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指导下对高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培育

2019-09-17赵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探究

【摘 要】历史教育的初衷除却让学生具备一定历史知识之外,还能够具备一种探究历史的能力,即能够在问题意识及问题产生之后,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路,充分寻找并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经过对多种版本的史料辨析与去伪存真,最后得出科学合理的历史解释与理解的能力,而此亦恰是学科包括时空观念、史料证实与历史解释等在内的核心素养的体现。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57-01

我便就此核心素养指导下对高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培育话题做出分列定位时空,寻找归纳相关史实、辨析史料,合理实现去伪存真、历史解释,建立联系与整体看待三方面的阐述。

一、定位时空,寻找归纳相关史实

在学科“时空观念”维度的素养阐述中,提及: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因此,对一个历史问题的探究首先便需得以对其对应时空的定位为前提,并在此时空下按照普遍联系的原则进行对其内重大史实的寻找和挖掘,以为之后进一步的探究奠定基本的环境范畴与环境内要素基础。而在此之前,教师首需做的,便是基于新课改之后教材内容出现的跨度大、跳跃大、难度大等特点进行的对自身教材观、处理教材方式的转变。即需打破按照经济、政治、文化进行的高中三册必修课本的编排,而对此三者进行整合探析。

例如:在《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文的教学中,教材在提及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之后,便直接过渡到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而文化大革命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具有可供同学们进行深入探索的价值。在此,我便让同学们结合课本描述展开小组讨论,以按照自己的逻辑化思路列出关于此话题的问题链。如:文革产生的原因——文革期间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文革由思想文化、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的表现——文革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内造成的结果——是什么促使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等。而后我便让同学们在此逻辑问题链与确定的文革前后时空环境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历史文献、教材《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课等进行相关史实资料的检索。如寻找到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老舍、傅雷自尽、国家主席刘少奇冤案、文革之后的国民经济困难等相关史实。这便为之后的史料辨析及在此基础上的历史解释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辨析史料,合理实现去伪存真

在类似上述的一定时空背景下的相关史实资料得出之后,便应是对其真伪性进行辨析的环节。这是历史学科“史料证实”维度素养的要求,即其为“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且亦是在当今信息潮涌的时代社会中获取正确认知的要求。

例如:在上述“文革期间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问题下,针对其中的“七·二0”事件,一组同学则经过互联网查得了多种述说版本,如陈再道将军的回忆文章;权延赤的《微行——杨成武在1967》一书;周恩来保健医生张佐良在《周恩来的最后十年》一书中的有关叙述、当事人王力本人的《文革记事》等。而每一种版本都是作者在其自身立场和角度上的判断、评论结果,不可全信亦不能不信。我便建议同学们对此几种版本进行合理性整合,以最大可能地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如整合当事人王力的部分记述、张佐良关于周恩来此上级管理层的记述以及陈再道将军此武汉军区司令员角度上的记述等,以构造出一个切实可信的七·二0事件历史样貌。此始终好过对网上众多网友发布的基于旁观者立场上似是而非论述的采撷。此史料辨析以去伪存真的过程则不仅是同学们严谨的历史考证思维与能力发展的过程,亦是其历史探究能力依托现代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得以深化的过程。

三、历史解释,建立联系与整体看待

真正的历史探究能力并不仅仅意味着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质疑、史料寻找与辨析,还包含有自身对史实的理解和评判,亦即在学科“历史解释”维度核心素养中提到: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也即对上述寻得并经过辨析的同一时空背景下的相关历史史实进行联系与整体看待的过程。

例如:在经过上述的史料真伪辨析环节之后,我则让探究小组按照组内得出的类似上述第一点中提到的关于“文化大革命”话题的问题链,进行对所寻得历史资料的整合,以最终按其问题链的思维逻辑进行以“十年文革”为主题的报告撰写。其中具体内容则可除却对其客观情况的简介与简单的评价之外,还应基于历史發展的纵向维度,分析文革在历史上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作用。如述说文化大革命在力图保障党的纯洁性背景下的必然发生性、其对于之后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思与坚持的促进作用等。此皆在锻炼着同学们的历史探究能力、提升着其历史认知与思维水平。

灵活调整教材编排、整合教材所提供与现有多样化的资源内容进行深入的历史话题探究不仅将大大利于学生学科素养、学科水平的提升,是朝向素质教育课改的一项合理有效的教学举措,亦契合现代社会所需的以资源利用、灵活创新、思维深入为关键词的人才培育指标。

参考文献

[1]戚建满.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J].学周刊,2019(16).

[2]徐洁.“史料实证”素养的养成探究[J].历史教学问题,2018(01).

作者简介:赵宁(1989.8-),男,凤台县第一中学,安徽省 淮南市 凤台县 ,中二职称,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