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葩老人盗窃案:偷了就扔为哪般

2019-09-11

新传奇 2019年31期
关键词:老龄化老伴子女

令检察官感到非常困惑的是,老袁儿女双全,衣食无忧,又是有退休工资的国企职工,没有盗窃的动因。最令人不解的是,在盗窃之后,老人通常不会把盗窃的东西带回家,基本上偷完以后就扔掉了。

退休国企职工老袁,儿女事业有成,他却在老伴去世后屡屡行窃。这起奇特的老人盗窃案,引发检察官深入案件背后反思老人心理关爱问题。

老人行窃十几年不为求财

2018年夏天,年近九旬的老袁在铁路上海虹桥站盗窃火车站商铺内的行李箱后,竟若无其事地将偷窃来的行李箱带到厕所,丝毫没有怕被发现的恐惧感。在实施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后,老袁反应平淡,甚至不以为然。

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一部检察官黄卉接手了这起案件。黄卉在翻阅老袁的资料时发现,老人从2006年开始第一次盗窃,随后隔几年就有一次盗窃行为。为此,老人曾经多次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2010年,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以盗窃罪判处管制;2018年,又因盗窃被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判缓刑。

令黄卉感到非常困惑的是,老袁儿女双全,衣食无忧,又是有退休工资的国企职工,没有盗窃的动因。老袁多次盗窃的场所都是公共场所,人流量比较密集。

而且,盗窃的物品并不固定,有名贵的手工编织的波斯挂毯,有知名品牌女装等。最令人不解的是,在盗窃之后,老人通常不会把盗窃的东西带回家,基本上偷完以后就扔掉了。

盗窃发生在老伴去世之后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当然,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罪犯。黄卉注意到,老袁的老伴已于十多年前去世。自老伴走后,老袁便独自居住,而他的子女也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不能经常陪伴老袁,这让老袁本就郁结难解的心里倍感孤寂,不久便出现了性格上的改变。

老袁的邻居也反映,现在的老袁要么经常与邻居争吵,要么就索性不与任何人交流。性格愈来愈孤僻。

在提审老袁时,黄卉注意到,他回答问题比较简单,记忆力特别差,而且整个人的情绪都不高。

后经过专业鉴定发现,老袁患有血管型痴呆。同时,证明他在案发时以及现在都处于疾病期。也就是说,老袁案发时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目前也没有受审能力,检察机关依法不追究他刑事责任。

老龄化社会阵痛不容忽视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历尽沧桑,阅历丰富,为什么有些人老了反而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通过分析,黄卉归纳了几种老年人犯罪可能出现的几种原因:

首先,老年人犯罪体现在一个社会适应方面。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的生活方式会发生转变,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会发生改变,比如从原来有职务的到现在没有职务。这些东西或多或少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家庭关系方面,老年人跟子女的关系、跟配偶的关系,都会影响到他的心理。

比如,老年丧偶或者丧子,家庭当中出现了重大的变故,都会对他的心理形成一定的影响。从他的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地位,包括这些转变,这种改变上的不适应,可能会导致老年人产生一个结果,就是人格上的转变。

第三,在老年人缺乏调节能力的情况下,或者在子女没有关心到位的情况下,就极易引发犯罪行为。

第四,有一些老年人犯罪是因为患有一定的疾病,比如本案中的老袁,就是因为患有老年痴呆,实际上他对自己的盗窃行为是没有什么意识的。

对于这种情况,黄卉在痛心之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从家庭方面来说,子女要多关心父母,不管工作有多忙,需要常回家看看。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子女可能在物質上的关心比较多,但是在精神上的关心比较少。

黄卉表示,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从社会层面上来看,对于老年人还是要结合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我们现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把老年人的事情做好,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走向老龄化社会,是一种难以摆脱的阵痛。如何预防这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猜你喜欢

老龄化老伴子女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Tomb-sweeping Day
健康月历
和老伴一起洗脚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退休老人就怕闲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