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9-09-10孙双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孙双根

摘要:阅读教学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很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的能力。对于阅读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更不用提让学生培养阅读的能力了,课堂阅读的效果也收效甚微。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从多种维度来调动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感受到阅读中的快乐。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使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很多的学术研究中可以发现,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普遍是比较差的,而且学生对于整个知识面的学习也是很受限制的,高效的阅读教学是很难达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总结当下的教学现状,对课堂上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与优化,让学生可以在阅读方面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真正实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能力培养。

一、高效教学语文课堂的含义

所谓高效教学的语文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好的知识,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特别是对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轻重缓急的分配与讲解,必要的时候将各种知识点进行串联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传授与学习的过程,而是将知识进行传播与转化的一个媒介。教师对有限的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最合理的分配,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互动,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二、当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差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影响着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学习效果,首当其冲的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差的问题。在以往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以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为中心进行学习,但是学习的内容大多是以课堂上的文章为主的,学生或是大声朗读或是对文章进行默读,然后再对文章进行中心思想分析与段落分析。教师会抛出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进行思考,最后再由教师公布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刻板,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可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没有互动的,这就造成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不佳。

(二)语文阅读教学涉及到的知识面窄

目前,初中生的整体阅读量偏少是普遍现象,课外读物更是接触得过少,这样就更不利于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阅读的时候,最主要应该学习的,就是根据所学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但目前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对课外的阅读延伸做有效的培养。所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排,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逻辑思考与归纳总结的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对多种知识的掌握进行融会贯通【1】。

(三)在课堂阅读方面学生缺少能动性

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基本都是接受教师填充式的被动教学,跟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文章的思考。换句话说,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是很难有自身的能动性的,就更不用提积极的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了,逻辑思维等能力也不会在这样的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提

高。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不愿意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阅读的,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下降,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差,就会为日后的阅读教学带来更大的阻碍与困难。

三、对于高效阅读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强化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根据阅读的材料提出相关的联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会在阅读之外引发自己对于文章本身理解的思考。比如在学习藤野先生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问:“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什么样的情感状态下写出的?”“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什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达出了怎样的意愿?”“作者在创作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环境下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能够引发学生对于这篇文章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逻辑思维与总结方面的思考【2】。

(二)以课程为基础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首先,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是可以根据文章的拓展,学习到作品相关内容的。根据教材中不同的模块学习安排,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种类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各个方面对阅读本身进行深度的理解。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作者或者文章相关的方面进行拓展引导,比如鲁迅的其他作品,再比如朱自清对父亲的形象描写拓展出的一系列有关于亲情的文章。通过不断的拓展与总结,将原本有限的阅读内容变的更加有趣生动与形象,這样才能使教学空间得到有效的拓展。其次,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对课外的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提高在阅读方面的知识储备量,进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慢慢的提高。

(三)安排合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除以上两方面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定学习任务小组,再针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小组,来安排语文阅读的提升任务,使学生能够主动对阅读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能动性”。教师根据所学的文章提出各种各样的思考问题,让不同的学习小组选择题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学习与研究,每个学习小组所选择的问题各不相同。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后,每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不同学习小组的同学也可以在课堂上听到问题的分享,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维度的思考与理解。这样的安排合作任务,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阅读的学习中,创造出更加高效的阅读教学。

结束语:

语文教师需要对阅读教学进行强化引导,在此同时,对学生的阅读知识面进行拓宽,在立足课本知识的同时,对课外的阅读进行空间的拓展,进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阅读进行问题探讨,提高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主动性,打造一个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晓飞、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课堂【D】.考试周刊,2017(27):123-124.

【2】王启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探讨【J】.好家长,2018(13):96-96.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