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间合作机制的意文

2019-09-10刘旭升何宛昱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8期
关键词:合作机制全球治理一带一路

刘旭升 何宛昱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与当前世界地缘政治结构重大变化,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国际形势发展相关,“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与现有合作机制接轨,它显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合作机制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之后,在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并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后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将“一带”与“一路”相提并论:“要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倡议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公開刊发《“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全面介绍“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开放战略决策的整体愿景和行动规划,同时明确了各省区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和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也在实践中逐步实施。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与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相关,也是对于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显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路径。

首先,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深刻变革,世界局势的变革与此相互对应,正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世界格局中的中坚力量,包括美国、西欧各国等国家在这种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家实力相对衰落。美国在应对国际局势的转变过程中,将中美之间的关系置于制定其国家战略的中心地位,针对中国制定一系列政策,意在延缓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是持有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态度,积极探索实现这种国家间关系的合作机制。

第二,重建古老的丝绸之路,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与当今中国的大国身份与经济实力相称。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冲破4万亿美元,达到4.16万亿。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到2015年11月,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与中国的大国身份和大国义务相适应的国家战略不仅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也将影响亚洲局势和世界局势。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前提是,必须兼顾国家发展与国家间合作。中国周边国家多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在经济结构等方面与中国正存在互补之势。中国提供的技术、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经济要素正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区域间更密切的经济联系,互补长短。

第三,中国周边环境的局势变化错综复杂。中国在谋求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周边环境。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周边环境呈现出二元性特征:一方面潜伏着或表现出冲突与危机,另一方面又是世界上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在中国周边,涉及的冲突与矛盾包括领土争端、大国博弈、核不扩散、非传统安全威胁等等,比较于从前的领土争端与边界安全问题,眼下这些冲突愈发复杂化。而中国国力的上升及其在亚洲地区的实际存在,与美国在亚洲事务的插手,使得中国周边环境不仅受到国家关系变化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区域外力量干预的影响。提出一个既能体现中国特色而非西方国家强权特点,又能为地区发展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的国家长期发展方略,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客观需要。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体会议通过《公报》,提出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个公报从理论内涵与实施方向、范围等方面进一步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使之更具体和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突出了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正因此,“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施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反映出人们对中国政府的决策力及执行力持有足够的信心。

“一带一路”的建设依托现有区域合作机制,积极与现有合作机制接轨。如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和南盟等。上海合作组织为中国和中亚国家间的合作构架了桥梁。而在东盟框架下,现在正在推进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家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即RCEP协定)。南盟是南亚国家间合作机制,中国具有该组织的观察员国身份。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中国自身发展及世界局势的发展紧密相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个倡议从提出到具体实施,需要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区域经济的整合以及机制建设,依托现有区域合作机制并在范围与内涵等方面加以创新发展,反映了当代中国领导者的大智慧、全局观。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开辟了可行路径,从这个角度说,“一带一路”倡议将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统一起来,既融合了历史与现实,也体现了中国领导层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

参考文献:

[1]东方财富网.贸易额30年暴涨70倍中国跃升美国第一金主『EB/OL].[2015 - 11 - 10].http://finance. east-money.com/news/ 1585, 2015 1110564303575.html.

[2]阮宗泽.中国需要改建怎样的周边[J].国际问题研究,2014(2).

作者简介:

刘旭升,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生处,黑龙江牡丹江:

何宛昱,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①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给我省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研究”(项目编号15GJE01)的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合作机制全球治理一带一路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基于博弈分析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