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城镇土地资源管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2019-09-10王运亮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现状管理措施

王运亮

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在世界土地资源中排名第三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却很少。因此,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中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现阶段城镇土地资源管理中仍存在很多缺陷,使得土地资源没有被合理利用。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土地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提高城镇土地资源管理质量的措施,为我国城镇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现状;管理措施

1 城镇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1.1城镇土地资源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土地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资源,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很少,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合理利用、合理配置国家土地资源,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我国针对土地资源利用提出相关管理制度。在相关管理制度的影响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开始向着科学化、合理化、最优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经过土地改革后,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之前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达到现代社会的要求,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土地管理主体不够集中;市场不够透明,存在一些暗箱操作的行为;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无法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社会经济的快速使得城乡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样的也导致我国的部分耕地被用作建设用地,居民生活的土地资源被侵占与破坏,人均耕地资源与乡镇的耕地总资源都在不断下降,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潜在的危机。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经济获得快速的发展,很多城市都开始发展工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却也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大幅度下降。除此之外,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管理严重失衡,对我国土地资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人们滥砍滥伐、垦殖泛滥等不正当行为导致我国的土地耕地数量急剧下降,土地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1.3乡镇土地资源管理措施仍需要加强

目前,我国乡镇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虽然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带来很多经济效益,却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外延建设不断拓展,却缺乏对内在潜力进行挖掘,城镇用地容积率过低;城镇布局存在缺陷,功能性较弱;土地管理措施缺乏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有很多乱占滥用土地的现象等,都导致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严重下降,土地保护力度不足。例如,在城市中进行交通道路建设时,没有做好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工作,使得耕地被大量占用,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城镇土地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2.1 充分认识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意义

为了让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能够稳定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趋于平衡,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高效可持续发展,应当要充分认识到在人类生存与生产中,土地资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土地资源对经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时,要以此作为发展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进而使得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持,但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做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不可取的,也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土地进行保护,不断提高城镇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在进行土地资源开发时做好保护工作,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

2.2 加大土地节约管理力度

近些年,我国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对土地资源采取节约化开发策略。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地区人口比较密集,经济发展存在失衡,人均资源很少,环境也被严重破坏,因此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到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与节约。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采用集约型与节约型土地资源管理理念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实现最终的经济科学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在城镇化建设中利用城镇资源进行发展时要注重将开发与保护并重进行,形成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城镇土地资源严重缺乏的区域,就要做到土地节约,利用土地节约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工作。可以在发展中确定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与规划,然后在发展中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兼顾,始终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发展作为发展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宣传到每个群众,带领群众进行建设。我国针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明确的规划标准,城镇化建设中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划标准进行,做到合理利用土地。

2.3 加强土地资源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在土地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一直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否有效,与土地管理者的科学认知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息息相关。因此,为了实现土地资源有效管理,就需要强化管理者的环保意识,要让他们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始终具有环保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带到日常管理工作中。而对土地管理者的环保意识进行强化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始进行:第一,要重视宣传工作,加强群众的认同感,将土地科学利用观念融入到每个群众的脑海中,让土地利用者具有环保意识,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实时注意环保与发展并重;第二,引导人们建立一个科学使用土地的认知观念,帮助人们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成本投资,土地开发者应当在在开发时注重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要详细了解土地的生态价值,然后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 总结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这种欣欣向荣发展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城镇化建设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隐患就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资源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当要重视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并注重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使得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平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孫艳秋,刘晓东.强化城镇土地资源管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J].吉林农业,2018,440(23):66.

[2]孙明.简析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28):135-135.

猜你喜欢

土地资源管理现状管理措施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试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内核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塑胶跑道中TDI的检测方法及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