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在群众生活中的融入

2019-09-10柯妍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群众生活

柯妍

摘 要:民族音乐主要源于群众的生活与劳作,结合当地的风俗特征而拓展的音乐艺术形式。由此可见,民族音乐不仅能彰显出传统艺术特征和价值特征,对群众生活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务必结合民族音乐的特征进行目标探索,将群众的思维、生活导向融入至音乐构建當中,从而有效贴合人们的精神导向。基于上述,文章分析了民族音乐的实际价值,并针对其融入办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民族音乐;群众;生活;融入办法

1 基于群众生活背景的民族音乐运用价值分析

群众生活主要反映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产、耕作的空间形式,结合“安居乐业”的生产理念,从而充分专注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民族音乐能够全面反映出人民劳作的特征,从而更为科学体现出具有当地特征的民族文化。首先,民族音乐能够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情感文化,将当地的风俗、地区特点进行体现,构建出一个极具音乐氛围的音乐空间。由此可见,民族音乐的有效拓展,能够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将人们的思想和地区的发展方向予以整合,并合理融入至音乐歌曲当中,有利于全面实践发展的思想意境[1]。同时,民族音乐更具有“民间”的特征,可将不同的文化生活和环境特点予以整合,反映出当地的语言特征,而这一特征也正是非物质文化的建设导向,有利于凸显出文化馆的核心需求。另外,由于民族音乐还具有方向性的“民族语言”风格,将不同艺术文化予以推广,从而呈现出当地的社会建设方向和人们的本质需求。例如《范雎相秦》(华阴老腔)则展现出陕南地区人们的朴素、粗犷、豪放的特征,从而反映出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崇高理想。

2 民族音乐于群众生活的融入办法分析

2.1 融入群体的分析

群众文化组织和群众文化艺术特征向来是民族音乐所研究的重点,而这一实践策略对彰显地区的文化特征有积极的意义。由此,需精准的分析民族音乐的实践对象和实践群体,将各类音乐的主体颂唱人群进行分析与探索。就华阴老腔的民族音乐形式而言,演唱的人群主要人员是中、老年表演人群,而歌曲本身的曲调较高,导致诸多人们在学习中就产生较为严峻的畏难心理。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从而导致流行音乐遍布大街。如广场舞多选用了《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歌曲作为基调伴奏的音乐。而这部分音乐都没有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从而导致诸多颂唱精神严重缺失。

由此,需大力向青少年推广当地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从推广教育中感知当地的民族风格。如可将《艘孤》、《征东一场总是空》曲调形式予以推广,将皮影戏的演唱规则和进行呈现,拓展以“吼”为核心,融入相应的气魄特征,从而促使曲调中具有关中特有的风俗。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当地的人们需求进行曲目的创新,根据地区文化予以探索,使其具有发展特征形式,从而彰显出传播的价值[2]。例如《陕西其实木有啥》正是三秦地区人们生活的导向特征的体现,需结合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行一定的改进。促使陕西地区

的大街小巷的人群均能够哼出具有风俗特征的歌曲。正如曲中“炎黄二帝渭水源、文人墨客誉华夏”所述,曲中表现了陕西的风土地貌,并根据群众的发展形式作出目标性的探索,进而清晰的表现出群众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最后,还需将这一曲目特征融入至人们的生活中,借助舞蹈的形式予以呈现,彰显出传播的特征。

2.2 提高群体的品鉴水平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品鉴水平,并不断陶冶人们的情操,也有利于提高音乐与社会的兼容目标,首先,需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呈现出当地的民歌风格和民歌内容,从而构造出一个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空间形式,凸显出当地的音乐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可结合视频、微博、微信等平台展示不同艺术体制的民歌文化。例如“山歌”文化的而言,人们能够情不自禁的想起刘三姐的民族音乐的空间意境,围绕对唱的方法和较为朴素的语言反映了人们耕种、劳作的情况,从而提高人们对山歌文化的认知度。其次,需围绕群众的生活习俗进行探索,如桂林则是一个集山水于一体的城市,那么就可选取“生活歌”或“故事歌”等形式进行综合性的呈现,进而展现出当地的风土特征。最后,歌曲的构建中围绕音乐的品鉴进行相关的歌曲探讨。通过“互联网+”的推广模式进行拓展不同空间的音乐类型,从而充分展现出人们的价值导向和生活导向。同时还需引导当地人们对当地的风俗进行探讨,根据人们所喜欢的音乐进行价值分析,从而显著提高人们对音乐的需求。

2.3 拓展音乐的多元性

多元化的民族音乐也有利于反应出群众文化的特征,通过播放出不同空间形式或极具价值形式的音乐作品形式,并结合人们的生活情况进行探索,从而显著的提高民族音乐的价值意义。因此,工作人员需根据当地大多数人们的品鉴习惯和品鉴认知进行分析,以综合的角度分析音乐工作的价值和目标效果,从而提升人们对地区音乐的喜爱。同时,深入调查的过程中也应结合群众音乐的导向形式和进行音乐品种的开发,实践组织文化的构建价值。特别需要注意根据十九大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目标勾勒,确保多元化的音乐得到有效的巩固与保存,有利于反映出当地的风土地貌。最后,音乐的技法和整合过程中也应结合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法则进行探索,构建音乐广场等空间形式,利用水幕电影、音乐汇的形式展现当地文化,从而凸显出本土音乐的实践特征[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的探索与发展务必结合新时期群众的生活导向、生活情况进行综合性探索,发挥出音乐的特征价值和形式价值,有利于凸显出音乐的审美功效。同时,当地的民风、文化的建设业务必围绕该形式进行拓展,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朱建锋.论戏曲繁荣与群众文化的关系[J].民族音乐,2017(2):90-91.

[2]杨焜.试论民歌小调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现象[J].明日风尚,2018(5):129-129.

[3]蒋培君.民族音乐在群众文化建议中的应用探讨[J].大众文艺,2016(9):11-11.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群众生活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生活感悟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