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2019-09-10王金林

科教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语法教学

王金林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语法教学 大学英语 语义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65

Abstract Traditional English grammar regards structure as meaningless, ign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semantics, and overemphasizes sentence forms and grammatical rules, which results in the simplicity and mechanics of grammar teaching and affects people's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to a certain extent. Cognitive linguistics, starting from people's cognition, attaches importance to semantics and emphasize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orm and semantics.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ory power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very powerful, which can reasonably answer learners' questions and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and models for teaching. Guid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grammar with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in line with people's pursuit of semantics in the new era and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grammar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semantics

0 引言

中國的英语语法教学主要还是以传统语法为主,很多时候都只是单纯记忆规则。因此,不论是作为英语的语言学习者,还是作为身处一线教学的语法老师,在平时的学习教学中,总会遇见一些很难用传统语法解释的语言现象。当学习者在中小学的时候,由于时间和认知的限制,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发问、去质疑。但是步入大学后,随着时间的充裕,随着学生认知、思维和思辨能力的成熟,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记忆规则,经常会问各种问题。为什么这里要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不可以吗?既然这个动词既是及物动词又是不及物动词,为什么要选取不及物的用法?这个时候,传统语法无法解答他们的疑问。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自认知语言学进入中国起,便引起研究者们的极大重视。研究者以科学地态度不断地学习、研究理论,将其与语法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并取得丰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刘正光、曾欣悦、林正军、刘永兵等相关学者已经在认知语言学和英语语法教学方面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大学英语的语法讲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颖的教学范式。本文试图通过更多的课堂实践,来展示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语法教学的指导意义。

1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

认知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末“认知革命”的大背景下,作为对抗“生成语法”而生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以哲学体验为基础,以语义研究为核心,重视人的认知体验,强调认知方式与语言习得的关系,聚焦于结构与语义的联系,认为结构是有意义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包括众多理论模式,比如图形背景理论、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空间整合理论、隐喻研究、范畴化研究。这些理论中,意象图式研究对介词的教学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范畴化研究对名词的学习和应用有着很大的启发,而图形背景理论理论对句子结构的选取有着指导意义。这些理论以人的认知为基础,扎根于体验哲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除了某些具体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法教学的具体指导,更重要的是认知语言学的语言特征对语法教学的启示。认知语言学主要有以下特征:(1)语义是核心。这是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法最本质的区别。尽管大概的意思相同,不同的句子结构表达的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认知角度、概念结构以及语境的不同都会影响句子的意义。比如“The hall is filled with people”和“People fill the hall”表达的意义就不同。可通过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等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2)语言知识产生于语言的使用。单纯记忆大量的语法规则和词汇无法实现语言的流利度。想要实现流利度,需要掌握大量的固定表达式和表达方式。然后在不断的实践中,打包成语块和块构化(chunking)。语块可以整体处理、整体使用,小语块形成大语块,形成语法层级,有利于语言的流利度形成。

2认知语言学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推崇将认知语言学应用到语法教学中,并不是意味着全面否定传统语法。传统语法历时多年,仍然在语法教学中占领主要位置,足以说明其语法理论系统的强大。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实也无法真正脱离传统语法来进行教学。但传统语法过于强调形式、割裂形式与意义的联系确实也影响了学生的语言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语义的讲授,有意将形式与意义联系起来,以弥补传统语法教学的不足。当然,将认知语言学应用在语法教学中并不是说要将其理论知识告诉学生,而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用更加符合學生认知的方式讲解给学生。更多的时候,能为学生提供豁然开朗的思路。下面我会以上课的几个小细节来展示。

比如,在讲解动词的时候,会讲到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有的动词既有及物性和不及物性的用法。在讲到这些动词时,学生就开始疑惑:到底是使用及物用法还是不及物用法呢?我举出下面的句子让同学们思考:

(1)a. She broke the window.

b. The window broke.

c. She will start a new business.

d. A new business starts.

这里面的break和start既有及物性用法,又有不及物性用法。我会问学生:1a和1b中的break有什么区别?1c和1d中的start有什么区别?由于学生长期接受传统语法的洗礼,很难说出其中的原因。实际上,1a、1c句中是从施动者的观点对动作进行的描写,1b、1d句中是从行为的观点对动作进行描写。这种动词称为作格动词。在认知语言学中,Tamly在“致使链视窗”这一部分中提到的“事件致使”就是指的作格动词的用法。Tamly在“致使链视窗”中提出,致使存在不同程度。第一类是由不涉及生物的其他事件引起的事件,即事件致使,如the vase broke(花瓶碎了);第二类是由人引起,但又不是有意引起的事件,即人为致使,如he broke the vase by accident(他不小心打碎了花瓶);第三类是其结果与施事意图一致的事件,即施事致使,如he broke the vase to irritate his wife(他为了使他妻子生气而摔碎了花瓶)。Tamly的三种分类对英语中的动词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根据Tamly的“致使链视窗”,我们可以看出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在使用时表示一种结果的状态,不涉及生物的动作。通过让同学们对着四个句子的分析,让他们更加清楚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用法,使他们在平时的阅读和运用更加得心应手。

又比如,在讲解被动语态时,我没有急于讲解被动语态的内容,而是在lead-in部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为什么要用被动语态?我以几个句子进行导入:

(2) a. Tom is a writer. He is respected by everyone.

b.Tom is a writer. Everyone respects him.

(3)a.Tom is a writer. He is respected by everyone. He always writes great stories.

b.Tom is a writer. Everyone respects him. He always writes great stories.

我将着四句话放在PPT上,然后向同学们抛出我的问题是:2a和2b哪句更合适?3a和3b哪个更合适?学生在讨论之后认为2a和2b没有感觉哪句不合适,但认为3a比3b更加合适,但说不出原因。这时候,需要我从认知的角度稍加指点。2a和2b没有对错之分,两句话只是说话人的视角不同。主语的不同说明表达者想要凸显的内容不同。(理论解释不会出现在课堂中)。根据图形—背景理论,“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是为突出凸显内容而成为衬托的部分。同一情景,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语言表达就是由于注意焦点(图形)的转移。在简单的一句话中主语为图形,宾语为背景。所以,2a和2b没有哪句不合适。但是3a却比3b更加合适,因为这两句有语境在,就需要考虑篇章的连贯性。王福祥(1989)认为:“在连贯性话语中,各个语句都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并借助一定的手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受上下文和语境的制约,彼此在结构和意思上紧密相联。”主语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两句中“He is respected by everyone”和“Everyone respects him”虽然大概表达同样的意思,但是这个语境前后的焦点都是“he”,这时候用“Everyone respects him”把“everyone”做主语就不是那么的连贯。通过让同学对这四句话的思考,让他们更清楚如何选取主动与被动,如何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应用。

3结论

传统语法割裂形式与语义的联系,过于强调语法规则,影响着语法教学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的英语教学。而认知语言学语视角下的语法教学能够从人们的认知体验为出发点,以语义研究为核心,实用价值强,为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新颖的思路,具有实践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使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同学们解答疑问时,他们会有种豁然清晰的感觉,对所学语法会理解地更加深刻。但同时也应注意,语法教学还应进行更多的研究。传统语法虽然机械,但系统性强,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虽然更加有趣和实用,但却不够系统。两种教学该如何取舍?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语法教学范式又该如何统一相承?都需进行更深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Ungerer, F. Schmid. 2013.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蔡金亭.中国学生英语过渡语中的作格动词——一项实证研究[J].外国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双月刊),2000(4):283-289.

[3] 刘正光,艾朝阳.从认知语言学看外语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J].现代外语(双月刊),2016(2):257-266.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语义语法教学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