讨论的时间,使学生敢说、会说,还要鼓励学生礼貌用语。

在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个体的努力,也有小组成员的协作。小组交流时,大家自由争鸣,畅所欲言,合作得非常愉快。这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智力的开发、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乃至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教师注重过程中的点拨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让学习共同体活动之后的交流更顺利、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吻合,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利用巡视的机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将自己所希望的结论有意识地提示给学生,甚至趁机安排好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和程序。这种教学,在表面看来,学生积极动脑,充分讨论,教师参与其中,而实质却是由于教师介入过多,学生未能充分合作就被教师牵到预定的轨道上来了。新课程对教师介入学生的讨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困难的解决”和“问题的提出”情况如何,进展怎样,及时掌握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无论教师何时介入学生的讨论,都要定位于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上,而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表面圆满而剥夺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

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教师要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是教师指定,也可以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群体认定,或者是学生自发认定。在组织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四、注重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中的评价

教师在评价中应该将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两条线串联起来,关注群体发展的同时,不忽视个体发展的过程,讓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欣赏他人,得到成功的体验。把合作技能运用的评价和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起来。学生之间进行自评、互评、小组评,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人人参与,养成合作的好习惯。

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要多评价小组全体,少评价某一个成员。2. 要多评价小组协调上的优点,少评价答案是否正确。3. 要从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全员参与上进行评价。4. 要从小组分工合理、秩序好差方面进行评价。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使小组合作学习始终处在积极、有序、有效的状态之中。

在“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巧妙的点拨和合理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与交往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学习共同体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