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几点思考

2019-09-17张敏

财会学习 2019年24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国有企业评价

张敏

摘要:就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而言,确保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管理价值。因此,需针对绩效管理的方法进行深化,保证绩效考核方法和管理体制的科学性。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务必重视绩效管理的中心意义,并针对不足之处予以改进,进而提高评价、考核的核心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绩效评价的内容以及评估体系的运行方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评价

一、绩效评价内容分析

绩效评价就是结合明确的体制和评价程序将合理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进行整合,帮助评估体系和评估内容契合阶段性时间内的考核标准。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分析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发展指向性规划和反馈方法,从而将组织的贡献价值和评估内容相互融合。评价更是薪酬决策的决策依据,能够有效的了解对员工个人或团队的培训需求,进而在合理的规划体系中合理的反映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控方案和调控规划。

二、绩效管理的目的分析

就绩效管理的发展形势而言,把握设计、评价的中心内容能够提高记下评价的核心意义。因此,在管理运营中,需把控重点经营活动的核心步骤,自发将本职位的组织管理内容与绩效的要求相互结合,从而确定组织的发展规划及方向。同时,评价体系还需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确保管理的精准度,就目前的形式而言,我国绩效管理运行体系和运行方法主要采取了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方法,对管理和发展都有着导向性的意义[1]。而绩效评价在管理中所强调的正是“代理理论”,该理论讲究的正是保证国有企业的运行利益和信息的兼容性,进而鼓励经营者和顾客树立明确的合作性契约关系。

三、评价建议及优化方案

(一)绩效评价内容设定

绩效评价的内容应包含财务管理内容、工作分析内容、基本税务信息内容、信息化管理内容、风险控制内容、成本预(核)算内容等方面的设计,从而将企业并购的管理方法与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联合。所以,评价设定体系必须与国有企业混改的形式相互整合,从而提高评价的测算意义和要求价值。如表1所示,为某一项目的绩效评价规则。

对于科研服务行业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估体系中,需进行调查、分析、选择、论证、评估、立项、风险分析、实施、监管全过程的目标分析和目标管理,将合理的运行条件与代理方向相互融合,从而促使管理的内容更为有效。上述的评分结果是某员工在某一时段内的评价内容[2]。管理过程中需注意对各项财务指标的使用方法和运用方法进行密切的关注,进而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在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财务绩效内容。主要应将企业的盈利信息与考核的经济增加值(EVA)相互整合,在一定的软件评测出近一段时间内科研的基本成果。同时,EVA形式还需将评价收益方法、资本增值方法以及评价改进的方法内容相互促使,从而促使所得的理论能够综合性的促进企业的成长。若运营过程中还需考虑资产的使用效率,此时需将资产的周转价值、固定资产收益额进行分析,确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济实际的兼容性,进而明确指標作用体系模式下的负债价值。

第二,需结合KPI的条件指标进行测算,正如“如果你不能度量它,你就不能管理它。”所述,KPI指标模式下的内部考核评测方法真实将指标内容进行量化,在标准的模型中反映具体的收益值和矛盾值。而在实际运行中KPI模式下的评价方法仍然存在单一的缺陷。因此,必须将MBO模式下目标管理进行过程整合,强调重心为“自我鼓励”和“自我控制”,结合导向性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授权操作,进而提高双向要素的核心价值。特别需注意管理要素可行性,即运用合理的运营成本进行过程支持,结合针对性的考核建议和考核内容,努力将重心运营方式进行综合性的落实。

第三,可以将合理的量化模型进行融入,具体模型如下:ai=(ai1, ai2, ai3…ain)

其中,i1~in表示在该公司背景下第n个纵向的指标内容,并且在这n个指标中的指标向量为ai。

确定过程比重后,需结合的公式进行分析,其条件为0≤Vη≤1,且。通过将性指标与基本权重进行衡量与对比,促使测算模式始终属于综合性的理想状态中,这样方可提高指标管理和绩效定位的意义。对于计算模型下的差额内容,可将其导入至EVA的测算模型和测算方法进行分析,保证体系的决策技术与利润指标的统一性价值[3]。

(二)考评及管理体系

对于考评体系与基本管理体系的优化过程中,需保证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要时需结合企业的发展导向进行测算,加大对管理和评测方面的财政支持,合理的管理与评测各个资产类型目标模式下的价值与方法。由此,需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进行过程分析:首先,需明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适用性,结合战略模式下的框架体系结构将植被的方案与目标层的管理内容进行分析,保证评审的资质与管理资质真实性。其次,考评体系必须协同员工的个人意向即会计报表内容,调整并纠正不合理内容所带来的负收入问题,对提高考评的定义区间有积极的作用。

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制度性问题,需构建适合于服务科研型的基础,保证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有法可依的目的性,避免由于经济型动荡而导致经营或责任体系方面的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而言,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和合理的KPI绩效管理办法,能够促使国有企业趋于快速化发展。同时,评价过程中还需注意管理的功效能力,进而完善管理的目标战略。

参考文献:

[1]何志明.新时期企业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路径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7): 90-90.

[2]李育珠.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思考[J].财经界: 学术版,2016 (16).

[3]吴先正.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管理观察,2018,No.687 (16): 25-26.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国有企业评价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