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的时代寓意

2019-09-10王志岚

宁夏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社会主义

王志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神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扬,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在当代中国,践行实干精神,既有良好的历史机遇,又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榜样典范。

关键词: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政治信仰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9)03-030-005

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神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调研时,就宁夏如何落实“十三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作了明确指示:“我国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就是靠工人阶级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拼搏精神得来的;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1],并认为“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2]。

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扬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倡导实干精神。实践观也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實践观,也是伴随着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而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量所在、魅力所在。纵观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其中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观点,针对资本主义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观点,构成了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灭亡的规律,也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劳动和劳动关系本质剖析的基础上的。正是对劳动关系的解剖,马克思才发现了唯物史观的利器,从而深刻洞悉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注重实践,重视落实,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5月30日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使用的标题就是“永久奋斗”:“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其他的当然也要有,如刚才冯文彬同志讲过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群育等等,但据我看来,‘永久奋斗’才是最主要的一条,没有这一条,什么都是空的。……我们说: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这个永久奋斗是非常要紧的,如要讲道德就应该讲这一条道德”[4]。199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自始至终也是贯穿着实践观念和实干精神,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求实实在在地干实事。南方行程一开始就是以批评形式主义开端,比如在武昌站,邓小平同湖北省负责人的谈话时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5](P381)。他还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5](P379)。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做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形式,没有形式,内容也表现不出来,但不能搞形式主义”[6]。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上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带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国家博物馆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2016年12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新年致辞中意味深长地嘱咐,上下同欲者胜。……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讲话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7]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实干”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福祉不断提高的重要法宝。

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习近平同志长期从政实践经验的总结

习近平同志17岁时到梁家河锻炼开始,工作经历从河北正定到浙江、福建、上海,从村级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政历时30多年,历经了村、县、地、市、省、直辖市、中央部委等各个岗位,工作经验遍及党、政、军各个领域。从政过程中,习近平同志走遍了中国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区,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思路。在河北正定,他提出过很多新观点、实施过很多新举措;在福建十七年,他领导宁德人民进行了摆脱贫困的实践;在福州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治理餐桌污染,推动林权改革,建设“生态福建、数字福建”;在浙江,习近平同志强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制定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八八战略”,着力于平安浙江、文化浙江建设,切实把浙江带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上海虽然只有七个月,但是他走遍了上海19个区县,提倡上海城市精神,在共享共建改善民生方面做出探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新的飞跃。2016年到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视察讲话发出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号召,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实干经历的总结和实践经验的集中表述。

(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成果,表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以党内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境界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其中所包含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的论述,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成果的集中概括,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五年的执政过程中,坚持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一论断并一以贯之坚持落实的结果。在实践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边干边总结的魄力,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上进行集中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

(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结果,来源于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导向性,是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领导干部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只有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将理想信念内化为坚定的意志,外化为行动的动力,并由此产生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正是拥有这样坚定的政治信仰,习近平同志在他从政30多年的历程中,在他所主政的各个地方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群众、真抓实干,用真心、使真劲,以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激情,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决策、采取不同措施、推行各项符合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的工作开展。纵观习近平同志从政过的正定、宁德、福州、浙江、上海,没有出现盲目攀比、急功近利的表面政绩,更没有出现劳民伤财、损害群众利益、让群众负债的假政绩。习近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教导干部:“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要把自己、把眼前看的太重,看得太大。”[8] 习近平同志是这样叮咛党员领导干部的,也是以这样的信念,夙夜为公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一步一步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习近平总书记以自己多年勤恳踏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广大干部树起了一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旗帜。

(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观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

实践可以改变客观物质活动,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也是有实践的目的、立场和价值导向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正是从这一品格出发,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共创历史伟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其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保障,丢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就失去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前提,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失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力量;“干”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干才是成就一切的根本方法;“干”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9]而“干”的效果如何,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

三、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做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所号召的实干精神,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虚假套路中走出来,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到最困难、矛盾最集中和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察民情听民声,切实寻求改革方案,这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的实质性要求,也是实干的第一步。在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的过程中,需要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理论武装、充实头脑,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务实创新,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一)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有良好的机遇

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任务越来越重,我们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民生领域存在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文明水平有待提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落实;党的建设存在薄弱环节。这些挑战告诉我们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用好。领导干部只有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出实招、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才能把改革进行到底。也正因为改革的迫切需要,2018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時代干部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鲜明树立了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对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出了要求,指出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对建立健全干部干事创业的容错纠错机制专门提出了要求:“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为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行为区分开来。”[10]《意见》的出台营造了实践“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的最佳环境,对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激发领导干部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具有深刻意义。

(二)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有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

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伟大号召,不是一味地蛮干和盲干,而是“苦干”加“巧干”。一味地蛮干,有可能得到的是“手榴弹炸跳蚤”的结果,即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和血汗,却没有达到好的结果和实效。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以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文明成果,深入地考察所处的时代和世界,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是领导干部时刻不可丢弃的理论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理清了改革所处的方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矛盾、对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做出了宏观部署,是指导未来中国前进道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性成果,是领导干部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只有学懂弄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少走或不走弯路。

(三)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有习近平同志崇高的人格风范榜样

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关乎整个事业发展的兴衰和成败,神不至,则事不举。这种“神”,指的就是领导干部夙夜在公的敬业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担当精神;指的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政治情怀。习近平同志在他从政的30多年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他的工作实绩展示了一个共产党人为人民、为百姓幸福励精图治的奋斗榜样。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指明了本世纪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以不可阻挡的魅力,实现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不但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和开辟着新境界,而且还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征程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習近平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取得的显著成绩正是他长期以来落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号召的结果,这样的榜样是党的领导干部的珍贵典范。在具体工作中感知和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其位谋其政,积极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踢皮球”、不“打太极”,杜绝不负责、不敢为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深入群众听问题、听呼声,在压力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退缩、不计个人得失,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是广大领导干部以习近平同志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的具体行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视察宁夏时的讲话[N].宁夏日报,2016-07-21.

[2]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8-2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18.

[4]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2.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江泽民.关于改进党的作风[J].求是,2001(01).

[7]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8.

[8] 看习近平30余年从政经历学为官之道[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205/c1001-26515085.html?_wv=5&from=timeline.

[9]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0-19.

[10]  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5-21.

[11]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 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7-09-30.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 的学理探讨及价值意蕴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坚定政治信仰 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根基
习李新政对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策略研究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