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医疗卫生单位预算资金管理

2019-09-10张博威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张博威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医疗卫生行业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医疗卫生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对医疗资源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工作,有利于对医疗卫生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明确清晰的掌握,进而实现单位资金的有效控制。本文将针对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进行简要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医疗卫生单位;预算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水平,进而有效控制单位的运营成本费用,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提高预算资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人员提高对预算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对预算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管理的优势作用,确保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 当前医疗卫生单位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预算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阶段,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内控制度普遍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同时制度的内容较为笼统,缺乏制度的执行力,使得制度的建立只停留在表面,缺乏较强的可操作性。要提高单位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需要单位每位员工的参与,但在大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内部,对于内控工作的制定多由财务部门进行,在制定内控制度的过程中,由于财务部门缺乏内控工作的经验,导致工作人员只能在借鉴与照搬其他企业单位的制度进行制定,但每个医疗单位内部的情况不同,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求也要有所不同,制度的建立没有结合自身发展和运营的实际情况,导致内控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同时无法满足单位进行预算资金管理的实际需要,难以提高单位预算资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1.2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预算编制是医疗卫生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单位资金的使用与业务的开展。当前阶段,大部分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进而影响了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编制流程普遍缺乏较强的规范性,没有以医院科室为单位进行预算编制,单位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编制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不足,进而造成了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编制多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的局面。由于医疗卫生单位的收入支出预算会涉及到不同科室的业务服务量和每项收费水平及成本消耗的费用等内容,且缺乏科室对预算编制的有效参与,进而导致了预算编制出现漏洞和缺陷等问题。同时,医疗卫生单位对于预算编制的标准仍然不够明确,造成了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编制难以有效区分。再次,对于预算的经济分类缺乏准确性。当前阶段,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医疗卫生单位由于编制的限制导致单位缺乏较多的专业服务人员,只能通过聘请编外人员进行医疗服务工作。但由于预算编制中对于公用经费的预算定额已经按照单位的编制数进行核定,导致单位的工作经费无法承担在编及编外人员的支出。此外,由于单位对于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导致支出预算及各项目经费的预算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造成各项资金支出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

1.3预算资金管理方法缺乏有效性

医疗卫生单位在制定预算资金管理方案的过程中,通常情况都以短期目标为主,过于注重单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有效分析,致使单位的医疗服务活动背离了自身的发展目标。对于预算的编制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同时以一年度的数据为依据,使得预算的编制缺少大数据的支持。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虚报数据等现象,不利于预算资金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此外,大部分医疗卫生单位缺乏健全的预算资金管理监督体系,在单位进行预算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影响了预算执行的公正性,容易使预算执行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管理目标存在较大差异。

1.4缺乏对预算资金管理的重视

当前阶段,由于医疗卫生单位的的领导与管理人员缺乏对预算资金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导致其管理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单位中存在着管理人员预算资金管理概念不清晰的情况,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制定预算资金管理方案的过程中,缺乏对医疗卫生单位基本运营情况的全面分析和考量,而只是一味地照搬其他企业的预算资金管理方案,导致管理方案与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不相适应,缺乏预算的执行力,难以确保预算资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加强医疗卫生单位预算资金管理的对策

2.1优化完善内控制度

强化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工作,首先要优化和完善内控制度,单位要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并认识到内控的重要作用,鼓励全体人员参与到内控制度的建设中来,提高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内控制度的建立要由各部门协调配合进行,如果只由财务部门进行内控措施的制定,会造成内控制度的局限性,使其缺乏有效性和可行性。因此,在优化和完善内控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单位的发展情况,确保内控措施的科学合理性,提高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2.2选择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

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预算编制涉及的各项内容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分析,并结合医疗卫生单位自身的发展和运营的基本情况,确保预算指标设置的合理性,逐步形成预算编制方案。其次,要充分结合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通过运用固定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确保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同时,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人员明确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由基层单位制定预算方案后交由分部门进行预算草案的制定,在经过预算委员会审核后,进行最终预算方案的制定,最终由各部门人员对方案进行审核,给出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正式的预算方案,根据方案进行预算执行。

2.3强化预算监督工作

医疗卫生单位要做好对预算执行的有效监管工作。财务部门要按照预算的批复审核文件严格控制资金的支出,并对各科室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的情况,此时需要工作人员按照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并由财政部门审批后,确保预算执行与資金支出的可靠性。通过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将预算执行与员工个人的绩效相结合,提高员工预算执行效率和质量。

2.4提高对预算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

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提高对预算资金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以往的管理理念上进行改进与创新,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预算管理经验和模式,并主动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在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预算资金管理机构,通过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制定清晰的预算管理目标,并设立奖惩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要严格落实预算资金管理编制,提高所有工作人员对预算资金管理工作的参与度与配合度,进而有效促进预算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单位进行预算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单位充分结合自身发展与运营的具体情况,确保预算资金管理方案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并通过完善预算资金管理制度,创新单位预算资金管理的方法,提升预算资金管理的合理性,实现医疗卫生单位预算资金管理战略的有效落实,确保医疗卫生单位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健康稳定的运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医院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9(08):22+24.

[2]王丽丽.全面预算管理在医疗机构财务内控中的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9(07):72-73.

[3]肖颖.浅析公立医院财政项目预算资金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9(08):167-168.

[4]刘桂梅.探讨如何加强医疗卫生单位预算资金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2):62-63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