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复习课不再坐“冷板凳”

2019-09-17倪福和

读写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测评自主性反思

倪福和

摘 要 复习课往往被认为是“边缘课”,一直坐“冷板凳”,因为时间紧,内容多,许多教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上复习课要么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停提问,要么就是大量练题,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要想改变上面的教学现状,要求教师提高认识,遵循孩子的自主性原则,教给孩子复习方法,课后及时测评和反思,才能使复习课更高效。

关键词 冷板凳;提高认识;自主性;方法;测评;反思

中图分类号:A,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157-02

说起复习课,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个坐“冷板凳”的角色。这里的复习课主要是指单元的整理和复习课。那什么叫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呢?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是针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其目的是要寻找该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概括而系统的复习,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自学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现在单元整理和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又是如何呢?有的老师把旧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堆砌和罗列,大量收集习题、试卷,搞题海战术;有的老师不想上,只做题,题目做了一遍又一遍,只求结果,不重过程,题目稍作变化,学生又不会了。有的老师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给学生的感觉是复习课上不上都差不多,老师也抱怨复习之后会的还是会,不会的随便你讲多少遍他还是不会,不但不会而且根本就不想听,认为你啰嗦。这样的复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复习。怎样改变这一无效的教学现状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提高执教者认识,让教师重视整理和复习

要想改变上面的教学现状,必须提高教师对复习课的重视程度。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数学内容具有逻辑性、严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及人的遗忘规律,复习课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单元的结束、学习阶段的结束、学期的结束时,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上好这样的课。小学阶段的复习,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教师应该以“标准”为根据,以“教材”为准绳,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对教材有个总体思想,不能见“好”的题目随意拿来就做,“优”的题目拿来就练,一个章节、一个单元进行独立的、分散的复习,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并加以变换和展开,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知识系统进行整体研究。

二、遵循自主性原则,让学生乐于整理和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复习“克和千克”时,我先出示了“小粗心”的一则生活日记:

我叫小粗心,今年9岁了,长得胖胖的,体重已经达到50克。我每天早上能吃掉两个重60千克的鸡蛋,喝掉125克的酸奶,然后背起4克重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这里我从学生很熟悉的日记引入,故意错用单位,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思维发现问题,还引导学生说出了生活中错用单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让学生立刻感受到学习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学生通过复习唤醒旧知,巩固新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自然爱上复习课,乐于整理和复习。

三、提高复习课效率,让方法服务整理和复习

很多老师觉得复习课涵盖内容太多,这个知识点想讲,那个也想讲,胡子眉毛一把抓,时间都不够用,效率低下。要想提高效率,必须教给学生整理方法,课前整理,课上展示,事半功倍。

(一)罗列知识点,建立概念系统

开学初准备好一本作业本,记好每节新课的知识要点,等到复习课前,就可以布置学生自己整理一单元的重要知识。并指导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进行梳理,使概念系统化。归纳、比较概念之间的异同,沟通知識间的横向联系,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减少知识的遗忘。只有在概念系统中通过分析比较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加深理解和掌握。所以,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例如《数的整除》这一单元中的概念比较多,前后联系非常紧密。有些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在教学完本单元之后,导出每节课的知识要点,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用示意图表达出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知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是由约数的概念引出的;是以一个数本身的约数的个数判断的;互质数的概念是从公约数的概念引出的;偶数和奇数的概念是从能被2整除这一特定条件来判断的。又如: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这一单元,定律概念多,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等,只有熟练理解掌握了各个定律,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为单元整理做准备。

(二)课前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形式表示单元重要知识

如: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这一单元,从运算方法可分为四类:加法的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的有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有除法的性质;按照共同特点又可分为四类: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单独为一类;性质又为一类;也可以分两大类:定律一类,性质一类;表示的方法也可多种多样:可用树枝分解法,也可用图解法,还可用花瓣形式表示,也可以用火车形式将知识连接……

四、及时测评和反思,让知识网络整合和完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在相互的质疑评价中,就能暴露学生的不同思考和存在的不同问题,引发辨析、矫正,从而完善知识网络。每当复习一个章节完成时,我会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看书质疑;有时选取数量适当的题目进行当堂检测,对掌握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奖励荣誉卡。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状态,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相关的知识也一一激活,这有利于学生主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联系,使之串联成线,连结成块,形成知识结构。

数学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教学目标更注重认知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有机整合,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小学数学复习课不再坐“冷板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测评自主性反思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测评一款LED成像灯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度测评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