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2019-09-10周玲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周玲

摘要: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高度专业化,工作岗位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并非终身受用,专业技术的更新频率加大,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也随之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因此,中职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不断创新的意识,在社会发展中使自身技能与素养紧跟时代步伐。中职学校要利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鉴于此,本文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进行解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引言

中职学校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中职阶段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整合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是教师应该掌握的技能,在教学中要逐渐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强化中职学生的应用写作,培养从业的专业技能,突出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重点提升中职学生的听说能力等,从而有效将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整合在一起。

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1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差,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由于中职院校的生源资质偏低,导致大多数学生都有比较自卑的心理,具有较强的自我否定的情绪,学习态度处于消极的状态。同时,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还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他们面对一些意外的事件时不能很好的处理。且从我国的就业趋势可以知道,多数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无法适应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多变状态,由于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依赖性极强。

1.2教師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中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没有普通高等院校对教师的要求高,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高有低,因此造成了中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参差不齐的。除此之外,教师还普遍存在教学理念落后和教学方法传统的现象,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深受教学目标的影响,仍然采用题海战术,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练习和写作,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1.3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理论缺乏创新

虽然说语文课程是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个主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语文往往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理论没有创新发展的问题,从而影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受传统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中职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仍然以灌输式为主,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学习主体性被忽略,缺少表达机会,口语表达和交际等能力得不到发展,难以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的。另一方面,目前大多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对教学理论研究不足,对教材和课程开发重视不够,语文教学理论得不到创新性发展,导致课堂沉闷,教学质量较差。

2中职语文教学开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2.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切入点

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如何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找准切入点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非常关键。中职语文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在全面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能力培养重点和学生能力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切入点,并采取合适的方法方式开展教学,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2.2结合专业培养学生实用能力

结合实践来看,中职语文这门课程要想培养学生实用能力的话,气重点在于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上。所以笔者认为广大中职教师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应当要将语文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和专业进行结合,并突出专业性,以此达到提升他们能力实用与综合性之目的。首先,中职语文教师应当要将以往学科本位模式予以转变,并在摆脱其束缚情况下把语文教学融入到专业学习中去,重点突出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技能培养。其次,中职语文教师还必须尽可能地在教材每个模块中想方设法将应用能力培养融入其中。

2.3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中职语文教师应转变“唯分数论”的教学观念,由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育技术人才。中职语文教师要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教授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岗位需求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导向,创新教学形式,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企业实际项目案例创建情境,将其融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职业实际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职业素养。

2.4在教学中逐渐转变教师队伍的教学观念

在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中职学生具备比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使其成为技能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老师具备了先进的执教理念和专业的职业素养,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因此,中职学校的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及时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作出更新,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职业核心能力。

结束语

就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本着实际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技术和能力的需求,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语文教学阅读模式,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识字基础,完善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对学习的自信心,有效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改革,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宇.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思考[J].高考,2018(32):276.

[2]杨怀萍.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8(11):13+16.

[3]张静.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238.

[4]张碧波.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148-149.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