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物曲

2019-09-13康喆明曾明俊谢丰嵘排名不分先后按发言顺序排序

当代美术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滩楼层策展

康喆明 曾明俊 谢丰嵘(排名不分先后,按发言顺序排序)

百物曲

2019年6月22日—8月25日

策展人:康喆明、谢丰嵘、谢清、曾明俊

主办:上海外滩美术馆

协办:Para Site艺术空间

展览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

1上海外滩美术馆“百物曲”展览现场2019图片由上海外滩美术馆惠允

2上海外滩美术馆“百物曲”展览现场2019图片由上海外滩美术馆惠允

“百物曲”落地上海的契机

康喆明:其实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和上海外滩美术馆有过相应的对话或者交流,我们发现在某些方面双方有非常多的共识:比如说我们都在有机的层面上互相认识到双方的社会责任非常类似;我们觉得作为美术馆,对艺术家、对于社会群体都有相应的责任。这个展览也好,或者说艺术本身也好,作为我们实现社会责任的工具,我们双方都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双方观念的一致性,非常自然地实现了最终的合作。我们还有一个兴趣点也是非常相类似的,在表演艺术方面,我们两个机构都有过这方面的尝试和实践,包括在美术馆的展览中,和以前做过的一些项目中,都有过一些表演性质或者表演特性的艺术,这也是最终促成这次展览的一个背景。“百物曲”有歌剧的形式在里面,当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而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我们希望将歌剧作为串联整场展览的一个核心策略。

我们两家机构希望能够将这些理念落实下来,不仅是这个展览,包括其他的活动,我们都希望能够这样去合作:首先在其中一家机构举办,然后再移到另外一家机构。比如“百物曲”,在3月的时候在香港展出,现在我们来到了上海外滩美术馆。我们希望能够将这种机制持续下去。

曾明俊:从外滩美术馆的角度来看,能够实现这样的合作,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棒的机会。除了在展览方面的合作,我们更加侧重在亚洲范围策展手法和策展实践方面的合作。我们应该超越这个展览,有更多的艺术家之间的交流、社区和网络的建立,希望能够和这方面相关的其他伙伴合作。

我们两家机构,在空间设计和建筑设计方面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讨论一下二者之间的具体策略,比如怎样根据现场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地规划展览。另外我们的一些研究项目,可以进行共享和扩散。所以讲到合作,我觉得非常关键的是节奏的问题。

3杨深夜行动物布面油画150cm× 200cm2012由艺术家及没顶画廊提供

关于“百物曲”的展陈设计

谢丰嵘:关于展陈设计,大家会发现我们运用了一些传统歌剧院建筑的元素,这些展陈的设计,它更像建筑本体的延伸,这是本次展览设计的一个主要概念。因为上海外滩美术馆有六个楼层,和香港Para Site的空间结构不太一样,所以我们根据空间的垂直结构,在每一个楼层设计了不同的歌剧场景或是表演戏剧的场景。从这样的出发点展开,我们给50多组艺术家做了一个大致的分类,分出了四到五个主题。每件作品都属于某一个主题,但同时也会跟其他空间有所呼应。

康喆明:这个展览的空间到底应该设计成跟现实是比较接近的,类似现实生活的延伸?还是建造一个完全和现实脱离的场馆空间?关于展陈设计的具体方向、展览的核心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我们几个策展人之前都有过相应的争论和辩论。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做歌剧的主题,怎样把它融合到馆内的展陈的设计中,我们都进行了很多的讨论。我们也有意识地打造一个与日常生活完全不一样,或者说不太相同的馆内的空间。展陈上并没有与歌剧本身的表演场景做很多直接的呼应,但是这种间接性的表演艺术,包括歌剧的形式,是和展览的主题,或者和歌剧本身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我们很多作品和本地的文化社区相关,其实文化社区或者说社区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意志,有时候它是剥离于日常现实的,同时也可以发生空间和意志上的转移。所以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空间,来呼应这样的议题或文化社区的属性。

另外在颜色的设计方面,我们希望给大家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我们所用的颜色是特别挑选出来的,为了呼应主题并带有历史厚重感,或者说我们为了表达以前的欧洲中心主义时期的歌剧年代的色彩,所选用的颜色还表达了它的中立性。

香港Para Site的空间是典型的工业式建筑,只有两个楼层,而上海外滩美术馆有六层,二者在建筑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展陈设计上,策略性地把它变成完全与世隔绝的一个地方,让人走进来觉得眼前一亮、震撼,因为这里面的构建和外面完全不一样,是一个隔离的状态,包括灯光和颜色的选用。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建筑很有特色,这么多的楼层和内部空间,本身就跟剧院非常相似,所以我们充分利用了它的建筑特性,并且特别打造了利用这个空间内部形成的人流循环。

4崔洁错误模型布面油画180cm× 220cm2017由艺术家提供

关于参展艺术家的选择

康喆明:我们想提出一个挑战,参展艺术家并不一定要本地化或者和上海背景有怎样的融合。我们发现上海和香港的两个展览从体制上和其他方面来讲都是很不一样的。香港和上海都是当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大都市,展览本身,应该成为这样的大都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去看展和办展都应该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们会想,为什么我们想看到一些不太一样的艺术家,或者说来自世界各地的,而不是本国的艺术家?我想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错了,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问题抛到脑后,不去想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个国际性的展览,或者说有很多国家的艺术家出现。因为如果我们有了这个问题,本身就证明我们可能已经被西方式的意识主导了。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世界主义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其实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为什么香港和上海的参展艺术家不一样。

曾明俊:“歌剧”这个关键主题,我们不应该把它考虑成一个单一属性的词,当然我们的艺术选择,包括艺术家的选择和展览整体构造,对于外滩美术馆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冲突和挑战。这个建筑是比较经典、古老的,而且它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我们在选择相关的主题和参展作品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保持建筑本身的特性。歌剧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展览设计成距离感非常远的类型,所以我们希望在展览中,能够做出一些背景和文化的属性,有一些历史的平行感。

这个展览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也是比较大的一个挑战。就算展览是移植过来的,我们也需要考虑本土的氛围。在香港和上海面临不同的挑战和制约,就算同样的艺术家参展,我们也需要做一些相应的变化。

如何考量跨界艺术家的身份

谢丰嵘:我觉得有的时候艺术的思考模式会带来限制,在“百物曲”这个展览中,我们希望通过不同领域,甚至是不同知识系统的文化工作者的实践来打开更多的讨论的可能性,可能同样的媒介,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正好相反。

康喆明:我们之间也互相讨论过应该怎样选择打破成规的艺术作品和实践,甚至是一些不一样的特性。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做一个普世性的当代艺术展览,好像从价值观上很统一。我们必须去做一些完全不同的分析和发现,还有策略的制定,甚至身份的移位。当代艺术和一些传统手工艺,还有其他媒介或者领域之间会有边界,但是这种边界是和现代主义或者殖民主义挂钩的,我们希望能够对这些主题做出回应。

以此次的参展作品为例,这次有一件非常长的纺织作品,是当地的居民所作的与殖民主题相关的作品。作者本身是一位农民,同时也是纺织手工艺者,他作为本地的社区原住民,在日常的纺织过程当中,想法和其他族民不太一样。当地有两个传统,第一个传统是符号文字,有些像行动或动作,有些是当地语言和土著语言,甚至一些动物他们都会用符号去表达。传统意义上可能有恐吓的作用,但是现在他们抛弃了这种目的。比如说有几个用符号表示的动物印制在衣服上,作为一种神灵动物的象征,或者说是他自己所属的动物。第二个传统是纺织,他们会制作编织带。这个地区被殖民的历史非常长,从他们的文化背景上来讲,跟殖民主义非常相近。在被殖民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当地的文化还有土著的文化正在慢慢消逝,所以这件作品的作者觉得有必要把他们的文字或者正在丢失的一些土著文字变成符号保存下来。他不会自己去发明这些符号,但是有时候实在想不出来对应的符号,就会参照现存的相关文字或既有体系,做一些联想,完成一套相关的文字或者符号。这个作品有20米长,它是一个真实的关于本土文化的再现和描述。我们为什么把它当成是当代艺术?不是因为它的形式,也不是因为这件作品可能和一些其他的当代艺术实践有什么共同点,而是因为作者的思维方式,还有这种保护本土文化的方式、策略,非常具有逻辑性,而且有他自己的理由和主观性,以此加入到他的实践过程当中,来达成他最终的目的。如果这种形式不能被称为当代艺术,那到底什么才是当代艺术?

5伊利亚与埃米莉亚·卡巴科夫纵向歌剧高清录像、草图、绘画录像9分4秒,尺寸可变2015由艺术家提供录像由道格拉丝·丁格尔(Douglas Dinger)制作

关于参展作品

谢丰嵘:我们发现一些艺术家的新作跟这次展览主题之间的呼应非常紧密,所以我们也邀请他们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他们的新作,作为首次呈现。

这次展出了艺术家杨圆圆与卡罗·那瑟斯合作的 《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阶段性呈现)。这是杨圆圆正在进行的一个新的计划,有关20世纪60年代的一位华人女导演。这位华人女导演出生在中国北京,后来搬到了旧金山,并在那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她的电影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当艺术家们发现这段隐藏的历史时,他们很有兴趣地开始追踪下去。这次展出的是整个计划中的一个支线故事。我觉得杨圆圆的作品触碰到了比较少被讨论的海外华人的历史状态,特别是他们生命的历史,讨论了很多不同层次的身份认同问题。

曾明俊:三楼的主题是“动物”,运用动物作为作品讲述的媒介,完成故事的叙述。其中一件作品来自香港艺术家王卫,他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元素,放到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进行移动或位移,以实验性的艺术和探索,探讨最终的影响。

6洛克·奇特拉加洛克·奇特拉加在带状疱疹患者身上绘制疗愈灵狮摄影38cm×25cm×32019由艺术家提供摄影:席拉沙·拉格班达里(Sheelasha Rajbhandari)

另一件作品《夜行动物》描绘了北京动物园里在夜间出现的动物,描述了一个比较平和、封闭的状态下,动物们嬉戏的状态。这件作品在香港展出时是画在砖块上的,但是这次改为画在墙面上,呈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关于主题的空间分布

康喆明:其实我们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章节式的界定,没有按照一个楼层一个章节,然后展开我们的策展理念,再将作品放置其中这样的方式进行策划和布置。其实我们策展过程的操作并不像传统的艺术展览。观众在参观的时候,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可能会发现某些楼层是某一个话题的重要结点,或对应了某些剧情,而其中有一些楼层,特别讲到了一些元素。但是总体还是非常松散的结构,并没有严格按照一个楼层一个主题这样设置,从概念上来讲它并不是一种非常清晰的叙事过程。我觉得也许观众会觉得,展览设定了一个主题,就像跳入了策展人给观众设置的圈套。

曾明俊:我们并没有把整个展览设置成全部都跟“歌剧”这个词相关,但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展览触发歌剧式的体验。在展陈和设计方面,我们其实也有一些不同的设计,比如在二楼,观众会经过一个帘子,拉开之后进入一个隧道,通向里面一个大的展览空间,其实这就相当于表演现场的再现,类似看歌剧的感觉。我们希望能够在构建一些相关元素时,向最终的目标靠拢,让这些作品和我们设定的展览主题产生各种各样的连接和关系。

猜你喜欢

外滩楼层策展
去外滩兜兜风
利用楼层废水势能的发电装置
浅谈自动扶梯和人行道出入口盖板结构强度计算
《策展哲学》
策展与时代:文化责任与学术发展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主题论坛纪实
新荣记上海BFC外滩店
关于策展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电梯的升与降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