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我国动物卫生监管体系建设措施的探讨

2019-09-10杨卫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监管体系改进措施

杨卫

摘 要:本文分别从建立健全检疫监管工作机制、完善动物卫生法律体系、转变动物卫生监管理念、实施风险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实施动物卫生监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兽医机构工作效能评价体系几个方面介绍了改进我国动物卫生监管体系建设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管体系;改进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动物卫生监督就是国家动物卫生监督和管理部门,依照法律和法规要求,对动物防疫及动物产品安全实施监督检查和管理的活动。然而,当前我国动物卫生监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兽医管理体系不顺、检疫证明内容尚需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措施还不到位、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以及检疫监管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动物卫生监管工作的效果,因而研究改进我国动物卫生监管体系建设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1 理顺兽医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检疫监管工作机制

在我国实施官方兽医制度的大趋势下,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应该按照《动物防疫法》根據本地实际情况,对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各类机构及其执法职能进行整合,建立和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为行政执法机构,依法负责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监管的监督执法工作,并加强其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建设,科学制定工作任务和目标,强化责任追究管理制度,明确其检疫和监管职责。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国家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断完善我国的动物卫生监督制度。

2 进一步完善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健全我国动物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动物养殖、屠宰、交易和运输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细化动物卫生监管工作内容,分别针对大型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场,小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场、交易市场等五种场所制定日常监管工作规范,为开展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形成以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为依托,国家、地区和行业多层次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市场准入规则。制定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监管人员行为准则、监管工作程序等配套法规,为开展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3 转变动物卫生监管理念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通行作法,尽快明确加强饲养、生产环节中哪些监管是动物卫生监管的重点,督促动物卫生条件较好、但监管仍存在不足的大型家畜家禽饲养场和较大屠宰加工厂及畜禽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对其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状况的监督检查,及时进行纠偏改进。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入手,将政府的卫生监管目标与企业的质量目标相统一,把服务与指导融于监管措施之中,让企业能够从卫生监管中体会到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利好,促使企业主动接受卫生监管,及时改进不足。

4 实施风险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兽医主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对动物饲养生产和动物产品初加工环节进行监管,确保上市流通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健康和质量安全[1]。实施过程监管的前提是风险管理,而良好的数据收集系统,包括动物疫病报告、动物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等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风险评估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确定整个过程中存在传播动物疫病和危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阶段,加大对风险阶段的监管力度。

5 实施动物卫生监管的规范化管理

在实施动物卫生过程监管的基础上,必须实施规范化管理,即明确动物卫生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程序,形成统一的动物卫生监管模式,以便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有效地开展动物卫生监管工作。

6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管理相对人的素质不提高,不论采取何种措施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也只能是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因此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工作情况,对管理相对人组织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针对动物卫生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管理相对人在业务上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培训的内容,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培训让管理相对人掌握动物疫病防控知识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熟悉与所从事行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增强从业者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和诚信从业的意识。

此外,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实施分级培训。根据省、市、县三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不同职能,确定培训内容,通过培训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的素质,规范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确保监督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7 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对辖区内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备案,制定诚信企业标准,建立企业质量信息公布制度,鼓励和倡导企业向社会公布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状况,对企业定期进行监督考核,充分发挥“社会监管”的作用,对优秀生产企业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授予“诚信企业”称号,让全社会了解诚信企业并进行社会监管,创造诚信企业多获利的社会环境。

8 建立健全兽医机构工作效能评价体系

建立兽医机构工作效能评价是我国动物卫生事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根据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执法机构、技术支持机构、基层站(含派出机构)等工作体系的管理规范,从机构设置、资源配置(人力和物力)、管理状况、行政执法工作能力建设情况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

在保障体系的考核评价指标方面,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从动物防疫纳入本级政府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乡镇或特定区域派出机构建设、防疫和监督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应急防疫物资储备、强制扑杀动物和销毁动物产品补偿情况以及人员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

在法律规范体系考核评价指标方面,主要从制定的主体、依据、程序和规范性、适用性、操作性、成本效益,定期评估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

在检疫监管考核评价指标方面,从检疫监管的主体、能力、内容(分环节、项目)、程序、结果、改进及效能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指标。

参考文献

[1]何莹,李鹏.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06,(2):1-3

猜你喜欢

监管体系改进措施
台湾地区食品监管对食品召回制度的作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