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DCA循环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研究

2019-09-10周开权

科教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PDCA循环经济法

周开权

关键词 PDCA循环 课程教学质量 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71

Abstract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is a continuou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 Based on the PDCA cycle principl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Economic Law course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four stages, including planning, execution, inspection and processing, and complete the relevant work in a step-by-step and planned manner. The "Economic Law" course has many content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employees, the accumulation of resourc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platform, and the system guarantee. In the course of these work,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continuously improved.

Keywords PDCA cycle;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1 “經济法”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中的PDCA循环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中运用的一种过程性管理方式,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组成部分周而复始,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改革中的PDCA循环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要点:

1.1 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体系性

1.1.1 科学制定计划

(1)关键点分析。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外两种。从内部来说,中职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动力不足、理解力差等是主要因素,从外部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日益细化,相关法律条文多,而且法律条文具有简洁性的特点,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理解力来掌握内涵。因此,“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不能只灌输理论,应在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其要点。

(2)设计教学过程。“经济法”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常见的为案例分析法,要求提前准备教学资源,特别是相关案例的搜集整理,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为了使教学过程有一定的层次性,还必须对整个教学过程作好设计,先基础、再层层深入,先认识法律条文、再各方面综合考虑,先了解相关理论、再联系案例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3)作好教学手段的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法”课程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但是,也为教学手段的配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视频引导、网上讨论等应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1.2 灵活把握实施进程

(1)做好计划的落实。首先,应按照前期做好的计划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好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当前,许多学校构建了网上教学平台,为收集教学过程数据提供了方便,甚至可以随时得到学生学习表现的分析结果。其次,应按照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在学生的掌握程度不能达到要求、学习目标尚未实现等情况下,应检查原因,调整计划完成时间或步骤,保证学习质量。

(2)做好质量的监控。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除了教师评价以外,根据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需要,开展学生互评、企业评价等形式。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实施也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普遍应用以后,教学平台的完善更复杂。

1.1.3 检查结果

对于教学效果的检查,不能只局限于结果检查,应综合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虽然理论上应重视教学整个环节的质量,但是,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这种要求无法实现。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过程性评价、整体性评价可以轻松实现,为更精确地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提供了条件。

1.1.4 处理

在这个环节,一方面应总结成功经验,为下一阶段制定教学计划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应妥善处理这一阶段发现的问题,例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目标不能如期达到等,根据问题的性质制定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经济法”课程,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搜集案例、开展拓展应用训练,有时会遇到非常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制定以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

1.2 PDCA循环的特点

1.2.1 环环相套

PDCA循环的各个环节不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在计划制定环节,也应综合分析相关因素,不断完善计划的可行性,因此,计划阶段也有质量监控、问题处理、不断完善等环节。即一个PDCA循环中,可能因为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监控目标而包含很多小PDCA循环。同时,课程教学只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因此,课程教学这个PDCA循环只是这个大环中的一个小环。

1.2.2 周而复始

在PDCA循环中,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是不断循环往复进行的,一个循环中的四个阶段完成后,马上进入下一个阶段的PDCA循环。一个PDCA循环既可能是一个教学阶段的完成,也可能是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

1.2.3 持续完善

在一个PDCA循环过程中,教学目标逐步得到实现,在PDCA循环的周而复始进行中,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每一个环节都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逐步向教学目标逼近,另一方面,PDCA循环本身也在不断完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些环节的执行效率、质量的保证不断提高。

2 PDCA循环中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持续改善

2.1 计划阶段

2.1.1 教学目标的完善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不断修订,课程教学目标应不断完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应不断修正分目标。例如,经济法中对于企业的设立方面的规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细微的差别,在学习目标的制定方面可以做出微调,同时,应根据每一阶段学习目標的实现情况,适当调整学习目标。

2.1.2 教学标准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应对每门课程制定教学标准,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教学标准也应做出调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教学标准制定修订计划并付诸实施。

2.2 执行阶段

2.2.1 教学过程监控

为了保证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的实现,应对教学过程是否按照计划执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持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深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消除影响教学质量的隐患、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2.2.2 教学质量监控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多元评价,通过企业、学生、社会参与评价,发现教学质量存在的不足、教学方法的缺陷,全面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2.3 考核阶段

2.3.1 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

PDCA循环中的考核阶段,不但是对教学质量的阶段性考核,而且是对前几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除了综合运用多元评价结果外,应注重对于学生的全面评价,即理论知识的掌握、素质的提升、应用能力的培养等。

2.3.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考核

除了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的考核外,应注意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运行可靠性,对发现的问题彻底解决,优化整个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4 处理阶段

2.4.1 持续改进

首先,对于前面几个阶段发现的问题,应分析问题的起因,找出解决方法,制定解决方案,争取尽快解决。其次,对于深层次的问题,例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不但应深入调查企业、社会需求,而且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查找原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济法”课程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多,对于教学是一个挑战,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却是一个机会。

2.4.2 不断完善

在课程教学质量改进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完善课程标准、管理制度、教学平台等,消除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是资源积累的过程。

3 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议

3.1 全员参与

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不是任课老师个人的事情,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工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修订,不是任课老师的职权范围;教学平台的完善,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

3.2 制度保障

首先,在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过程中,任课老师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应有奖励制度作保障,实现付出与获得的对等。其次,应有相应制度支持任课老师提出的建议付诸实施,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有相应部门辅助解决,并提供必要的资源。

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不是任课老师自己的义务,仅靠个人也是无法完成的,但是,教学质量的改进却与每一个学校教职工相关。

资助项目:本文系苏州市职教学会立项课题“基于PDCA循环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zzjlx2018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任占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3):41-46.

[2] 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8):24-29.

[3] 周俊.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35-38.

[4] 李中华,孔凡哲.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改进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66-69.

猜你喜欢

诊断与改进PDCA循环经济法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诊断与改进:职业学校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
中职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初探
PDCA循环应用于
浅析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