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趣味性

2019-09-10何娇燕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生活性形象性教学情境

何娇燕

摘要: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是必要属性。要想打好文化基础,与良好的教学方式分不开。小学英语教学要达到创设有效语境、打造活力课堂的目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就要注重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趣味性和参与性。

关键词:教学情境 生活性 形象性 学科性 趣味性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生活性

(一)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接近学生生活

设置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学生认知和课本知识的距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远离学生生活,就难以起到唤醒、感染、融合的作用,违背了教学情境设置的目的,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My classroom 》时,教师课前让学生对教室进行观察,准备一句形容教室内事物的句子。课堂上,分类提问,并结合课本的内容与学生互动。教师将问题分为数量和颜色,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然后教师提问:What color? 学生根据物品的实际情况回答。

(二)教学情境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

教学情境的设置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即学生的人之经验,小学英语教学情境的设置尤其如此。小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有限,接触的句型也相对简单,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如果超出小学生认知水平过多,学生就会不知所云、如坠雾里,不但起不到相应的促进作用,还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比如,学习四年级下册《My clothes》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在准备图片时,尽可能选择学生已经学过的服装单词,防止学生准备超纲的单词,如trousers等服装类型性的单词,如果要解决那些如牛仔衬衫(denim shirt)等比较具体或专业的服装单词读音,会花费学生的大量精力,严重侵占了必要的训练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形象性

(一)以实物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以直观的刺激

小学英语课程,大部分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能从生活中找到相應的实物作为课堂的教具。这种道具既可以拉近生活和学习的距离,也能给学生亲切的感觉、直观的刺激,符合人们学习语言的习惯和规律。因此,教师能通过实物和图片协助达到教学目的的,就尽可能采用。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Unit 2《Colors》相关内容时,其中的一些学习内容就可以借助实物和图片来设置教学情境。课前让学生准备自己的新文具,在课堂上面安排学生模拟课本情节,设置一个校门口偶遇的情节。对话设置可以是:Good morning, XX. I have a new pen.另一个学生可以回答:Oh, it’s red. I like it.在模拟情节的刺激下,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大胆表达和交流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生活场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学习中的句型最具举一反三的价值,也最具扩展到生活中任意表达意义。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的时候,要具有能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的形象性,启发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相关的生活场景引进到学习中去,实现学习的灵活性、丰富性。在学习六年级下册Unit 2《 Last weekend》时,先播放几段同学们寒假里的休闲、娱乐的场面:一家人打牌、看花灯等。启发学生联想类似的生活情景,并将其运用到 “I played cards in the winter holiday.”句式中。以丰富的生活活动为资源,丰富学生的表达和课堂学习,是英语学习突破课本内容的限制,走进广阔的生活天地。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学科性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简明直观,易于解读

小学生观察、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简单、明确,一目了然,能够让学生快速从中提取所需信息,防止因情节过分复杂影响了学生的理解,或者引起了学生的其它兴趣,冲淡了学习主题。比如,在学习“What time is it?”内容时,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如在早上6点,我应该吃早餐了(It’s 6 o’clock in the morning. It’s time for breakfast.),所展示的动作、行为,或者图片内容、视频资料内容,都要简洁明确,一眼看出谈话对象所从事的具体活动,缩短学生的思考时间,增加有效学习时间。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难度

小学生英语程度较低,词汇量和句式掌握都很有限,大都是日常常用的词汇和句式。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不宜将较为复杂的表达需要设置进去。一方面,会为小学生的学习、表达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小学生的畏难心理。比如,小学生接触英语不久要学习“How many?”,其实就是数字,教师只需利用静态的物体和卡片就可以创设充足的学习情境,没必要再通过多媒体的动态画面来创设情景。

四、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注重趣味性和参与性

(一)教学情境要寓教于乐,顺应小学生的天性需求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其实儿童的许多知识都是在玩的过程中,愉悦获得的。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教育理论,更要研究学生,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创设既能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又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情境,实现寓教于乐。比如,针对小学生喜欢“顺口溜”的特征,爱唱歌的特点,以儿歌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吟唱过程中,快速掌握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自己编写顺口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体味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情境的设置要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程理念提倡人人参与,人人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表达、交流。既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也给学生回答的机会。这种机会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提问,而是让学生能够自觉参与进来。教师要尽量设置会话、表演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养成小组合作、共同参与的意识和习惯,比如,设置分组情境对话、结合课本内容情景表演。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教学活动,都能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总之,教学情境的设置不是课堂学习的“调味品”、“添加剂”,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求知的手段。通过这些手段,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春燕. 浅谈小学英语语境教学的创设[J].新课程学习(下).2011.8

[2]王燕贇. 小学英语语境教学的初探[J].教育学文摘.2012.3

猜你喜欢

生活性形象性教学情境
小学一年级看图说话的形象性写作策略指导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