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学生阅读思辨力的培育策略

2019-09-17沈舒静

江苏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生长

【摘 要】接受美学理论指出,读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文本价值全面实现的必要条件。学生作为语文文本的阅读者,是实现教材文本价值的重要因素。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辨析字句,准确理解文本本意;通过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辐射思辨内容的广度;通过溯源求本的探索,培养儿童阅读的思辨逻辑;通过深度思考,创造阅读的思辨层级。以此促进学生阅读思辨能力的生长,实现文本阅读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接受美学;阅读思辨力;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1-0029-03

【作者简介】沈舒静,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215000)教师,一级教师。

阅读是一件需要用一生去经历的事情。同一篇文本,阅读的时间、地点、心境等因素不同,读者的阅读感受也会有差异。读者创造着文本的价值和意义,读者的思辨思维能力影响阅读品质。小学高年段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重要时期,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辨,进而深度思考。如此循环往复,提升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出现机械阅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在习得了一定阅读方法之后就照搬使用,不会随着情景和具体文本的不同而迁移创新。在遇到阅读困难时,学生往往是浮于表面的思考或是直接回避,缺乏语境性的深度思考与带入式的自我建构。这凸显出儿童阅读过程中思辨能力薄弱,儿童阅读时自我建构缺失。而接受美学对阅读中“读者”的关注,对读者自我构建和自由创造的关注,为儿童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了提供理论指导。

接受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是在美学的研究重点由作者转向作品文本,又由文本逐步转向读者的这一大背景下孕育、发生的。接受美学基本的特征是关注阅读中的读者,关注读者在文学理论、美学研究中的中心地位。接受美学既沟通了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又维护了文学与美学的联系。接受美学主张读者中心,提出“具体化”和“重建理论”,将读者对于文学文本的多层次解读与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文学作品包含着多层次的语言结构系统,有语音强调层、意义建构层、修辞格层、意向意境层、思想感情层。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接受情绪感受、逻辑领悟和联想、想象的激发等因素,存在着自觉的自由创造。

“阅读”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看并领会其内容”。其中的“领会”离不开阅读时的思考与辨析,深度的有意义阅读离不开读者基于自身经验的思辨能力。“思辨力”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思考辨析的能力”,它指向思维延续、辨识、分析能力的提升。以接受美学理论观照儿童的阅读过程,学生阅读教材文本的过程,也是作为读者对教材进行解读辨析的过程。其间,思考与想象在一定程度上重建着文学作品的意义,重建着儿童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与辨析,培育着儿童阅读的思辨能力。

从学生的阅读学情来看,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够对形近字、同音字、简单词性进行辨析,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古诗词作品中的意境画面开展感知鉴赏。但学生阅读时这种思维能力、赏析能力、感知能力、辨别能力是一种短暂性的、感性的经验,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富有逻辑的思辨能力。因此,教学要关注儿童阅读思辨能力的提炼与升华,培养其具备稳定的、综合的思辨能力,提升阅读品质。

一、思辨字句,准确理解文本本意

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哲理,从文本的关键字词展开辨析,有利于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本意和中心思想,为发散拓展的联想提供依据。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上《观书有感》一诗,需要基于文本本意才能理解诗中的哲理。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熟读精思的方法来学习古诗。用朱熹“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方法导入,引导学生体会熟读与精思在思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熟读时,教师可以讲解熟读的过程与原理:读准字音、读出韵律,而韵律又包含着读好停顿、读好押韵、读好标点、读好轻重等。在学生的讲述与教师的点拨过程中,学生再精思字义,想象画面,理解哲理。依据文本、基于文本理解文本本意,接受作者的写作表达是读者联想创造,丰富文本意义的基础。

二、激发想象力,辐射阅读思辨内容的广度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为了达到“纯粹存在”而必须发挥读者的创造自由,读者在欣赏中要把作家想象所提示的实在的事物再次虚无化,通过想象重新建构作品意象,在作品的提示和引导下进行自由创造。读者在作品面前是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甚至可以说,作品的全面价值体系建构离不开读者的再创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也是一种再创造,学生的阅读思辨力在自由创新中赋予文学作品个性化意义。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下《理想的风筝》一文时,对“理想的风筝”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理解。表面上看,“理想”与“风筝”并没有相同点,若仔细辨别便会发现“理想”与“风筝”有着抽象的相似点,即“理想”与“风筝”都是向往遥远的,都有一根牵引着飞翔的“线”。实现“理想”是因为努力之“线”,到达天空的“风筝”是因为牵引之“线”。文末,“理想的风筝”再次呈现,唤醒着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学生阅读至此,情感再次升华,将自己想象成天空中飞翔的“风筝”,感受自己的理想与信念随着风一起冲向远方,感受梦想引领的力量。教学时让学生从不同维度去想象和辨析,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思辨内容的广度。

三、溯源求本,培养阅读的思辨逻辑

在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读者占据重要地位,是阅读思辨的基点。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离不开读者的意义建构,离不开读者的思辨思维。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通过溯源求本的过程展开思辨,磨练思维的精密度。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不少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古诗尤多。古诗意蕴绵长,字音皆美,学生用批判性思维发现和思考诗句的美,有助于思辨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下《墨梅》时,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不难,但是在深入思考这首诗中字的意思妥帖程度时,有学生提出:为何书本上的版本与其他诗歌书上看到的有差别?带着这个问题追本溯源得知:原来《墨梅图》是王冕画梅的代表作,而《墨梅》是题写在《墨梅图》上的一首诗,诗画的原稿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诗画原稿,学生会发现,原稿与书本上的版本有不少的差别。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或是编者的刻意而为之,或是流传过程中导致的,原来每个时代的读者都会对作品进行自觉地加工。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和读者的意义建构,才能读出作品的来龙去脉,从中理解文本的思维逻辑。

四、深度思考,创造阅读的思辨层级

作品是多层次的语言结构体系,具有丰富的意向意境层次。深度思考或阅读,或可发现、创造多维的思辨层级。然而,现代阅读的节奏加快,人们往往更乐于阅读简短的文字,单向度地接受知识,缺乏深度思考与辨别,致使读者无法深入体会阅读的真正乐趣。教师要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通过创造思辨层级提升思辨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六下《孔子游春》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在理清文章“赏春”“论水”“言志”的脉络后,如要对于文章哲理进行深入思考,还需要从“春意”入手。巧借春日教学时节的自然春意,让学生融入春天的自然景色中去实际观察和感受,去触摸春天,感受春意之美。至此,结合学生对诗文中阅读水时的感受,用心聆听水的声音、感受水的变化,从而在意境中深入思考抽象水的品行。在同学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对大自然、水、生命有了新的思考与认识,进一步理解春意浓的深层涵义,收获精神的生长。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辨力的生长。通过思辨字句,准确理解文本本意;通过激发想象力,辐射阅读思辨内容的广度;通过溯源求本的探索,培养儿童阅读思辨的逻辑;通过深度思考,创造阅读的思辨层级。让学生在思维中触碰闪动的灵光,感受思辨的力量。用智慧去寻求语文阅读课堂的真知,用思辨去感受语文的魅力,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何祖宝.思辨: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2(31):31-32.

[3]張春华.以思辨阅读提升文言文教学的品质[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8(11):6.

注:本文获2018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生长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生长在春天》
种苹果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