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所乡村薄弱校的教改逆袭

2019-09-10彭静

科教新报 2019年26期
关键词:宁远县全县改革

彭静

从宁远县城驱车一小时,到达鲤溪镇柏万城完全小学。曾经,这是一所典型的乡村薄弱学校:学生70%是“双亲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差;教师年龄老化,46岁以上教师占44%,50岁以上占28%左右,远高于城市中同类学校的比例。2016年,宁远县教育局将柏万城完全小学定为全县唯一一所乡村教育改革“教改试点学校”,学校的变化不断上演。

经过前期调研,制定方案,2017年4月,柏万城完全小学教改正式启动。

“平时一节课讲那么多,学生都听不懂,现在把绝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己学,那我不放心。”“这些学生不管着,怎么可能学得好”……不出所料,宁远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宁远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朱成宁进行教改宣讲时,学校37名教师有近一半的人反对。“基本都是老教师,他们对新理念特别抗拒。”当时,朱成宁淡淡地回应着:“你们先试试。”

“改,必须要改。”时任校长李国斌在宣讲会上掷地有声。他曾经是湖南省教师培训基地——宁远县莲花小学的教师培训团主要成员,是率先接受先进教育理念的管理者,他深知改革才能焕发新生。“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造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的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体系是我们的目标。”李国斌说。

吹响改革号角后,学生忙碌起来了,他们每天多了“七个一”校本课程:晨跑晨读、经典诵读、大合唱活动、阳光课间、阅读汇报、临帖养性、暮省活动。

在漱口洗脸、就餐、就寝等生活方面,学校制定了明确要求,学管会担起了“老师监管”的职责。学习部、艺体部、卫生部、纪检部等部门通过民主推选、演讲竞聘选出学管会成员,学生“执法”, 学生评比,“兵”管“兵”,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老师们也忙起来了。50多岁的屠纯周、柏丽萍、樊水辉等老教师在李国斌的鼓励下,勇敢迈出第一步,积极践行“学议评练”四环节课堂模式,加班加点潜心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比赛”和“自学指导设计比赛”。

每个月集中听课那天,朱成宁总是被携带问题的老师们团团围住,“自学指导怎么做到科学合理、难度适中”“小组讨论的时候,有些小组根本没人发表意见,是不是小组长没有选对”……

4月到6月,3个月的改革阵痛期里,朱成宁和李国斌满怀期待又提心吊胆。他们无数次进行电话沟通,大到改革方向,小到课堂的细节打磨,力求准确完美。“接电话的时候,有时是饭吃到一半,有时是深夜刚入睡。”朱成宁说。

学生家长反馈“我家孙子回家都会主动帮我做饭了”,老师反应“学习长度单位时,最长的是千米,有学生提问‘从地球到月球会用什么单位呢’,跳出课本内容,学生自主生成的观点让人很意外。”一系列的捷报传来,朱成宁和李国斌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

2017年6月14日,宁远县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柏万城完全小学召开,全县54名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参加。“一天搞这么多活动,学生哪里还有精力学习?”他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观看学校的“七个一”活动。

走进学生宿舍,窗明几净,被子、鞋子、水桶、收纳箱、口杯放得整整齐齐,牙膏牙刷的朝向一致。走进食堂,餐桌、地面干干净净,学生在水龙头前排队洗净双手,然后排隊拿取碗筷,安静地用餐。走进校园的任何一处,看不到纸屑垃圾,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让人赏心悦目。“震撼,没想到咱们县里也有这么好的学校。”校长们留下一致评论。

2017年上学期,该校在全县四年级语文、数学质量监测评估中综合分列全县农村完小第一名,高出第二名8分。

2018年,柏万城完小的改革经验得到了省级专家的肯定,也登上了全省推介的舞台。该校的教改之风吹向了全县48所农村公办完小,不少学校正经历着阵痛期。

猜你喜欢

宁远县全县改革
宁远:劳动与技术教育优质课竞赛
永州宁远县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
遇见最美的自己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宁远县兔业生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