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享节日:以幼儿为主体的节日特色活动体系建设

2019-09-10张静

成长 2019年3期
关键词:节日文化活动文化素养

张静

摘 要: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在文化自信列入我国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逐步跟进教育措施,其中文化素养作为幼儿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提升幼儿的文化底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我国众多的传统文化节日,为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带来了众多的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握节日的机遇、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对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另一方面,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近些年不断在学前教育领域进行渗透,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也逐步成为学前教育活动的主流。本文正是在以上的背景下,分析我国节日特色活动在当下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探讨当下我国学前教育阶段以节日为契机的节日特色活动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文化素养;幼儿;节日;文化活动

1 引言

《3-6岁儿童发展教育指南》明确提及,应当让学前教育注入我国传统文化基因,而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当通过传统文化来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在幼儿教学阶段,利用传统节日的契机,积极跟进节日特色活动,并在不断地实践中完善节日特色活动的体系,开展节日主题式的幼儿活动,一方面能够起到保护和宣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在另一方面,幼儿也能够以此为契机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2 节日特色活动在当下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为学前阶段幼儿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但就当下的情况而言,节日特色活动在我国学前教育层面的发展仍然面对诸多的问题,就节日特色活动在当下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节日活动容易被忽视,特色活动缺乏先决条件

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有着十足的教育价值,但就现实情况而言,仍然存在许多幼儿教师会忽略传统节日的价值。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首先,就当下大的学前教育环境而言,许多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次,部分教师对节日活动的教育价值的认知度不够;再者,许多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是不用上课的,教师在节假日前后会忽略开展节日活动。

2.2 节日活动开展较混乱,特色活动开展质量较低

就当下的学前教育环境而言,许多幼儿园均设置了一些重要节日主题相关的园本课程,但是就实际的节日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许多幼儿园在活动组织层面的呈现上是较为混乱的。因园本课程的规划要求,一些幼儿园在节日前后开展了一些节日主题的特色活动,但落实到班级中,幼儿们所呈现的活动效果是频繁的换区,对漫长的美工游戏、表演游戏的三分钟热度,等活动结束之后,当教师问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什么,许多幼儿表示自己的感受与平时的游戏收获没有太大的区别,有的幼儿干脆是玩了之后没有丝毫的感觉。这种情况的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节日载体的园本课程的规划往往很难照顾到不同阶段、每一个班级的教师和幼儿的能力水平,这就造成了一些活动策划、活动跟进能力较弱的教师和动手能力、文化素养相对较弱的幼儿无法很好地开展相关的活动,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这样的活动开展效果的混乱。

2.3 节日活动模式较单一,特色活动开展平台薄弱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明确提及,在游戏活动的层面,教师应当尽可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平台。但就现实的情况而言,许多幼儿园的节日特色活動中存在着游戏材料的短缺、教师活动情境布局的不到位、教师对幼儿指导“度”的把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就造成了节日活动开展平台的薄弱。开展平台的薄弱的直接影响就是教师在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中,仅仅是对前辈的活动组织和跟进方法进行完全的照搬,活动本身的布局就缺乏足够的开拓性和创新性,较为单一的活动模式必然会让节日特色活动缺乏真正的特色。

3 以幼儿为主体开展节日特色活动的策略

3.1 构建特色园本文化体系,为发现节日特色活动建立前提

人格心理学中强调:人在合理的环境中,往往能够更容易发现相关事物的内在价值。这就提醒学前教育工作者,想要真正地促进幼儿教师们发现节日对幼儿文化素养培养的积极导向作用,其前提是能够建立更有文化特色的园本文化体系。对幼儿园主体的园本文化体系的构建而言,首先,应完善园本课程的文化体系,并鼓励大、中、小甚至是托班建立班本特色的文化内容。在另一方面,应当不断完善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建设,例如可以在幼儿园图书室或走廊投放一些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绘本书籍,又如可以在一些重点节日前后开展以节日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活动,这样的效果在于,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中经常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从而成为学前节日文化特色活动推进的主体。

3.2 改良特色文化活动机制,为推进节日特色活动打好基础

就当下的情况而言,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学前教育中“以幼儿为主体”来推进活动布局建立了更多的可能。因此,在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并以此为根基进行特色文化活动的改良。就具体的操作而言,为了进一步增加幼儿在文化特色活动中的主体性,就拿活动导入环节来说,教师可以依照新课程教学理念中情境布局的方式,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活动氛围,情境布局的方式可以是以多媒体为主导的视频情境,通过视频情境布局的方式,给予幼儿视觉层面的冲击,让幼儿在活动之初就建立较强的对文化活动的感性体验;也可以是生活情境,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方式,让幼儿能够拉近同传统文化节日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让幼儿更有信心地参与到活动之中;除此之外,涉及到一些美工制作环节的实物情境、贯穿一些教授环节的问题情境等等情境布局的方式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当幼儿有了兴趣,特色文化活动的推进道路就不再是教师的踽踽独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将为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建立良好的基础。

3.3 丰富特色文化活动模式,为拓宽节日特色活动丰富渠道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节日特色文化活动的模式同样重要。之前已经提及,当下学前教育文化活动布局存在着单一性的短板,作为学前教师,更应当直面问题,尝试丰富特色文化活动的模式,来增加特色文化活动之于幼儿心理层面的新鲜感,让幼儿更乐于参与到活动之中。就具体的操作而言,教师可以采取区域融合,辅助主题的模式来推进活动;也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的模式增加特色文化活动中一些难度较大的环节;除此之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推进建立了硬件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开展相关模式的节日特色文化活动。

4 总结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这些节日本身和节日相关的民俗内容为教育提供了先天的、优秀的素材,不依托于传统文化的教学而建立的教学体系是十分可惜的。”仔细品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可以发现:传统节日的文化素材对幼儿教育而言有着较大的挖掘潜能。本文从大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当今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节日特色活动布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探讨了节日特色活动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姗阁.关于开展幼儿文化活动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 李进江.中小城市幼儿园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节日文化活动文化素养
浅谈白马人民俗风情
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及创新发展
论如何加强基层村级文化建设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是报纸的营养
原版动画片在体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