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汤蹈火显忠诚 竭诚奉献为人民

2019-09-10

消防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雄关嘉峪关甘肃

师永红,男,汉族,1980年12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甘肃省嘉峪关市消防支队镜铁中队三级消防长。从一名农村青年,到灭火救援几千次的消防长;从一名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宣传报道员,到发表稿件三千多篇的新华社特约摄影师;从基层消防队伍的普通消防员,到被党委政府授予“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雄关好人……在甘肃消防的大熔炉里,他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励志”之路。

他曾5次荣立三等功,被公安部消防局表彰为全国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消防部队优秀网络员,4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3次受到各级嘉奖,获全省消防宣传报道特等奖、一等奖各1次,5次评为“优秀新训带兵骨干”,被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授予“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嘉峪关市委宣传部表彰为“最美雄关人”,获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第四届甘肃省直机关“助人为乐”模范;他的摄影作品荣获第五届全国公安系统“卫士之光”摄影比赛二等奖,获甘肃摄影界最高奖“奔马奖”,全省公安系统学习宣贯党的十九大精神摄影比赛一等奖,“最美中国人”各族群众笑脸照片征集展三等奖,2018年“雄关印象”摄影比赛一等奖等30多个奖项。被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授予“雄关文艺奖”,连续两年被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表彰为优秀通讯员。

不惧生死:火海热浪锻造的“排头兵”

入伍19年来,他一直战斗在灭火救援一线,曾参与“11·20” 天然气槽车侧翻着火、嘉东工业园“10·3”水灾、岷县漳县“7·22”地震、兰州石化“8·4”爆炸等灾害救援2800多次,营救遇险群众200多人,疏散被困人员1300多人,他用血肉之躯践行着消防指战员为国为民的铮铮誓言。

2007年11月20日上午8许,一辆从新疆开往广东的天然气槽车侧翻泄漏引发大火,两名驾驶员当场死亡,旁边的村子受到威胁。作为特勤班班长的师永红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主动请缨实施堵漏,天然气喷发燃烧,高温炙烤下的罐体随时可能发生爆炸,明火一次次扑灭又复燃。临危受命,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多次接近泄露点,又被轰然的火焰逼了回来,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明火终被扑灭,堵漏成功,危机化险为夷。

2018年4月15日13时37分,嘉峪关市迎宾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发生大火。由于当天中队第一出动力量扑救另一场火灾,他与留守的4名战友第一时间赶到火场,浓烟滚滚,火光滔天,他果断的将消防车停靠在受火势威胁的南面,迅速爬至车顶,不顾浓烟高温的熏烤,操作水炮压制火势,等待增援。由于他临危不乱,进攻方向正确,及时保全了南面的商铺,为全面扑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聚焦一线:冲在救援前沿的“报道员”

师永红热爱消防宣传工作,他经常深入学校、企事业单位宣讲消防安全知识,还自学摄影、摄像和新闻写作,坚持边学边干。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公安报》《甘肃日报》和新华网、中新网等媒体发表稿件3600余篇,被新华社聘为特约摄影师,被甘肃日报社、嘉峪关日报社聘为通讯员。他平时聚焦消防工作的点滴,关键时刻随警出动,奔赴救灾一线执行报道任务,出色完成了舟曲“8·7”特大泥石流、岷县漳县“7·22”地震等大型救援的宣传报道工作。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师永红被抽到宣传报道组,于当日下午赶到受灾最严重的岷县梅川镇,他在道路尽毁的山间徒步行走2个小时,到达永光村救援点,随即投入拍摄中,第一时间报道了消防官兵奋力救灾的新闻。在灾区工作的八昼夜,他拍摄和撰写的稿件被国家和省级媒体刊发100多篇,引起了强烈的政治和社会反响。

2014年8月4日8时39分,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3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泄漏着火, 11个消防中队的252名官兵紧急处置,师永红随警出动,不怕危险,与灭火人员并肩作战,用镜头记录灾情的发展和消防员奋战的画面,他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被报送至国务院,也为火灾原因调查与战评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他还发挥特长,为部队内外举办的宣传培训班免费授课18次,并积极宣传驻地嘉峪关,系列报道“甘肃嘉峪关雪中雄关美如画”等经《人民日报》、中新网等刊发,受到了政府领导和市民的赞誉。

乐于助人:雄关人民心中的“活雷锋”

嘉峪关市的大街小巷,展示师永红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橱窗随处可见,他连续7年悉心照顾孤寡老人张育民的事迹被传为佳话,被誉为雄关新时代的“活雷锋”,他应邀在部队内外巡回宣讲38次,约12.3万人聆听,引起强烈反响。

2000年,师永红结识了77岁的孤寡老人张育民,看到老人孤苦伶仃的生活,师永红决定照顾老人,他隔三差五帮老人洗衣、买菜、做饭……每逢春节,买年货、挂灯笼、贴春联,陪老人吃年夜饭。

2007年3月14日凌晨3点多,张育民老人糖尿病突发,师永红即刻将老人送到酒钢医院,帮着办理住院手续,他还专门向部队请假,24小时陪护,端水、喂饭、擦身体,直至康复出院。回到家中,老人看着熬得消瘦的师永红,流下了眼泪,并提出让师永红作他的孙子,其实他早已把老人当成了“亲爷爷”。2007年9月8日,老人因心脏病突发住院,医院下发了病危通知。可是老人无儿无女,该通知谁呢?此时,他唯一想到的是师永红。正在老家休假的师永红得知消息,立即赶了回来,昼夜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就这样,师永红悉心照顾张育民老人整整七个年头。2007年12月25日,师永红接到老人邻居的电话,说老人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他赶到家看见身体已冰凉的张爷爷,不禁失声痛哭,强忍着悲痛,他为老人料理了后事。

师永红照顾张育民老人的事被《嘉峪关日报》《甘肃日报》《人民公安報》和中央电视台《国防时空》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师永红乐于助人,多次为嘉峪关市大唐路小学40名家庭困难的学生购买书包、文具、鞋子等,时常通过“水滴筹健康”为素不相识的患者捐助治疗费,也为生活贫困的人送过米、面、油等。

师永红常说,自己取得的成绩,一靠组织培养,二靠努力学习。他坚持向书本学、向战友学、向实践学,先后考取汽车驾驶初、中、高、技师证,顺利通过了特种车辆驾驶兼操作高级、消防装备二级技师考核。为系统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2016年秋,他在嘉峪关市电大报名开始行政管理的函授学习。由于工作繁重和身份特殊,工学矛盾突出,但他一有闲暇书不离手,每周轮休一天也坚持去听课,白天执勤训练疲惫,晚上仍准时出现在学习室。遇到不懂的就上网找答案,或微信向老师请教。每次考试前,他会加倍工作,努力把既定工作提前完成,为考试争取时间。而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支队已有多名士官参加函授学习。他注重学以致用,将行政管理学运用到部队管理上,积极建言献策,优化中队管理方式。2017年3月,由他主编的《部队正规化管理图册》作为全国消防部队现场会重要资料配发,在全国推广,为部队的正规划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刊记者 夏永波)

猜你喜欢

雄关嘉峪关甘肃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反映的丝路文化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致敬甘肃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第17站甘肃
登剑门关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
“关照”来自嘉峪关
雄关依旧 残阳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