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

2019-09-14闫洪娟韩晓韵田娜娜冯丽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5期
关键词:瑞舒伐内皮氧化应激

丁 箭,闫洪娟,韩晓韵,田娜娜,冯丽莎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急诊内科,河北邯郸 056002)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同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血管内皮受损,血管活性物质大量释放也会造成血压异常。研究显示,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原发性高血压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随着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进一步发展,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1]。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常互为因果关系[2]。机体的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失调,当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过负荷时,大量的活性氧簇在机体内淤积,体内抗氧化物、一氧化氮减少,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加重,会导致血管细胞损伤。因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成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重要目标。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3]。瑞舒伐他汀是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之一。国内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不仅可降低血脂,还可明显改善炎症状态,可发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4]。鉴于此,本研究应用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检测了氧化应激、内皮功能指标,旨在为瑞舒伐他汀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门诊治疗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伴有高血脂;男58例、女40例;年龄50~76岁,平均(59.5±7.8)岁;病程5~15年,平均(10.5±4.2)年;体质量指数(BMI)18~26 kg/m2,平均(23.1±3.5) kg/m2;高血压分级:Ⅰ级33例、Ⅱ级44例、Ⅲ级2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50~74岁,病程5~14年,BMI 18~25 kg/m2。对照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51~76岁,病程6~15年,BMI 18~26 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分级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研究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纳入标准:(1)纳入研究的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相关诊断标准[5];(2)收缩压(SBP)≥140 mm Hg,舒张压(DBP)≥90 mm Hg;(3)初发患者未应用降压治疗或2周内未应用降压药物;(4)患者伴有高血脂。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及脑卒中的患者;(2)继发性高血压、结缔组织疾病、肝脏疾病及糖尿病患者;(3)对研究药物具有明确禁忌证或过敏者;⑷近3个月内应用过降脂类药物者;⑸吸烟量≥5支/d,饮酒量≥35 g/d。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60124)睡前口服,10 mg/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得应用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制剂、激素类药物及其他降压药物,钠盐摄入量<6 g/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

1.3.2样本处理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入选的两组患者时进行肘静脉采血5 mL(空腹>10 h),应用TG1850-WS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赛特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离心半径8 cm,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将血液标本分离血清,置于-20 ℃冰箱内保存待测。

1.3.3血压水平测定 患者于治疗期间随访血压1次/周,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2 min,取平均值。

1.3.4血脂指标检测 采用过氧化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采用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剂盒购自上海雅吉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5氧化应激指标检测 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试剂盒购自合肥莱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6内皮功能指标检测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ET),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试剂盒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仪器采用HD-F2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汉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3.7安全性分析 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实验检查异常结果。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水平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BP和DBP均显著降低(t分别为10.905、27.061,P<0.05);对照组治疗后SBP和DBP也显著降低(t分别为6.701、20.56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BP和DBP显著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5.520、5.987,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LDL-C和TG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为3.122、6.359、7.648,P<0.05),HDL-C显著升高(t=5.866,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C、LDL-C和TG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为1.786、3.065、3.053,P<0.05),HDL-C显著升高(t=1.842,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TC、LDL-C和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717、4.062、4.678,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393,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OD和GSH-Px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为2.413、2.371,P<0.05),MDA和8-OHdG水平显著降低(t分别为2.586、2.486,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OD和GSH-Px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为3.343、2.328,P<0.05),MDA和8-OHdG水平显著降低(t分别为1.723、1.733,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SOD和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1.735、1.712,P<0.05),MDA和8-OHd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758、2.177,P<0.05),见表4。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4两组患者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T水平显著降低(t=7.094,P<0.05),NO水平明显升高(t=9.819,P<0.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T水平显著降低(t=3.243,P<0.05),NO水平明显升高(t=5.242,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447,P<0.05),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558,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2.5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均正常。治疗期间观察组仅出现2例头晕,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均配合试验顺利完成治疗。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在我国患者众多,该病会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心、脑和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危害极大[6]。因此,高血压治疗方法的研究热度一直较高。瑞舒伐他汀作为临床常用降脂药物,能够有效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该药同其他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相互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7]。本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TC、LDL-C、TG水平,提高HDL-C水平,与陈涛等[8]研究结论相一致。本研究还进一步的发现,在降脂基础上瑞舒伐他汀能够促进血压水平的下降,表现出一定的降压价值。

大量临床资料证实[9-11],氧化应激在高血压病情发生和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抗氧化应激成为控制高血压或延缓进程的重要环节[12]。SOD、GPx是人体天然自由基清除酶,为重要抗氧化物质。原发性高血压病情进展中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引起微循环障碍,可显著降低体内SOD和GPx活性。MDA为氧自由基连锁反应终产物,其血清水平可体现机体脂质过氧化强度与速率,为氧化应激重要标志物之一。在高血压患者体内,MDA血清水平高于健康人群。8-OhdG是具有较高敏感性的DNA氧化标志物,由活性氧簇攻击DNA链上鸟嘌呤所产生,可反映DNA损伤程度[13]。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DA和8-OHdG水平高低与氧化应激程度密切相关[14]。在动物实验中,闫洪娟等[15]研究证实瑞舒伐他汀可提高高血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基于此,本研究以SOD、GSH-Px、MDA和8-OhdG等氧化应激指标评估瑞舒伐他汀在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发现,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SOD和GSH-Px均明显升高,MDA和8-OHdG均显著降低,尤其是观察组的SOD和GSH-Px明显高于对照组,MDA和8-OHdG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瑞舒伐他汀改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此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通常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浆NO和ET水平能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可作为高血压患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NO能够扩张血管,防止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持血流通畅。ET则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能够激活血管钙通道,加速钙离子内流,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引发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16]。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机体内的NO与ET的动态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出现NO水平降低,ET水平升高的情况。张津津等[17]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在发挥调脂作用的同时,还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基于此,本研究以对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能够促进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体内NO水平的上升,ET水平的下降,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这与张津津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结合此结果,在临床上可考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适当使用抗氧化剂,以改善其氧化应激状态,这样有助于高血压的治疗。

4 结 论

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与基础降压药物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能够有效促进血压和血脂的下降,并能改善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内皮细胞功能恢复,而且应用安全性高,可推荐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干预药物。

猜你喜欢

瑞舒伐内皮氧化应激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