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探究

2019-09-10蔡济众侯相民杨如松马琪

科教导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搭建平台队伍建设创新创业

蔡济众 侯相民 杨如松 马琪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队伍建设 搭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8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mass innovation", simpl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ly by cultivating high-skille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can we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nly wh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shortcoming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they effectively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y creating an atmosphere, constructing 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setting up a platfor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issuing relevant incentive policie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n finally be improved.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m building; platform building

面对经济社会的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已变为人才的比拼,变为创新的比拼。作为高职来讲,单纯的专业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鉴于以上原因,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教育教学时,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

1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现阶段高职学校学制为三年,各专业根据实际分别采用“2+1”“2.5+0.5”“1.5+0.5+0.5”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目标是专业实用型、应用性高技能人才,根据近年来研究表明毕业后高职学生具有在基层更强的创业意愿。面对此种情况,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解决高职生就业的问题,还能解决高职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成为他们在社会竞争中的一把利剑,是高职教育改革是否与时俱进,是否合理的炼金石。

2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現状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滞后。虽然全民创业已深入人心,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失或与专业、就业指导没有融合。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相对薄弱。受用人机制和没有专业的创新创业培训教师的制约,导致高职创新创业师资相对薄弱。三是创新创业平台不完善。大部分高职院校紧跟时代步伐,建立了不少创客空间、创新创业部门,但受资金、人力、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平台搭建还不完善,还需加强。

(2)创新创业课程学安排不合理。创新创业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在高职院校安排创新创业课程时,理论课课时数较少,且实践课和理论课脱节,大部分高职院校虽安排了理论课和实践课,但由于设施设备、师资力量、操作难度等原因实际并没有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教学,有的甚至连创新创业理论课都没有开展。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院校因师资原因,大部分采用合班课教学,150多人在一起授课,缺乏有效的互动,教学效果不明确。

(3)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内容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需求。在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大都实现了学、做一体化。但创新创业课程由于受到师资、设备、教师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大都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创新创业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对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内容较少或与专业联系不紧密,专家、名师讲座较少、交流的机会不多,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案例较少。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导致学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创新成果很少有自己或团队构思的想法、思路,大多都是从网络上参照现成修改而成,有的甚至是直接拷贝。

3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3.1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发挥自媒体优势,借助微信、微博、快手、抖音、论坛等在全院各专业营造具有传承价值的、独特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各专业优秀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聘请行业企业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质量保证,同时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3.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目前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已深入人心,但在教育教学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教育体系或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课时数较少或没有执行,二是授课教师边缘化,三是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创新创业研究专业方向不明确,学生不求甚解。为此我们认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进行分类,其次在配备创新创业基础课教师的基础上,再配备建立一支覆盖各专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创新创业实训指导教师,最后要施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教学,先进行创新创业公共课教学,后结合专业开展实践课教学,最后实战演练出成果。

3.3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面向全体、基于专业、搭建平台、强化实践”思路的指引下,以班团组织为依托,以专业社团为延伸,以校友资源为纽带,以创客空间创新中心为驱动,以科研课题研究为基础,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1)借助社团开展能力培养。高职学校学生根据各自专业特色和兴趣爱好参加各类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锤炼意志,提升交际能力、沟通能力、集体意识、责任意识的重要渠道。我们认为,高校社团活动,对学生来讲具有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重要功能,这些功能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

(2)校企深度合作,提升创新创业内涵。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建立互惠互利的实验实训基地,紧紧围绕企业的需要,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实验实训基地不仅要解决学生的参观和实习任务,更要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因此在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实施互惠互利的订单班,采用从理论到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办法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在此过程中通过基地内外专业教师和行业导师举办创新技术讲座和创业论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加强与企业和人才市场的合作,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3)建立创客空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创客空间,为创客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分享在创新创业项目中的新体验、新技术、新观念;为创客们提供项目实施所必须的场地等各类设施设备,如电脑、3D打印设备、小型数控机床等;为创客们提供财务、法律、运营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创客们只需提供很低的费用,即可长期使用创客空间的设备、工具及专业服务。

(4)借助网络,开展虚拟运营。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已建立智慧校园,网络已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教学工作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开展虚拟运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4 建立激励政策,提高学生积极性

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相关制度,出台政策性文件,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而且要鼓励教師积极参加。通过举办一系列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推荐项目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比赛,同时举办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使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脱颖而出。

3.5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对于教学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对于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以下路径:一是提高校内师资队伍建设。二是积极引入行业专业人才。三是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学习。

基金项目:201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武威职业学院康复治疗创客空间的运行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晓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8(4):95-96.

[2] 苏燕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3):77-79.

[3] 金文国,王以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实施路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10):4-6.

猜你喜欢

搭建平台队伍建设创新创业
试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