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

2019-09-17刘艳陈跃红

教育界·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拟声词刘老师生动

刘艳 陈跃红

【教学目标】

5.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感、受、妙”等生字,能通过不同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拟声词的生动,积累拟声词。

7.感知课文结构,巩固抓关键语句读懂段落大意的方法。

8.初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大自然声音的丰富与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感、受、妙”等生字,能通过不同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拟声词、课文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

初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大自然声音的丰富与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制作PPT。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初次见面,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ppt)瞧!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吗?仔细听——播放音频(鸟叫声、流水声、青蛙叫声、下雨声、孩子的笑声等)原来,里面藏着——

生:各种声音!

师:对,这是一份声音礼物!说说看,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呀?

生1:我听到了知了声、鸟叫声,还有流水声。

师:哇,你有一双会听的耳朵!

生2:我听到了下雨声、青蛙的叫声和笑声。

师:一下子就被你听出来了,你觉得有趣吗?

生:很有趣。

师: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声音呢,你们想去听一听吗?这节课刘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好吗?

【评析:让各种声音以礼物的形式呈现,一方面活跃上课气氛,另一方面,调动学生脑海中的声音,初步感知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趣味。】

一、直接导入,感知“美妙”

师:伸出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读题。

师:刚刚你们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那谁来说一说这些声音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很好听,很有趣,很美妙。(出示“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你知道“美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

生:动听。

师:你给它找了个近义词,不错。同学们,“妙”是个生字,它是美、好的意思,有一个词叫“妙龄少女”,说的就是最好年纪的姑娘,所以你看,左边就是一个——女字,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女字旁,靠左边,少字,左点低,又点高,一撇伸到女字下”,谁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师:那大自然中到底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年级的学生要能够“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很快理解“美妙”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大自然中有哪些声音?

检查词语:

演奏   打击

师:这两个词语跟什么有关?

生:和发出声音有关。

师:是的,文中还有很多表示声音的词语,你会读吗?(出示“淙淙”)

师:你把字音读准了。猜猜看“淙淙”是什么声音?

生1:“淙淙”是小溪流的声音。

生2:它的左边有“三点水”,说明和水有关。

师:真棒!你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猜的。听听看,是不是?

师:(播放流水声)果然是水的声音!其实啊,它表示轻柔的流水声。

我们一起读。

师:水流动的声音还可以用这个词来说呢——潺潺

這两个词语都表示水流的声音,所以是——拟声词,一起读。

(出示“哗啦啦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师:这一行拟声词又是在写谁的声音呢?

生:水的声音。

师:你知道课文中“哗啦啦”是写谁的声音?

生:“哗啦啦”是写大海的声音。

师:你能把大海的气势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嗯,我听出了汹涌澎湃的气势!我们一起读。

师:那“滴滴答答”和“叮叮咚咚”又是在写什么的声音呢?

生:小雨滴的声音。

师:这两个词语又是谁的声音呢?(出示“唧哩哩   叽叽喳喳”)

生:小鸟、小虫子的声音。

师:在形式上它们还是——

生:叠词。

师:对!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我们一起读出它们独特的声音来。

师:课文中有这么多拟声词,读上去多有趣呀!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中年级的学生要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本课中出现了大量的拟声词,读起来不仅有节奏感而且充满了韵律美,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感受拟声词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读得意趣盎然。】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那课文中到底写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呢?请四个同学分别来读一读课文。

师:课文中写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呢?

生: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生:课文中写了大自然的声音有风声、水声和动物的声音。

师:课文的2~4自然段中,都有一个关键句,写出了这一段的意思,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师板贴: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师:同学们,你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每段的关键句,真了不起! 通过找关键句来读懂一段话的意思,这是个很好的读书本领!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三个关键句。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段还有着相同的结构呢?

生:总分结构。

师:是的,每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那全文又是围绕哪个关键句来写的呢? 板贴: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师:这是全文的总起句。

师总结:同学们,课文先用一句总起句来概括全文的意思,再分别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这样的结构叫作“总—分”结构。

师:读读这三个句子,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说风是——音乐家,说水是——音乐家,说动物是——歌手。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

师:读上去感觉怎么样?

生:特别生动有趣。

师:是的,用比喻的方式来写,读上去多生动呀!(板书:语言生动 比喻)

师:这篇课文中有很多语言写得特别生动,请你选择自己特别喜欢或者你觉得写得很生动的句子读一读,一会儿请同学来分享分享。

【评析:中年级学习不仅要进一步关注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还要关注段、篇的学习,文章整体结构清晰,先总后分,每段总分结构,开头都有一个关键句概括本段的意思,通过抓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四、走近语言文字,感受生动形象

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语言读一读。

交流: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生:因为它说“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师:哦,声音各不相同。这里出现了几个不一样?

生:四个。

师:连用四个“不一样”,写出了什么?

生:写出了声音的变化很多。

师:你看这个句子有几个分句?(两个)怎么看出来的?

生:中间有一个分号。

师:所以,我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还要注意两个分句之间的停顿。

师:第一个分句说“声音”,第二个分句说“音乐”,这两个词意思差不多,那这里能不能交换顺序?

生:不能。因为前面是写“不一样的树叶”,是每种不同的树叶发出的声音,后面写“不一样的季节”,不一样的季节里有很多不同的树叶同时发出声音,就像开音乐会一样!

师:前半句是写单个的不同树叶发出不同的声音,后半句是写整个森林里许许多多的树叶同时在发出声音,所以这两个词语是不能交换的。

师:谁还想来交流的?

生:读“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呀?

生:这些动物的歌声特别好听。

师:你读得也很好听哟!谁还想分享的?

生:当微风拂过……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生:因为当狂风吹起来,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师:这是狂风给人的感受。看“感受”这两个字是本课的生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上下结构。

师: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一样吗?

生:不一样。“感”是上宽下窄;“受”是中间宽,两头窄。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

师:那狂风的特点是什么?

生:声音很大。

师:谁能将狂风那充满力量的声音带到课堂上来?

师:这个句子也有两个分句,那前半句是在写——

生:微风的声音。

师:微风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轻轻柔柔的,很温柔。

师:就像——

生:呢喃细语。

师:你知道“呢喃细语”是什么意思吗?先猜猜“呢喃”跟什么有关?

生:跟说话有关。这两个字都有口字旁。

师:对!那是怎样的说话声?

声:声音很轻很小的说话声。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后面说“细语”,就是讲话很轻。

师:聪明!你理解了词语中关键字的意思就猜出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了不起!“呢喃细语”就是像小燕子那样细细柔柔地说话声。谁能读出微风的轻柔?

生:读“当小雨滴汇聚起来……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

生:這个句子中有很多拟声词,读起来特别动听。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用上了拟声词,读起来语言就特别生动。(板书:拟声词)

生:这里的唱歌让我感受到小溪很开心。

师: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拟人。

师:读上去多有趣呀!(板书:拟人)谁能读出小溪的轻快与开心?

【评析:语文学习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感受,这个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语言,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读书体验,老师则从语言形式上、表达上、韵律上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美,在反复朗读中,不断积累从而内化生动的语言。】

五、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着作者走进了大自然,听到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引读: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还知道了文中大量使用拟声词、比喻、拟人等手法,初步感知了课文语言的生动。下节课,刘老师将继续带领你们潜入语言文字中,进一步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优美。

【总评】

紧扣“美妙”,妙不可言

——点评刘艳老师执教《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

刘艳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注重“美妙”这个文眼的导入、延伸、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语言的品读、结构的品析、朗读的品味上展开,使学生对字词、句段以及整篇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悟,在声、形、境中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充分体悟到语文的妙不可言。

一、品读词语,妙不可言

刘老师在课堂开始前播放各种声音的音频,让学生想象后猜想,听到了哪些声音,使大自然的声音和课堂的学生脑海中想象的声音有机融合,既有生趣,又蕴含美妙。刘老师紧抓课题中的“美妙”,让学生品读描写美妙声音的拟声词:有“淙淙”的流水声,有“潺潺”的河流声,有大海发出的“哗啦啦”的浪涛声,继而联系上文引出了“滴滴答答”和“叮叮咚咚”的拟声词,把这两组拟声词进行了品读比较,使学生领悟到“滴滴答答”的小水滴声和“哗啦啦”的大海汹涌澎湃的浪涛声。在拟声词的比较中,碰撞出大自然声音的大和小、高和低、轻与柔,真是妙不可言!

二、品析结构,妙不可言

三年级上册的这篇课文也承载着学生对段落结构的初步理解与掌握,因此,刘老师在第二次朗读课文中,注重了段落脉络的品析。首先,刘老师引导大家寻找课文中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交流后,出示了三句话: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3.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刘老师巧妙地让学生概括出了风声、水声和动物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发现这三段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生们讨论后发现,这三句话都是每一段的总起句,每一段都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描写的。刘老师又让大家读读这三句话,让学生再发现,学生们说出了这三句话都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在句式、语段上进行品析,使中年段的学习更关注段的架构,能让学生抓住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也是本单元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重点。这堂课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发现,让学生主动发展,妙不可言!

三、品味语句,妙不可言

作为第一课时,对重点而特殊的语句,必须读通、读好、细细品味。本篇课文,刘老师抓住了几句运用分号的语句,让学生读通、读好、读出韵味。学生在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中,刘老师引导大家关注这样三段话,第一段:“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刘老师抓住分号,指导学生读出停顿;抓住四个“不一样”,引导学生读出声音的变化;抓住“声音”和“音乐”这两个关键词,诱导学生读出发出声音的对象有所不同。这样的指导,既有味道,又有品味。第二段:“当微风拂过……”刘老师通过分号的识读,把“呢喃细语”和“雄伟”这两个词语进行深度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声音的力量变化之妙。第三段“走在公园里……”刘老师抓住了分号前后拟声词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分享了鸟叫虫鸣的美妙的大自然世界,使学生既感悟到语言的语文味,又感悟到大自然的生趣味,使语言文字的味道和大自然生活的味道相通融,真是妙不可言!

刘老师执教的这篇课文,整堂课教学语言美妙生动,教学流程美妙中充满情趣,教学细节美妙中扎实高效,学生对语言探究的欲望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逐渐形成相得益彰,听起课来,妙不可言!

【作者简介】

刘艳,本科学历,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小学一级教师,御窑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任教语文学科。任教9年来,曾获“苏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曾获得苏州市小学语文“苏式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苏州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二等奖等,曾多次辅导青年教师比赛获得市区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发表。刘老师语文课堂教学灵动扎实,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热爱学生,善于对话式教学,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带着孩子紧贴语言文字行走,不断给予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陈跃红,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中学高级教师,省和谐教育先进个人,省校园诗教先进个人,出版教学专著《陈老师谈作文》《命题作文200字》《开发读后感作文》《小学语文体验教学》。

猜你喜欢

拟声词刘老师生动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动听的世界
——积累AABB式拟声词
再说拟声词“”
浅谈形似、意似、神似指导下的中韩拟声词翻译——以《活着》为例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幽默的刘老师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