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具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9-09-10蔺代永

科教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应用

蔺代永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模具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46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mould teaching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mode of mould specialty and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teaching skills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better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teaching of mould specialty. This study first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teaching of mould, then analyses the policy planning,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ideas, methods and teaching effects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of mould combined with the course of Plastic Molding Technology and Mold Design.

Keywords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of theory and practice; mould teaching; application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对原先理论、实践两者分离的情况进行了改善,教学环节较为集中。该教学模式极为注重教师主导功能的体现,经由教学任务与目标的设置,促使教师与学生边教、边学并动手实践,构建全过程的素质与技能培养架构,对课堂教学予以丰富,改善教学效果与效率。位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理论、实践交叉实施,直观、抽象交替出现,未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顺序进行固定,但强调理论、实践的互融。可以说,此教学模式即注重体现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发掘。

该教学模式的起源具体出自“一体化教学体系”这一概念,即位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将培育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实践教学视为整体加以思考,对新的教学标准加以设置,重塑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体系。

2 模具教学现状

最近几年以来,尽管职业教育获取了较好发展,然而老旧的教学观依旧根深蒂固,过于强调理论而忽略实践训练的现象极为显著,理论课程的教学依旧通过单一科目教师负责。就实践操作课程而言,通常指定专人进行,抑或通过部分理论教师负责,这对模具教学而言同样如此,使得模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往往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却匮乏较好实践技能。就现阶段部分职业院校而言,模具实操层面的师资通常经由单一技能的教师构成,且每年都是如此,不具备较大变化,部分院校未试图组织培训抑或为现有模具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导致教师专业能力无法提升,因而影响了模具教学效果的改善。加之部分模具教师自身缺乏相应实践操作经验,平时过于注重理论讲解,导致实际操作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无法对教学期间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有效解答。

3 政策规划

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即改善教学效果的要点所在,更是教改的重难点。要从根本层面对教学方式、举措加以改革,便需将教、学、实践三者融为一体,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以强化。这给高职教育课改给予了方向。故而,高职院校需经由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利用,对学校以及模具专业学生竞争力加以提升。而具体实践的要点即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对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处在当前这一中国社会转型关键时期,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然难以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所提实际需要相一致,故而需重塑一项将服务当做主导,将就业当做引导方向且契合职业教育目标的教学新体系。

4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思路与方法

就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而言,本文结合“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加以论述。该课程即高等教育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内的关键课程,合计为84学时。该课程可谓是一项存在极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塑料模具设计和工艺编制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对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加以提升、强化职业技能,需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编排,提高实习、实训课时占比,让学生具备充裕的时间实践训练。

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选择的思路为先落实企业调研,明确企业对岗位人员所提技能素质要求,而后在校内践行一体化教学,且注重教材开发,对“双师素质教师”加以培养。具体如下:

4.1 企业调研,规划筹备

就课程设计而言,需严格依据如下流程实施:企业调查研究;岗位能力调研;对课程标准进行设计;执业等级证书和课程相对接。为进一步认识市场,明确社会对模具专业人才所提实际需要,深化高等教育专业改革,2017年8月,经由前往武汉华星光电、龙华富士康等企业,对模具专业人才需求以及教改实施进一步调研。和生产前线专业人士、技术主管等有效交流,獲知企业核心技术员应具备哪些岗位能力,而后经由分析明确和其对应的知识结构以及课程内容,对新课标编写。

4.2 师生座谈,构建环境

要从根本层面落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便应先构建产生一体化教学环境,促使教师先进行思想转变,认可新的教学模式。经由和教学团队全部人员协同商讨,教师对老旧的教育观念进行革新,给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予以支撑。最后经由组织教师与学生的座谈会,让学生在思想上给予高度关注,明确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的价值,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4.3 编写教材,服务教学

以一体化课程教学及职业标准为基础,严格按照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对新的一体化教材进行设计、编写,确保“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有序进行。切实编写教材时,需依据“由实践整合理论,并通过理论引导实践”这一客观规律行事,对教、学、实践三者融于一体的教学思想予以呈现。同时,需注重教材的实际应用性,对必需与够用予以高度关注,将讲清概念以及强化应用当做教学关键点。除此以外,还需注重学院实训室具有的客观条件,依照当前具有的设备对实训阶段的可行性内容加以编写,不应具有好高骛远的心理,需确保学生的模具实训教学落到实处。

4.4 教学设计,持续可行

经由企业指导以及对学院实训条件的整体思考,可对契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场所加以构建。实践教学期间,主讲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安全予以高度关注,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把一次任务的课时进一步分解、细化,将工序科学分配至个人,促使学生对任务流程具备充分认知,明确各环节的占比及重难点,且知晓如何对质量加以监控。

学生在一次任务学习完成以后,不但切实体验了企业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各个阶段,也对整个流程具备了更为充分的认知,对模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身在今后和他人交际、合作的能力进行了培养,给今后步入社会就业奠定了夯实的基底。

4.5 教师培养,“双师”为先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与进一步发展可谓是对高职教育的认可与关注。故而,构建一支拥有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具备较强岗位能力,既可以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富足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极为关键,这可谓是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保障。具体做法为:高职院校需从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邀约、聘请专业人士前往校内对教师培训;为模具专业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进修的平台和机会等。

5 教学效果分析

经由结合“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教学效果如下:

(1)可有效发掘学生学习热情。教学期间把岗位技能要求和模具专业知识有效对接,让学生可以更为准确的把握职业能力相关要求,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工作岗位具备更深刻的认知,并有效管束自己,增强学习热情。并且,学习期间,模具专业教师对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内各等级职业技能相关要求进行了讲解,可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予以帮助。

(2)可提升实践操作水平。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实践同时进行。教学内容方面,将项目当做引导方向,经由对具体工程实例的学习以及操作,让学生明确模具设计和制作的在整个流程,对学生的设计与后续制造能力加以培养。如此不但对学生的参与度进行了提升,发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对其实践水平进行了提升。

(3)过程考核确保了教学效果。为充分体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在模具专业的功能效用,学校需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模具教学中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该课程将实践考核当做主导,理论次之,经由模具的整体设计对课程教学模块加以安排,经由塑料制品模具设计实施驱动式教学,在相应层面改善了教学效果与效率。

(4)强化师资力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位于模具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对学生实践水平加以提升,也对师资队伍具有的专业素养进行了提升,该专业教师经由不断学习、和其他教师交流,构建产生了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予以支撑,强化了整体师资力量。

6 结束语

概言之,此次研究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具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而后分析了政策规划,并结合“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一课程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思路与方法、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望以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好的在模具教学中运用予以参考。

参考文献

[1] 贾越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04):76.

[2] 李永.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4.

[3] 刘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14):38-39.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