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2019-09-10陈双燕

科教新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原始森林祖先本课

陈双燕

《祖先的摇篮》是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完了这篇课文,反思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突出教学的重点,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利用。所以在此,我主要談一谈在这节课中,怎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从而实现教学效率、效果、效益的最优化。

一、借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呈现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现代信息技术中PPT的文字呈现功能就能让语文课堂高效务实。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就多处使用PPT来呈现文字。下面我简要说三处:

第一处,呈现本课的新词。本课生僻字较多,而且生字的笔画较繁杂,而根据遗忘的规律,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因此我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时,用PPT来呈现这些词语。这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帮助学生巩固了一次字词,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为第二课时的理解感悟和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第二处,呈现重点问题。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提问,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1.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祖先们是怎么生活的?

3.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这是本节课学习的核心,后面的学习过程都是围绕这三个问题来展开的。问题的呈现使学生很快明晰了学习的任务,更唤醒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二、妙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特点,突破重点难点

(一) 妙用音乐插图,感受原始森林的美丽辽阔

  “了解原始森林的样子,并感受它的辽阔和美丽”是这篇课文的重点知识,所以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原始森林样子的语句。学生不一会儿就陆陆续续在课文中找到了相关的语句。句子是找出来了,可是我班的学生大都生活在城市里,大部分学生连森林都没见过,更别说原始森林了。所以,课文中所描述的画面虽美,但对他们来说,那种美太遥远,内容太抽象,学生此时是无法感受它的美的。我用多媒体展现一组插入优美音乐的原始森林的图片,让他们欣赏。这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音乐插图就像磁石似的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注意力很快集中,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他们纷纷发出“哇哇”之声,我抓住这一现象及时问:“你们为什么发出赞叹之声?”学生说:“这太美了!”“我好喜欢这儿!”“我真希望能住在这儿!”在画面与文字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感情由浅入深的过程,仿佛置身诗情画意之中。

  (二)妙用视频,了解祖先们生活劳动的情景,感受祖先们劳动的快乐

  本课第二个教学重点是了解祖先们生活劳动的情景,感受祖先们劳动的快乐。学生要理解这一重点内容,我觉得较困难。就比如说“搭窝棚”这一劳动情景,我在未深入这篇课文之前,是无法想象窝棚该怎么搭的。更何况这些知识有限,生活阅历浅的六七岁城里学生呢?所幸现在多媒体已走进课堂,我便充分利用它来突破这个重点。我播放了一段剪辑好的原始人生活劳动场景的动画视频,不用说一句话,学生在精彩流动的画面中,在悠扬轻快的音乐声中,利用短短的几十秒钟就轻松理解了这一重点内容。

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平台

生活中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特别是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可以说“轻动指尖,资源无限”。互联网是一个比学校课堂更大的学习平台。我认为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

如引导学生在回答“想象祖先们在摇篮里还会有哪些生活的场景”时,我并没有直接让其回答,而是演示了“怎么在互联网中找到这些资源”的过程,并在课堂快结束时,结合课后选做题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请在互联网中下载一些祖先们的故事及原始森林的图片,并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原始森林图片发到班级微信群中。

信息时代,技术奔腾。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资源,鲜活真切的效果,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又触动了学生的内心,同时还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做了坚实的铺垫,就如同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一对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原始森林祖先本课
祖先与吹牛
科学家发现了萤火虫祖先 等
神秘的原始森林:湖北神农架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Dinosaurs’ Home
丛林大冒险
谁说我们一定要像祖先一样过
鱼儿是人类的祖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