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年拾忆之秋游金陵黄氏废园

2019-09-10刘凡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刘凡

摘 要:小山词社词人群体中,成就尤高的王策,其生平与作品却很少被人知晓。文章通过鉴赏其《琵琶仙 秋日游金陵黄氏废园》,来了解清代词人王策及其生平、作品等。王策注重在作品中抒发性情,感叹身世之悲,秋游金陵废园,开启荒年拾忆。同时他与小山词社的成立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香雪词钞》也应得到人们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王策;《琵琶仙》;小山词社

王策的词学在小山词社群体中颇受赞赏和推崇,如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一曰:“汉舒著《香雪词》,比之小山,更觉胜场。小山短调较工,汉舒长篇亦美。即小山亦盛推之,谓逸尘而奔,几欲驾两宋诸名家而出其上也。”1吴梅先生《词学通论》中论述27家清代词人,其中就有王策,并予以较高的评价。此外,一些著名选本如《昭代词选》、《国朝词综》亦大量选录王策词。凡此种种,均可见王策词的不凡影响。但学界对王策的研究并不多,也不够重视,文章通过结合清代词人王策的生平经历来鉴赏其《琵琶仙 秋日游金陵黄氏废园》,体会其作品及情感,并加深对王策词作的了解与体悟。

1 王策的生平

王策(约1662—约1708),字汉舒,号香雪,太仓人,州庠生。父庭龙,子楝(嘉梓)、梁(字文梓)。妻严氏,常熟人,严德垕女,明武英殿大学士严讷六世孙女。严德垕,字麟洲,康熙三十八年举人,著有《学吟草》2。

关于王策生卒年,也有很多争议。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四曰:“太仓自梅村祭酒以后,风雅之道不绝。王小山时翔与同里毛鹤汀张健、顾玉停陈垿倡词社,又有王汉舒策、素威辂、颍山嵩、存素愫、徐冏怀庾辈起而应之,几于人人有集。”3实际上,王策并非“起而应之”者,其生活年代是在词社之前。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中是将王策生平断定于雍正、乾隆年间。后来严迪昌《清词史》亦将王策置于乾隆时期。4对于生卒年存在疑惑也因为关于王策的生平资料较少,学界也未对王策的生平加以详细考证。

《香雪词钞》中《丰乐楼》曰:“四十年来旧事,在心头难写。”壬午即康熙四十一年,所谓“四十年来”那么王策最迟生于康熙二年。另外,王策年龄与王时宪相当,王宾《翰林院检讨稧亭公事略》:“幼与族侄汉舒同肄业……已丑年四十九登甲科。……壬寅秋卒于官,年六十有二。”“王时宪……康熙己丑成进士。”1可知王时宪生于顺治十八年,卒于康熙六十一年。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推测王策生年在康熙元年左右。

王策以填词著称,无诗文传世,现仅存《香雪词钞》两卷。而且时人对其记载较少,很难考证其生平经历。从王宾《娄东太原王氏宗谱图》、《太原王氏家谱》、王时翔《小山诗文全稿》、顾陈垿《抱桐轩文集》、乾隆本《镇洋县志》以及其有限的185首词作中,大致勾勒出其生平面貌。1王策幼时与王时宪同堂肄业,然屡试科举而不中。其多首作品即作于金陵。《琵琶仙》也是王策在秋日游赏金陵黄氏废园时所作。

2 鉴赏《琵琶仙 秋日游金陵黄氏废园》及回顾王策经历

秋士心情,况遇著、客里西风落叶。惆怅侧帽行来,隔溪景凄绝。没半点、空香似梦,只几簇、野花如血。莎草寒幽,石烟荒淡,莺蝶飞歇。试问取、旧日繁华,有饼媪、浆翁尚能说。道是廿年弹指,竟风光全别。真不信、寻常亭榭,也例逐、沧桑棋劫。何怪宋苑陈宫,荒蛄吊月。

阅读欣赏后,对其加以情景联想。上阙:迟暮不遇之人3,游览兴致本就稍显低落,更何况在离乡在外之际4竟还遇到此处这秋风飕诗人巧借自然界中的昆虫做比,进一步隐喻、铺陈人的孤独与悲苦。

王策作为客里漂泊之人借景抒情、寓情于物,在屡试科举不中后选择在外求生。在吴中生活期间,王策得到友人相助,但不满于寄人篱下,如《南柯子·白莺哥》曰:“作客侬真误,依人尔更穷”。《香雪词钞》有多首被作于虔州,词多是自伤身世。

后来王策结束了漂泊羁旅的生活选择归乡,心态比较闲适,与曾经的愤懑不平形成了鲜明对比。

3 王策《香雪词钞》与小山词社

前代学者如谢章铤、陈廷焯等人,一般都将王策纳入小山词社。但是小山词社真正成立的时间是康熙四十九年左右2,此时王策已去世。但由于王策与小山词社的密切关系,通常也将其归入小山词社词人群体。

首先,王策的创作活动对小山词社的成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王策的詞学宗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山词社的理论层次。在小山词社成立之初,王时翔主张北宋,而毛健、顾陈垿二人则崇尚南宋,与王时翔词论针锋相对,而王时翔的词学宗尚应该也受到了王策的影响。6

《香雪词钞·小山诗馀》为清初有成就的词人王策《香雪词钞》与王时翔《小山诗馀》的合刊本。小山词社群体中的王策以填词著称,无诗文传世,现仅存《香雪词钞》两卷。《香雪词钞》录184首,《小山诗馀》录250首。《香雪词》初版于乾隆丙寅,已佚。民国七年扫叶山房据王氏家藏本印行《香雪小山词》。从《香雪词钞》的题材来看,王策的词作内容主要有艳情、咏物、悼亡等。而在风格方面,香雪词则是集婉约豪放为一体。

王策咏怀、怀古之作则更加沉痛迫烈、悲壮顿挫。如《满江红·冬夜,和乌丝词中怅怅韵》中:“长只学、枯蝉吸露,疲驴龁荐。”词中自喻为“枯蝉”、“疲驴”,颓然的形容,在《琵琶仙》中“何怪宋苑陈宫,荒蛄吊月”同样可见,发出设问,又巧借自然界中的昆虫做比,感慨万千。

4 结语

尽管学界对王策的研究并不多,也不够重视,但王策的诗作影响力仍不可小觑。文章通过结合清代词人王策的生平经历来鉴赏其《琵琶仙 秋日游金陵黄氏废园》,展开荒年拾忆,感叹身世之悲,回首王策的生平经历,体会其作品及情感,并加深对王策词作的体悟。在流传的《香雪词钞》中,王策重视性情抒发、洒脱不羁,也帮助了解在其影响颇深下的小山词社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