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论文以小见大,学生社会实践从身边开始

2019-09-10郭漪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文创论文中学生

郭漪

从故宫文创产品的火爆中寻找经验,为上博的文创产品出谋划策;调研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超市从而来把握这个城市的脉络;研究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调查每日坚果热卖说明了什么问题……2019“进馆有益”上海中学生优秀微论文征集活动开展半年来,同学们收获了很多经验和成长。

主办方近日在南洋中学举行了优秀论文答辩,记者发现,今年,中学生的研究论文充分体现了“微论文”以小见大,贴近自己生活的特点。因为切入点小,同学们在具体实践研究中更有针对性,研究过程和调查方法更加全面,文本更加规范,在调查、研究、观察和实验等一系列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的实践研究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为心爱的博物馆出谋划策

此次入围微论文答辩环节的32篇论文,是主办方从收到的940多篇参赛论文中,经过层层评选而评出的佳作。很巧的是,西南位育中学的何滨辛同学,以及敬业中学的徐昊宇和他的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为上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出谋划策起来。

徐昊宇和同学们通过对故宫和上博的文创产品在定位、价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上博应该从设计上提高产品吸引力,如采用流行元素,并建立立体销售网络。徐昊宇表示,之所以会想到做这样一个研究报告,原因之一是敬业中学具有商科传统,非常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而在去上海博物馆参观时,同学们注意到,上博的文创产品其影响力,似乎和博物馆本身的文化地位不太相称。

从小练书法的何滨辛同学,非常热爱传统文化,每年都要去上海博物馆参观好几次,也爱去博物馆的商品部逛逛,经常也会购买一些。她发现,无论是在品种数量还是知名度方面,上博的文创产品和大热的故宫文创相比還是有点差距的。在感到遗憾之余,她觉得,上博的艺术收藏品中,其实有很多元素可以应用在文创产品上。在这个过程当中,由此催生了她的研究论文。何同学还设计了两款文创产品的创意:元素贺卡和商鞅方升定量咖啡勺。何同学告诉记者,她很喜欢文创这种形式,觉得文创产品可以成为一个跳板,让普通人更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小论文,大调查,真实践

已经进行了六年的“进馆有益”上海中学生优秀微论文征集活动,初衷是希望中学生们走进本市的各种场馆和实践基地,在专家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答辩现场的专家、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会长姚家群老师觉得,同学们的研究论文愈发成熟规范,与此同时,也非常贴近生活。

来自大同中学的杨晨靖同学,她的论文关注点非常小:很多中老年人包括办公室白领爱吃的每日坚果。这个选题是她参观益民食品一厂这个社会实践基地时产生的灵感,通过线上线下调查问卷,以及走访门店,杨晨靖从小小的零食研究,发现了都市人健康饮食观念的变化。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的王哲韩和他的小组,研究的也是同样的身边民生,他关注起这两年兴起的新零售超市:盒马鲜生、永辉超市,其区位分布、目标消费群体等。王哲韩和小组同学特地去上海城市规划馆研究了上海这个城市今后几年的规划,亲自走访了黄浦区的新零售超市,并制作了电子地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收集了调查问卷。王哲韩告诉记者,学校的生涯导航课对他帮助很大,通过生涯导师的启发,他打算以后做和城市有关的职业,这次参与“进馆有益”微论文实践,选择新零售超市,也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切入点,来把握住上海这座城市的脉络。

万里城实验学校的五个女孩子以大白兔奶糖作为研究对象,西南位育的林哲齐同学研究的是泡茶时候水温和时间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这些充满烟火气的论文,同样引起了评委专家极大的兴趣。

由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主办、博雅网和青年报社协办的上海中学生微论文征集活动,正让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通过小小的研究,浸润真实的社会生活。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何康秘书长告诉记者,进入答辩的优秀论文将在专家指导下做进一步修改,之后会结集出版。

猜你喜欢

文创论文中学生
刘力萍文创作品
文创雪糕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