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古名楼 童声悠扬

2019-09-10王燕

科教新报 2019年23期
关键词:岳阳楼记岳阳楼楹联

王燕

【名片】北宋文豪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令岳阳楼名满天下,千余年过去,岳阳楼已然成为湖湘儿女、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地标。“千古名楼风景阔,百年老校书香浓。”与岳阳楼比邻的岳阳楼小学建校已有107年,与千古名楼相望,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地。

“六一”儿童节,岳阳楼景区背记亭前人头攒动,岳阳楼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萧沐也挤在人群之中。他告诉记者:“今天的‘寻找名楼文化小达人’活动,如果小朋友能背诵出《岳阳楼记》,就能带两名大人到岳阳楼景区参观。”和其他参与背诵的成年游客相比,这个小游客信心十足、有备而来——他只花了短短两分钟,就流利地背完了整篇《岳阳楼记》,远远少于5分钟的“通关时间”。

为自己和爸爸妈妈赢得免费门票,萧沐非常高兴:“岳阳楼的文化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们是岳阳人,更应该将岳阳楼记在心里。在我们学校,就连一年级的小朋友都能将《岳阳楼记》背得滚瓜烂熟。”

今年7岁的郑杨玥就是萧沐口中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她自豪地说:“我在入学的第二个星期就已经背下了《岳阳楼记》。”该校语文兼诗词楹联指导老师戴娟解释:“低年级的学生不认识那么多字,老师以拼音的方式教他们分段吟唱、背诵。入学一个月之内,一年级的孩子差不多都能流畅地背诵《岳阳楼记》。”戴娟说,古文很优美,背诵是第一步,随着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上高年级时,就能慢慢悟出文章之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巍巍岳阳楼,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挥毫泼墨。岳阳楼小学副校长曾华山告诉记者:“岳阳楼除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之外,还有很多反映其历史文化精神的诗词、楹联,为了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他们将楹联请进了校园。”

2012年,岳阳楼小学迎来百年校庆,面向全省诗联界开展了楹联征集活动,共有100多副楹联佳作入选该校楹联库,由此拉开了诗词楹联进校园的序幕。

这之后,学校开始编写楹联校本教材、制定教学方案,楹联走进了课堂。曾华山说:“目前,《诗词楹联》已经成为岳阳楼小学含金量最高的明星课程。除了课程开发外,学校还组建了诗词楹联社团以及三点半课堂,开展詩词楹联活动。”

走进岳阳楼小学,学校里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每一间教室都弥漫着岳阳楼的文化。学校将围墙建成了“诗联文化墙”,将名人的诗赋刻于其上,让过往师生浸润在文化氛围之中。

传统文化要走出去,离不开年轻的传承人。“我参加过‘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为客人介绍岳阳楼文化”“我参与‘万人同诵岳阳楼’活动,和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一起诵读《岳阳楼记》”“我们学习、背诵了那么多诗词楹联,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岳阳楼的故事”“我越来越爱岳阳了,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在无声的滋润与熏陶中,绵延千年的岳阳楼文化和精神早已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

猜你喜欢

岳阳楼记岳阳楼楹联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孙高华
拥有一种“超能力”
诗“画”岳阳楼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隆回思源实验学校师生乐享楹联文化大餐
观五朝岳阳楼
楹联雅味
基于语料库的《岳阳楼记》英译本译者风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