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2019-09-10赵春梅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防治应用

赵春梅

摘 要:现阶段,对大理石、石英石等资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矿山地质灾害需要我们着重应对。重视岩土工程施工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是优化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首要前提。

关键词:岩土工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应用

中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境内发生的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泛、影响大及损失严重的特点。其中要属矿山地质灾害最为值得人们关注,要想实现矿产开发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解决好这类问题。

1 案例概述

某石英岩采石场分布于广西桂林地区,以下笔者从采石场地貌、岩性等方面的特征着手分析了该采石场的地质环境保护状况。

综合相关数据分析,该矿山山顶附近的平均海拔高度为﹢725m—846m,开矿的切割深度为100m—300m。经实地测算,矿区内的最高标高为811.5m,最低标高为700m。整体地形东北部高,西南部低,山体坡度为25°,地形坡度中等。

采石场的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标高为﹢810m—750m,采矿场的最终边坡角为54°。矿山整体的设计服务年限为6年,2018年是该石英岩采石场投入使用的第三年,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该采石场矿山部分已经发生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之后,采石场管理方利用岩土工程施工的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灾害防治工作。削方减载护坡、前缘支档等方法均达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采石场管理方还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等形式在尽可能维护本区域内的生态平衡,降低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影响。

2 具体的灾害类型分析

2.1崩塌、滑坡

地质构造重塑是因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已经断裂的地质构造能够使斜坡岩体不断发育,从而产生大量的裂缝。在裂缝的作用下,斜坡岩最终会变得“支离破碎”。此时,岩体的风化程度也将被得到进一步强化,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斜坡的稳定性,从而加大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外界条件的变化则是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直接刺激。暴雨、暴雪及洪水等异常天气发生时,大量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将会持续涌入斜坡,此时岩石的抗剪切强调将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并最终引发崩塌、滑坡。采矿过程中所进行的人为爆破作业更能够引发这类灾害,前文中提到的案例中,投入使用前三年间,各类崩塌及滑坡便发生了194次,因此对这类问题需给予高度重視。

2.2泥石流

泥石流是依托大量水源产生在沟谷、山坡上并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的特殊洪流,属于高密度固体及液体混合颗粒流[1]。石英石等资源的开采中存在的不合理开挖,不合理弃土、弃石,乱砍乱伐等问题均有可能会在矿山引发泥石流。

2.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即地表岩层、土体在人为作为下发生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形状各异的塌陷坑的动力地质现象。随着矿采的逐步深入,矿山原有的地质稳定性已经被打破,因此地面塌陷也是矿区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地质灾害。

岩土工程施工前,岩土工程师需要对本区域内的土壤、岩石性质、断层分布和地下水状况进行判断,必要时要需要制作出相应的力学模型结构。而上述因素则是在矿山开发之后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因此依托岩土工程施工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具有相对显著的优势。

3 应用岩土工程前提下优化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策略分析

3.1进一步完善施工技术标准

实际工作中,我们可参考行业内现有的标准规范,开展这方面的实践。这方面的实践对于降低采矿作业中的地质灾害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若技术标准能够得到完善、规范,采矿作业中涉及到的细节工作也能够得到有效把控,更能够降低采矿过程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3.2矿山地质灾害常规防治措施

采矿作业中,为保证切坡的稳定性,需对切坡上部的强风化层和残破基层进行必要的清理。必要时可以采用浆砌片石护面或锚喷加固等工程进行处理。若场地空间允许,适当降低边坡角或颇高也能够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稳固矿山切坡能够降低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对此需提高关注度。石英、大理岩等资源的开采是非煤矿矿产资源开采的主导产业,近些年各个行业的发展对该类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地表变形和下陷是矿区经常会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对于可使用填堵法、强夯法或灌浆法进行处理。上述方法均能够达到强化岩层的效果,以维持矿区地质条件的稳定性。

要重视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在这一环节工作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室外测试、工程实践是岩土工程测试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三部分内容。由此来开展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需明确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运动规律和防治控制目标。将上述内容视作灾害防治的工作目标,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设置具体的工作方案便可以实现防治控制效果的最大化。

3.3岩土工程生物防治措施

矿山岩土工程施工中,我们可以利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来降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而实达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主要的援用就是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合理耕牧的方式来保护生态平衡,其能够有效降低采矿等活动对自然环境及本区地质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就像是“竭泽而渔”,保持良好的开采进度并做好善后的处理、收尾工作才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和其他方式相比有着投资少、应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优越性,矿区是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域,这一举措对于改善岩土工程周围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 总结

岩土工程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对提高其灾害治理效率、促进国内矿采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正视矿产资源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章冬华,王秋炎.岩土工程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22):184-185.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防治应用
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