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黎圣瑰宝母院遭遇火灾 多国伸出援助之手 承诺重建人类文明历史

2019-09-16王慧

环球慈善 2019年4期
关键词:圣母院卡西巴黎圣母院

王慧

塞纳河边,巴黎跪祈

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6时30分左右,被脚手架围起来正在维修中的巴黎圣母院突然起火,由于火势蔓延迅速,不久后,大教堂标志性的塔尖在大火中坠落。世界哗然,属于全人类的艺术瑰宝不再完美,在消防员的全力抢救下,巴黎圣母院主题结构得以保存。网民众说纷纭,好多再见都是最后一面;有时候我们真需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旁观者的惋惜与懊悔,缓缓流淌的塞纳河边,望着浓烟中的巴黎圣母院,数百巴黎人跪在地上祷告,他们表情凝重,有人在哭泣,有人在与亲人通话,情绪激动地描述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这是巴黎人最伤心的一天,他们祈祷大火尽早熄灭。据参与救援的消防员说,火灾可能与圣母院的修缮工程有关。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总理菲利普事发后赶到现场,有媒体声称眼泪在马克龙眼眶里打转,马克龙表示,“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整个国家都感到心情沉痛”。令人宽慰的是,经过400名消防员10多个小时的浴火奋战,火情终于得到控制。圣母院被烧了一部分,但并未被完全烧毁。马克龙承诺,将集合全世界的智慧,重建巴黎圣母院。多国领导人对巴黎圣母院大火表示慰问和惋惜。

4月17日18时50分,法国境内所有大教堂集体鸣钟,为巴黎圣母院祈福。

重要文物幸免于难

令人欣慰的是,这场大火中,巴黎圣母院的多数珍贵文物并没有受损,其中包括荆棘皇冠、法衣、玫瑰花窗等一些珍贵文物因抢救及时而幸免于难。大管风琴和部分油画因在在救火时进了水,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清点工作。工作人员还在废墟中找到了原本安在塔尖的公鸡雕塑,这个塔尖也是一根避雷针,在公鸡上刻着拉丁文,“天主,在雷电、风暴和邪恶中拯救我。”据悉,这些珍贵藏品将会由法国国家博物馆托管,未来安置地点保密。

[雨果说]

雨果在旧日巴黎里提到,如今的巴黎圣母院依旧风采迷人,依旧雄伟壮观。首先我们来看看圣母院的门脸,它可谓是建筑史上最为华丽的篇章。从正面看上去,有三座尖顶拱门,精美的浮雕和镂刻惟妙惟肖,上面还有20座君王塑像的神龛。中央是一扇巨大无比的窗户,上面有很多精美绝伦的雕刻,而两侧是两扇精巧的侧窗,另外还有两座雄伟的钟楼,连同他们的石板前檐,上下叠错一共为六层,和谐中透着优美,就连每一块石头都是千姿百态,鲜明地显示了艺术天才统领的工匠们的奇思妙想。可以这么说,这是由石头谱写而成的波澜壮阔的一首交响乐,毫不夸张地说,这几乎已经是上帝赐给人类最伟大的建筑了。

巴黎与圣母院的故事

路易七世统治时期,随着城市人口与重要性日益增长,巴黎成为法兰西王国新崛起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为了彰显巴黎的城市地位,路易七世于1160年命令当地主教在一座罗马时期教堂废墟上开始修建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大教堂,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多年,圣母院融合了古典及现代巴黎的建筑特色,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更渐渐成为法国宗教、艺术及旅游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巴黎最古老而辉煌的建筑之一,是850多年法国著名的坐标。站在巴黎圣母院的最高层,也就是站在了巴黎的中央,铸造于17世纪的大钟,也是“卡西莫多”的大钟,它只在重大天主教节日敲响。沿着南钟楼的阶梯可以继续向上,抵达楼顶,身临各种神秘生物形状的浮雕,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奇美拉怪兽石像。远眺塞纳河两岸及巴黎全景,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圣心大教堂等景点尽收眼底。

历经法国800多年风风雨雨的巴黎圣母院是沧桑历史的见证者,它古老,辉煌、深邃,不可捉摸。

1455年,平反圣女贞德在圣母院诉讼;

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在这里加冕;

1811年,罗马帝王在此接受受洗典礼;

18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在这里宣读;

1970年,戴高乐将军在这里举行了国葬。

巴黎圣母院又名“巴黎夫人”。与巴黎这座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圣母院每年吸引游客1300万人次,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根据法国旅游发展署公布的数字,2018年法国接待中国游客数量达到230万。

如果说卡西莫多的命运与巴黎圣母院是一体的,而圣母院与巴黎、法国乃至整个人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老天是怎么搞得嘛?如今的生活本来就够困难的了,可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灾难降临啊?”(雨果的语言与当代巴黎人的心声好像有着某种惊人的契合)

“我认为他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灾难,我们应该将他烧死。”

“这样做可能更稳妥些,也更有效。”就在人们对让娜·德·拉特尔姆提议表示赞成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神父来到了人群中,当然他也听见了人们的种种议论和决定。这个神父神情严肃,目光深沉,脸色更是冷冰冰的。他悄无声息地穿过人群,靠近了那名“小魔鬼”仔细地端详了好久。正当所有的人都为自己下的决定兴奋时,那名神父坚定并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这个孩子我养了!”他的语气冷静中充斥着力量。这是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当襁褓中的怪物敲钟人卡西莫多出现在教堂前庭左首的一张木床上,也是副教主克洛德·弗罗洛在“巴黎圣母院”最闪光的一幕。

善意从未远离,当年的小怪物卡西莫多将被一群人用火刑之际被年轻的教主救了起来,副教主成了卡西莫多引以为豪的终身养父,卡西莫多是圣母院的灵魂。他与圣母院有着相似的遭遇与命运。大火之后的巴黎圣母院,也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热心援助,承诺重建巴黎圣母院,拯救属于全人类的历史文明瑰宝,让昔日风采重现。

法国开云集团承诺将捐1亿欧元重建巴黎圣母院。皮诺家族曾向中方捐赠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并于2013年将它们归还中国。中方对此举予积极评价,认为这一意愿是对中国人民的友好表示,体现了皮诺家族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支持,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文物返还其原属国价值理念的认同。

继开云集团最先宣布出资1亿欧元后,4月16日,奢侈品集团LVMH和欧莱雅随后宣布,各出资2亿欧元捐赠。

据俄罗斯塔斯社4月19日报道,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为重建巴黎圣母院捐款,不过,公报中并未透露资金的数额。

此外,智利总统表示提供木料和铜,以重建巴黎圣母院。

据北京晚报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设立的首个“文明避难所”。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作为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学术委员会委员,4月16日第一时间致信法国卢浮宫馆长兼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学术委员会主席让·吕克·马丁内滋,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法国文化遗产界同仁并所有法国人民表示衷心的关切和慰问。

王春法在信中写道:“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人为或自然的侵损于我们这些文博工作者如切肤之痛,作为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基金成员,我们更感到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尽全力参与基金和濒危文化遗产避难所的工作,并愿在巴黎圣母院的灾后重建、文物修复工作中向法国同仁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帮助。”

马丁内兹收信当天即回复表达感谢,并表示:“这场火灾对世界人类遗产、对我们的城市、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真正的灾难。我们深感悲痛,并将保护可能受到影响的艺术品。”

截至目前,各界承诺为重建巴黎圣母院捐款的资金已经超过8亿欧元。

同样是一场大火,同样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瑰宝被烧毁,圆明园被侵略者付之一炬的创伤在国人的记忆中苏醒,并一时引起舆论争议。

当巴黎圣母院的火被扑灭,关于当年圆明园的话题却愈演愈烈。“烧得好”“活该”“因果循环”较之极端的语言出现在网络上。有人相对冷静,有人漠视,有人感慨。4月16日17时左右,@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圆明园的大气回应引发多家官方媒体转发并给予正面评价,舆情逐渐稳定,并基本消散。

无独有偶,1861年11月25日,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他的朋友、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严厉地谴责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的罪行。

雨果在信中提到: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马有大剧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没有见过它的人,那就尽管在想象中去想象它好了。这是一个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它就宛如是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影影绰绰地呈现出来的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这个神奇的世界现在已经不见了……

至于上元之夜故宫与圣母院上空的月亮,孰圆孰亮暂且不论。就在巴黎圣母院大火的前几日,故宫召开了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故宫的消防员坚信“没有战功,就是最好的战功”。这样的精神故宫人一坚持就是48年,风雨无阻,义无反顾。官里严禁明火出现,消防员们在宫里吃的都是用电饭锅煮熟的青菜;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不知跑坏了多少双鞋,一名新兵要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把故宫的地形跑熟。一旦失火,消防员要求能在两分钟内抵达故宫的任何一个地方。

故宫的守门人,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是执行颁布故宫“严禁吸烟”的第一人。他曾经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这个职位,对于故宫的保护,他曾经说过:“我们说做一件事要万无一失,因为我们这个岗位,一失就万无。9999件事做好了,一件事情没做好,把文物损害了,对不起民族、对不起国家。”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这是故宫人坚定不移的信仰。

4月16日晚,国家文物局发表文章《文物安全工作再次敲响警钟》再次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圣母院卡西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陶土瓶与花
巴黎圣母院之殇——纪念巴黎圣母院
拯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
画中有话
法“黄背心”痛斥圣母院捐款作秀
用心灵发现美的能力
斗牛士之死
斗牛士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