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脓毒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2019-09-14赵雅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5期
关键词:毒血症休克机体

赵雅霞,代 娜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38)

脓毒血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多为真菌、细菌等感染所致,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1-2]。虽然,临床加强了对该病的预防,但其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已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及早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3-4]。过去几年,临床医生常采用血培养和体液培养,联合白细胞计数,评估患者的病情,但脓毒血症与非感染性疾病进行区分的难度较大,缺乏确凿证据,会增加诊疗时间,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亟须寻求更为准确的炎症标志物,以快速评估患者病情。本研究探讨了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血症中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97例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脓毒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中医症候诊断要点及说明(草案)》中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5]。患者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性疾病、研究资料不全的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感染组(n=68)和休克组(n=29)。另外,选取同期检查结果为健康的体检者97例作为对照组。感染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35~74岁,平均(58.2±11.3)岁,原发病包括急性胰腺炎11例、多发性创伤19例、腹部手术38例。休克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34~75岁,平均(58.1±10.6)岁,原发病包括急性胰腺炎5例、多发性创伤9例、腹部手术15例。对照组:男53例、女44例,年龄32~76岁,平均(58.4±12.5)岁。各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于入院当日及治疗1、3、5、7 d时行PCT和CRP检测。具体步骤如下:抽取受检人员空腹静脉血10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待测。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CT,试剂盒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使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分析上述两个指标与病情变化的关系,以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3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经7 d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体征明显减轻。无效:经7 d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6]。

2 结 果

2.1各组入院当日的检测指标比较 感染组入院当日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入院当日PCT、CRP高于对照组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与病情变化的关系分析 治疗无效患者在入院当日及治疗1、3、5、7 d时血清PCT水平均高于治疗有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各组入院当日的检测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感染组比较,△P<0.05

2.3脓毒血症患者CRP与病情变化的关系分析 无效患者在入院当日、治疗1、3、5、7 d时CRP水平均高于有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与病情变化的关系分析

表3 脓毒血症患者CRP与病情变化的关系分析

2.4感染组和休克组患者的预后分析 休克组病死率高于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感染组和休克组患者的预后分析[n(%)]

2.5监测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PCT、CRP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r分别为-0.513、-0.685,P<0.05),见表5。

表5 监测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已有研究表明,脓毒血症可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7-8],如果患者存在严重感染,但体温升高不明显,医生有可能无法确定是否为细菌性感染,无法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及时有效的抗菌药物处理,这将影响患者的预后。脓毒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患者死亡,其发生率可高达35%,危害极大[9-10]。因而及早识别脓毒血症并开展准确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PCT和CRP与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选用PCT和CRP作为脓毒血症有效评价指标的价值如下:PCT是由机体甲状腺C细胞合成的一种降钙素前体,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水平非常低,只有受到创伤、发生感染时,PCT才会显著增加,这可能与机体产生的应激性刺激因子有关,它将造成PCT的过度聚集,有可能会引发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症的出现,也有可能会造成机体缺血性组织发生损伤,其严重程度与PCT表达水平密切相关。这提示PCT与脓毒血症的预后关系密切[11-12]。

CR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是由肝脏分泌的,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水平比较低,会随着机体炎性反应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可作为炎性反应的有效评价指标[13-14],具有高度的临床价值。在脓毒血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CRP可作为医生评价患者是否为病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近年来,PCT和CRP对脓毒血症诊断价值的研究报道较多,如CABRAL等[15]和PALMIERE等[16]开展的研究,但大多仅关注指标水平的高低,极少会对患者上述两个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而本次研究,分析了疾病病情随时间改善的情况,以及PCT和CRP与病情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感染组入院当日PCT、CRP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脓毒血症患者会出现炎症指标的显著改变,如PCT和CRP。休克组入院当日PCT、CRP高于对照组和感染组(P<0.05),提示,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越严重,炎性反应越明显,临床指标改变的幅度越大。

无效患者在入院当日及治疗1、3、5、7 d时血清PCT水平高于有效患者(P<0.05),无效患者在入院当日及治疗1、3、5、7 d时CRP水平高于有效患者(P<0.05)。这提示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后,病情好转,机体内的炎性反应减轻,血清PCT和CRP水平会显著降低,这与患者的预后状况有可能存在密切联系。

休克组病死率高于感染组(P<0.05),这提示脓毒血症是高度危险的疾病,可导致患者死亡,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PCT、CRP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明显负相关,即PCT和CRP的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

4 结 论

PCT和CRP对于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较高,用于患者预后评估也较为准确,存在相关性。因而认为,将PCT和CRP作为脓毒血症病情的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的改善。但此次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如观察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少、患者年龄跨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和随访观察。

猜你喜欢

毒血症休克机体
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碘克沙醇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邓俊峰作品选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