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有效互动,实现高效课堂

2019-09-17晏文东

教育界·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互动高效民主

晏文东

【摘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师生间真正有效的互动应该建立在学生互动需求的基础上,是思维的碰撞,是情感间的交流。它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真诚、互动的教学氛围,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有效;民主;互动;交流;高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真诚、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再充当知识的传授者、真理的奉送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引领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并获取新知。那么怎样使师生间的互动更有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呢?

一、建立民主关系,营造互动氛围

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讲求“师道尊严”,这种关系下的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主体意识得不到激发,思维放不开,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师生都能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实现高效的课堂奠定基础。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中,教师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知识情感的内化,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在巩固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呈现一个三角形,但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都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外两个也许也是锐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但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猜一猜”这样的情境活动,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还要说明理由。这一过程无疑加深了学生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特征的认识,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2.情感交流,促进互动

情感交流是我们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以权威者自居,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说敢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互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注重其发现的过程,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方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取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1.巧妙设置问题

(1)具有指向性。課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如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一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了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老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科技书总本书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具有启发性。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3)具有层次性。学习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小问题,搭好台阶,层层递进,逐步引导,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探索的乐趣,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一步步由浅入深地沿着知识的阶梯不断攀登,从而发展了思维能力。

2.把握提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1)在重点处提问。知识的重点是教学的核心,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此处提问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使落实双基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有效地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如在教学“倒数认识”时,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概念,在学生归纳了概念后教师可以提以下问题:①你是怎么理解“倒数”这个概念的?②和为1,差为1,商为1的两个数能不能也叫互为倒数?③这里的“两个数”包含了哪些数?④1有倒数,0呢?由于问题提得关键,学生围绕关键处观察、思考,所以理解得深,记得牢。

(2)在难点处提问。突破难点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在难点处设疑,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使学生集中精力克服难点,这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使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片断:认识整体的1/4】

(1)4个桃子

师:饼吃完了,可小猴子们还想吃,妈妈看出了孩子们的心思。拿出了4个桃子。那应该怎么分才公平呢?

生:每份是这4个桃的1/4。

(2)8个桃子

师:妈妈又拿出了8个桃。你能把8个桃也看作一个整体,表示出它的1/4吗?怎么分?

生: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到这些桃的1/4。

(3)20个桃子

师:如果是20个桃,还能得到它的1/4吗?怎么表示20个桃的1/4?为什么每份是这20个桃的1/4?

(4)比较相同

师:同学们看,刚才我们用4个桃子,8个桃子,20个桃子去平均分,明明总数不一样多,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

小结:是呀,只要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再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经过三次分桃,再异中求同:“明明总数不一样多,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通过分析比较,学生清晰地建立分数1/4的意义:只要是把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三、有效交流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交流”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聪明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1.设计悬念,在探究中交流互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悬念,引发学生去研究和讨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这对促进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培养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好处,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信心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探究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片段一:精确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

(1)出示E点和F点,比较不同,引出角度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能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点的位置了。看,屏幕上又显示了两个求救信号,它们在哪个位置呢?(课件出示)

生:E点在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

生:F点在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

师:哦?按你们的意思是这两点都在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那是在同一个位置喽?(不是)

师:那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生:偏过的角度不同。

师:看来光说北偏东方向还不够精确,我们还得看北偏东偏过的角度到底有多大。

师:为了方便描述,我们把整个区域平均分一分,仔细观察,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是几度的角?

我在教学设计时,通过两个点的位置比较,引导学生精确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逐步感受到光说“北偏东”方向是不够精确的,还要看它究竟偏过了多少角度,于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感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样有效的数学活动,逐步建构了确定位置的两个基本要素——方向和距离,知识要点自然生成。

2.在质疑、困惑中交流互动

学生在听课、讨论、解题中出现怀疑或困惑时,需要一种不迷信、不盲从的独立思考的品质来支撑,因此教师要注意保持儿童的好奇心与怀疑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探究,从而达到释疑的目的。

例如,在江苏省吴静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之“探究三边关系”的教学环节,吴老师一系列的设疑和追问,使学生疑中生需、需中生思,知识在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中逐步建构,层层推进,从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理解“围成”的含义后,教师质疑。质疑: 三根小棒是不是一定能够围成三角形呢?通过小组的合作研究,得出“有时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2)探究第1个条件,教师质疑“为什么有时能够围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讨论交流,小结出“要围成一个三角形,红边和黄边的长度和就必须要大于蓝边”。

(3)探究第2个条件,教师又抛出疑问“蓝边10厘米,红边3厘米、黄边15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操作并得第2个条件:要围成三角形,红和蓝的长度和要比黄边长。

(4)探究第3个条件,教师设疑:会不会有了这两个条件还不够?还要满足其他的条件?学生讨论并且验证,发现还要符合第3个条件,黄边和蓝边的和要大于红边。

(5)形成结论。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边。

可见,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常常因为认知水平的限制或思维方向的偏差而产生思维阻滞,此時教师通过创设矛盾冲突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常常能使学生突破定式、激活思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3.利用错误资源交流互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来自课堂本身,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具有鲜活性。教师如果能把错误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巧妙地利用,并进行师生互动,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

例如,一个运动员上山用了5小时,平均每小时走8千米,下山走了4小时,每小时走10千米,问他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练习时,许多学生会这样列式:(8+10)÷2=9(小时),同时他们还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当然有些学生不同意了,提出(8×5+10×4)÷(5+4)算式,面对学生的不同争论,我先不做任何的评价。我让学生看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发现了总路程是不变的,经过小组讨论后,一致同意: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在这个题目的争论中,学生的错误只有通过学生原有知识的提高才能改正,老师是不可能替代学生来感悟的。教师能做的只是通过各种方式,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交流互动,在互动教学中改正错误,从而掌握新知识。

总之,没有参与的课堂,不能谓教学;没有对话的教学,不能谓有效;没有交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不能谓成功。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探究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动”出学生的思维,“动”出学生激情,“动”出学生的创造,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真正有效,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游建华,主编.教育研究与评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郑金洲,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之互动学习[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互动高效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