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探究

2019-09-10程洪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改

程洪兰

摘要: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就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首位。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不论是身心健康还是学习能力方面的教育都有一定的欠缺,比如,在学生初中生活中往往会出现打架斗殴、偷窃等违法行为,这时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努力建设道德法治社会,非常重视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的内容,要求授课教师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加强对学生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力度,分析我国道德法治教育的现状,将精力花在探究优化授课方式中,使道德与法治深入人心,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带来的困扰,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发展【1】。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引言:

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道德、法治教育与文化课同为重要。本文基于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分析,并对其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初中是学习道德与法治最重要的基础阶段,教师对于应试教育,只是在期末划出书中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取得理想成绩即可,忽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现阶段国家将课本进行了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理论,还要与实际相结合,如果教师仍然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及时更新课堂模式,课堂就会显得乏味无趣,从而学生缺乏兴趣,不认真对待道德与法治教育,使新课标教学不能有效进行。对此教师需要作出改变,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2】。

一、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初中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

初中阶段的大多生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在此时期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心思多好奇心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不能够明辨是非,教师必须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并且能够利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去感化学生,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愿学习其内容,具备扎实的知识理论并且可以与实际相结合。

(二)影响学生未来发展

在法治社会下,要求人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遵纪守法,共建美好家园。初中是学生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此时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使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基于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一)教師转变教学观念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家长甚至是教师看来只要学生能够在应试教育下取得优异的成绩即可。旧课标中期末来临时,教师只是划一划重点,学生照着课本死记硬背,而在新课改环境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理论还要结合实际在生活中合理运用,况且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不得不转变教学观念,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和文化课看得同样重要,注重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学生已经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是产生了厌烦心理,对此教师必须正视并且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探索适应于现在初中学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由浅到深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自愿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建设和谐班级。

(三)合理利用新课标教材资源

新课改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新课标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的特点。例如,在初中新课标课本中“在集体中成长”这篇文章中,阐述了自身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在集体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建设美好集体。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集体成长的意义和方法,在对学生的道德要求的基础上融人相关的法律知识,做到道德与法律的有机结合,有趣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在实践中,对于“探究与分享"这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探讨,然后分享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引发思考,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爱惜生命,培养坚强意志。

(四)以情动人的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情感十分敏感,需要周围人的关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真心实意地与学生交流沟通,给予学生最大的的鼓励和呵护。例如,在《享受学习》这一课中,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告诉学生自己其实知道他们辛苦,贴近学生让他们放松并讨论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心得,然后教师就其重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融人其中,这样的情感教学,不仅与学生变得亲切,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三、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用

现如今国家十分重视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还在网络线上平台对其展开教育,教育任务繁重,希望的是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法治社会。道德与法治这广J课程离不开教师用心的教学,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可以组织教师观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网络培训会,全面深刻地对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和解读,使任课教师能够清楚了解教材内容以及教材编写理念,而后给予教师每一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建议并详细讲解和说明,为任教教师指明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任务,最终为有效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合格学生而努力奋斗。

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教育刻不容缓,需要学生在初中时期打好基础,使道德与法治深入人心,做一个遵纪守法、和谐友爱的好公民。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应于初中教育的现状,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接受新的事物,能够在新课改背景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能够与学生进行有趣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沟通时能够真心实意以情动人,提高学生兴趣并且自愿学习道德与法治,做到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扎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在生活之中,具备道德与法治常识。

参考文献:

【1】钟士艳.关于新课改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67+79.

【2】唐宗隆.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2.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