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常态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

2019-09-10吴志能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常态

吴志能

摘 要:土地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我国“三期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集约利用”既是“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与城乡用地增减挂的重要目标,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奠定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不断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新常态背景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要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这样才能让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新常态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希望能够给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利用管理

0 引言

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扩展的基础,是确保全面小康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的力度。在当今时代,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发展背景,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必然要求相关部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核心,不仅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基于新常态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

1.1 经济长期发展原则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在于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而提升国民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新常态背景下,要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就要遵循经济长期发展原则,这样才能促使经济长期发展、稳定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发展质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要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相适应,要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不仅要为自身谋福利,还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福祉。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既要保障农业发展和促进工业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统筹各区域的土地资源、优化各土地资源配置,促使土地资源发挥出实际作用,促使各区域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1.2 保护耕地原则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也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耕地不仅是农业的基础,还是农业赖以生存的本质条件,因此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必须严守耕地红线,才能保证农业健康发展。

在利用土地资源时首先要考虑耕地因素,在保证耕地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其次要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手段,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战略,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1.3 适当调整原则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经济形势,还是社会状况,都会发生很多变化,因此要适当调整土地利用规划,这样才能让土地规划长期发挥作用。土地利用规划首先要重视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和国家土地政策变化,谨遵国家指导,贯彻落实适当调整原则,并且要严格规范土地资源利用;其次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并按要求进行审批和向社会公告,进而保障土地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

2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内容

2.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方式与方法

国土资源部是最早研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法的部门,该部门根据要求进行了大量的试点研究,并先后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47号)、《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号)相关文件引导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此外,国家于2014年颁布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文件,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同时制定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规范,为全国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了评价方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呈现,对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定量评价的尺度、标准指标在客观上还需不断深入探讨,以适应国土管理的新发展。

2.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土地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是相互统一的矛盾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要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尽可能的达到最优集约和合理限度,而一味追求土地的集约利用,就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土地集约利用的过程中,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切实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2.3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就目前我国针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果的研究来看,针对土地科学合理利用的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大土地科学合理利用技术研究的力度,才能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的稳步提高。同时在开展土地集约利用管理过程中,还必须加大整体规划布局技术研究的力度,如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等,只有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释放土地利用的潜力,才能达到促进土地利用技术不断完善的目的。

3 基于新常态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策略

3.1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服务主体是人民,这就意味着在土地规划工作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这样才能保证节约用地制度的实质,才能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一,要尊重人民群众意见。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要开展听证会,让人民群众了解土地规划的意义,让人民群众提出意见,针对群众意见合理规划土地,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第二,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人民群众是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工作中来,鼓励人民群众提出意见或建议,进而从侧面检验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从而优化节约土地政策。

3.2 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土地资源分配不仅是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土地承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优化建设用地格局。根据城市发展情况,结合居民集聚程度在合适的位置布局建设用地,促使人民群众的住宅向城市中心靠拢,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其次,要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在保障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用地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提升生态质量的生态用地,调整产业用地结构,加大基础设施的配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后,要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要以合理的建设用地规模为基础,提高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优化建设用地使用结构,提升土地资源综合效益。

3.3 加强评价监督管理

土地资源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因此应当加强评价监督管理,这样才能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合法使用。第一,加强土地资源使用评价。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动开展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评价等工作,摸清区域内每宗土地的使用情况,以便制订相适应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促使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工作做得更好。第二,做好土地资源利用监督管理。相关主管部门要组建监管队伍,监督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的全过程,不定期巡查土地资源工作,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同时对违规違法用地行为开展强有力的整治行动。

4 结语

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新常态背景下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任务,也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在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加强评价监督管理,切实落实节地制度,促使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黄德辉.新常态下的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16(8):31-35.

[2]纪陈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能力内涵与提升途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91-93.

[3]骆志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15(12)216.

猜你喜欢

新常态
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常态”(纵横)
美国人口中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社会定力弥足珍贵(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