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2019-09-10于爱玲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阅读习惯培养途径

于爱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几点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习惯;培养途径

0 引言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朝夕即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在了解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容易对事物产生好奇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年龄特点在教学时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学生对阅读形成稳定的兴趣,从而慢慢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多的途径,但教师要选择适用于小学生年龄的方式,这样才能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激趣的形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思路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形成的初始时期,此时教师的引导会决定小学生学习的走向,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技能之一,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弱,没有充足的阅读量以及阅读经验,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难以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这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难点。首先教师要在了解小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素材,在结合教学要求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基础,以便于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其次,重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掌握学生的阅读动态,以此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以便于为学生创设更加有效的阅读氛围。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阅读评价,鼓励小学生的阅读行为,从而保护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2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策略探析

2.1拓展阅读空间和内容,培养语文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通过课内与课外读物的有效结合,拓展阅读空间和内容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其养成阅读的习惯。比如,在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曹冲称象》后,就可给学生推荐其他的成语故事书籍,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更多的成语典故和知识。教师也应充分依据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年龄和心理特征为学生推荐相应的读物。由于低年龄段学生识字量较少,閱读理解能力有限,然而其想象力却极为丰富,为此教师就可为其多推荐格林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以及儿歌和唐诗等读物,继而让学生在阅读这些难度较低读物的过程中,不断培养阅读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

对语文学科自身特点来讲,其相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更加注重积累。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低年级学生从小就要养成勤于动笔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积累和记忆,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比如,在阅读一篇新课文过程中,教师就应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中不认识的生字、生词,以及不能理解或者优秀的语句标注出来,也可将优秀语句、易错的生字生词、好词好句等摘录到阅读笔记当中,以及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记录下来,继而实现高效阅读和理解,让小学生在低年级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比如,在阅读《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文中就有这样的语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等等优美的语句都可以让学生动笔记录并背诵下来,学习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实现有效积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2.3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善于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由于处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导致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以及生词,继而影响阅读速度和效果。为此,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善于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通过查阅字典和词典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让阅读变得更加流畅,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小学生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同时对生字和生词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查阅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后,学生阅读更加高效,让其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收获感,这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比如,在阅读《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时,本课中就有很多较为生僻的汉字和词语比如‘蟋蟀、骨碌、嚼、蹭、阿嚏’等,这时学生就可使用字典和词典,得知这些不认识的生字及生词的发音及具体意思,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后,阅读也会更加顺畅和高效更加有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终身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3 结束语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为小学生创设有利的阅读条件,在此基础上提高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富春.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10):50-50.

[2]俞秀蓉.基于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现状和改进研究[J].课外语文,2016(6):107-107.

[3]朱月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养成实践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10):54-54.

猜你喜欢

低年级语文阅读习惯培养途径
保护童心?留住童趣?创建有效课堂
简笔画,让低年级语文课堂色彩斑斓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