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俐永远的女伶

2019-09-18张雨虹

东方电影 2019年9期
关键词:巩俐郎平戛纳

看女排比赛、在戛纳亮相、出演《花木兰》……巩俐在这个夏天,注定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焦点。近来被广泛讨论的流行词“职场半坡”与巩俐毫无关系。她说起拍摄电影时语言和文化的碰撞交流,语气中依然带着兴奋:“我就觉得,怎么这么快就拍完了呢?还没演够呢。”电影的舞台不倒,50 岁的女伶不说老,“你就一直往前走吧,走到最好。”

文/ 张雨虹

百分百人生

巩俐的名字出现在了社会新闻里,不论关不关注娱乐圈消息的人,都知道了她最近的动态。

25 比18、25 比23、25 比19,面对第一个对手捷克队,中国女排取得开门红,距离拿到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近了一大步。赛前,主教练郎平在场边自己检查场地,看是否有杂物会影响到球员。比赛开始了,郎平给队员们讲述战术,临场指挥。郎平的一举一动,都落入了坐在场边的巩俐的眼里。

巩俐面前是一本摊开的笔记本,整场比赛,她的目光几乎黏在了郎平的身上,时不时低头在笔记本上做些记录。赛后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的摄影机捕捉到了巩俐的身影,她也来到了新闻发布厅,不少人猜测,也许她是来观察郎平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提问时的发言和神态的。发布会结束后,郎平走到巩俐身边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她,巩俐主动示意,郎平认出了她,脸上也随之有了笑意,给了对方一个温暖的拥抱。之后,中国女排对战德国女排,巩俐依旧在场。

近来,巩俐除了一些通告,大部分时间都一直与女排队员们待在一起,她们一起住,就连作息也保持同步。早晨,巩俐与队员们一起报到,中午,一起在食堂吃午餐,傍晚,一起下训练。

大抵是因为要演教练的缘故,巩俐每天都在练排球,主攻、副攻、二传、自由人,每个位置都练。巩俐手长腿长,穿上训练服,在一众队员里甚至很难找出她来。练了十多天,排球队教练对这位颇有打排球天赋的“新队员”说:“你当演员可惜了,应该当排球运动员。”

#巩俐下飞机前往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气质,运动员也有运动员独有的样子和气质。只有真的去体验、去实践,才能散发出我跟她们相似的气质。”打从第一部戏《红高粱》起,巩俐就养成了拍戏前体验生活、体验角色的习惯。

“拍第一部戏最难忘的是体验生活。某种意义上来说,体验完生活,戏一半就拍完了。我去高密前,没有挑过水,没有去过那么荒凉的地方,也没有见过那么多高粱。我还以为高粱就是麦子,那一片高粱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提前体验生活了差不多两个月,挑水把一边肩膀磨破了,就用另一边挑。张艺谋导演说挑的一定要是有水的桶,需要一定的技巧,光挑水就练了一个多月。”

拍部戏就学会新技能的不止是张震。拍《菊豆》的时候,巩俐学会了染布。拍《艺伎回忆录》的时候,导演表达了希望巩俐试试“眼睛不看扇子、双手同步抛扇同步接”的动作,巩俐想:行吧。每天转两千下扇子,练了整整五个月,最终影片中这短短的一个镜头也的确不负所望。为了演好《秋菊打官司》中的陕西农村妇女“秋菊”,巩俐把自己吃面条的习惯改了,“必须要吃得有声音,才像陕西人”,当然,还有学会一口标准的陕西话。多年后再度与张艺谋合作,巩俐提前去养老院观察了一个多月,体验“失忆者”的心理状态。《归来》甫一上映,赞誉声不绝于耳。

近来,巩俐已经不满足于体验生活了,她说她还在找感觉,她想到的办法就是每天与排球相处。不在训练场的时间里,巩俐回到酒店也与她的排球待在一起。早晨出门前,她捧起排球,“啵”的一声,亲了亲它。

巩俐在用自己的方式,解除所有自己的担心,直到拥有百分百的状态。去年,巩俐在接受国外记者采访时曾说:“我很荣幸能获得饰演郎平教练的机会,尽管我担心自己可能无法公正地履行职责。我过去从未拍过体育电影,不知道我应该如何成为一名球队教练,但我是看着这个团队的荣耀长大的。她们三次获得世界冠军,是我努力和成功的榜样。”

#电影《归来》剧照

当时,巩俐就表示她既然加入了这个剧组,就一定要熟悉这项运动。她还补充说:“我想用我从未扮演过的角色来挑战自己。”

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红毯,在有的人看来是“秀场”或者是“战场”,巩俐却把红毯看成是自己和电影之间的一个誓言,一条无止境的电影之路,她风雨兼程:“作为一名演员,作为一名喜爱工作的演员,电影对我来说是无止境的。”

执拗与无畏

和巩俐合作拍摄写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事有多难?也许和她拍电影一样难。

“我是一个很较真的演员,所以我希望跟导演要沟通得很好。我希望把我的角色很完整地呈现出来,有一点瑕疵都不行。我会和导演说,我们要把它想好。如果导演没有什么想法,那把编剧叫来,我跟编剧谈。如果编剧也没有想法,那编剧、导演、我三个一起谈。”

拍写真,到了巩俐这,就不单单是拍张美美的照片了。巩俐平日里也会去品牌店买衣服,首先,造型要够时尚,够高级。其次,她希望她的时装大片要与自己当下在拍或者刚拍完的电影相关,造型要为角色服务。巩俐认为拍写真和演戏同等重要,得做好充分准备,“拍写真和拍戏一样要进入角色,这是用另外一个方式记录角色”。

服装、化妆、发型都是她新角色的一部分,只有契合了才能让自己进入角色。所以,巩俐拍写真是一定要提前试装的。在巩俐的拍摄现场,除了摄影师不能出现其他工作人员,因为她在演故事,酝酿情绪的过程不容被打扰。她也不允许自己看手机或者闲聊,拍摄时一天不吃饭是常态,只为保持最好的状态。甚者,巩俐会提前很多天就开始为了拍摄,注意饮食调整,“这是一位专业演员对自己专业的尊重”。

想让巩俐满意,特别不容易。不过但凡与她合作过的,倒都表示自己甘之若饴。

#巩俐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与“悦动她影”奖杯合影

“在一定年龄后,你的工作有产生变化吗?”6 月,巩俐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出演张艺谋的《归来》后,巩俐获得了许多有趣角色的邀约。“简单的角色已经不需要我了”,她说,“作为一名演员,我接受角色的标准就是,导演是谁,班底有谁,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一个好剧本,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基本上是相同的。在选择角色时,我看重角色的内心感受、她的挣扎,以及这名女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在巩俐最近拍摄的电影中是能得到体现的。出于保密原则,巩俐不能说太多她参与迪士尼《花木兰》拍摄的细节,但她透露:“我从来没有演过恶人,但在这个角色后就有了。观众会觉得她一开始就是恶人,但到最后,他们会明白为什么。”原版《花木兰》里没有巩俐演的这个女巫,只有一个男性反派—匈奴军队的首领单于。巩俐形容自己这次的角色就像《西游记》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能把自己变成几千只鹰”的强大女巫,“有着坚强的精神”。如此看来,我们并不能单纯地把这个角色归为惹人厌的反派。

巩俐不是一个很有规划的人,她喜欢简单又轻松的生活,喜欢把她的生活和工作分得很开,“工作的时候我就全心全意地工作,而且我觉得我要有一个完美的组合,一个完美的群体。生活的时候我喜欢安静,可以储存一下自己的能量,这个能量当我要去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完全爆发出来。”

带着箱子,前往机场或者火车站,每逢行程被这样的“旅行”占据的时候,巩俐就感觉到工作与生活的矛盾突出而又尖锐。在强大的银幕形象背后,家的感觉长期缺失,“我一辈子都拿着几个箱子到处乱跑”,这让巩俐察觉到自己的生活有些单调。眼下,她终于觅得能够与她心意相通的对象,无所谓年龄的差距,只在意合不合拍,也许这能给巩俐带来新的人生感悟。

巩俐每年都要去海边,在傍晚四五点的时候晒“最舒服的”太阳,因为“晒太阳能帮助去除体内的湿冷,补充能量”。除此之外,另一个坚持就是拍戏节奏保持在每年一到两部,“人在没有创作力的时候,是演不好的。一个演员,如果马不停蹄地一部接一部拍戏,就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就会失去敏感。”

巩俐不允许自己丧失对于电影的激情与追求。她在今年5 月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悦动她影”奖时,回忆起了自己的母亲。她说,母亲在她17 岁时就告诉自己“男女之间没有太大区别”,并鼓励她勇敢做好自己、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在乎他者的眼光。“观众的爱和尊重给了我们女演员翅膀,给了我们不懈地追求自己道路的力量。我真的很荣幸能获得这个奖项。拍电影是我生命中的基本要素,我非常感谢能够继续分享我的工作和激情。”

有人质疑巩俐在戛纳红毯上的寡淡唇色、在镜头里的素颜,巩俐听到后不置可否地笑了。前两年,对于国际上评论自己“性感”的声音,巩俐给出了她的理解:“我觉得女人都挺性感的,只是可能她们不知道而已。每个女人都有性感的一面,可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自信很重要。”她把这句话送给所有的女演员,不论高矮胖瘦,不论年轻或年迈。今年在First 国际影展上掀起的关于中年女演员的探讨,对于巩俐来说,这不是需要她担心的问题。

“其实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演员这个职业其实是一棵常青树,如果是位好演员,你的生活和你的工作,能够分配得很好的话,这个职业就是棵常青树,没有退休这一说,只有你自己愿不愿意做。”在戏里执拗,在戏外无畏,是巩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她的银幕人生望不到尽头。

猜你喜欢

巩俐郎平戛纳
巩俐孤行成分界坐标
范冰冰、李宇春、娜扎 斗艳2018戛纳,谁赢了?
戛纳红毯迎来中国小仙女,原来你是这样的关晓彤
郎平:要带还带中国女排
每人一个戛纳
法媒称巩俐是好莱坞过客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