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中考文献探析

2019-09-10杨科唐义富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考试体育锻炼中考

杨科 唐义富

摘要: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以“体育中考”为关键词的收集和归纳文献,总结在体育中考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我国体育中考制度和体育教学提供客观理论依据,促进中考制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中考;文献综述

一、体育中考的意义

为改善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采取初中毕业升学的体育考试的重大举措,旨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视,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体育中考操作过程中问题的研究

(一)过程性评价的真实性

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的监管,防止平时成绩随意性打分。朱建红(2010)认为平时成绩在操作过程中体育老师大多采用送分的办法,因是本校老师在给自己学生打分,相应被检材料检查也是走过场。赵兴武(2001)认为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出现随意送分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学校在过程性评价时要重视对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行为的评价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平时成绩的审核与增加透明度。

(二)考试过程中的公平性

坚守公平是体育中考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能否解决公平问题是体育中考制度成败的关键。郑君亚,钟声(2011)认为体育考试与其他文化考试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考试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多,要做到公平难度较大。聂书宝,徐烨(2012)认为体育测试过程复杂难以保证各环节的統一规范,不能保证人人都遵守规则,难免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三)出现应试教学模现象

体育中考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朱婷婷,周曙(2016)、张震伟(2008)认为不少老师采取围绕考试项目进行教学的模式,把未列去考试的教材抛到一边。这种将体育考试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违背了实施体育中考的初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我们应改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锻炼。

(四)考试模式的研究

体育中考模式相对固定,各有不同优势。尚文进(2016)认为用必考项目+规定内自选项目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必考项目中包含体育理论知识,选考项目主要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考核。冯海波,杨国庆,平易.(2011)、强晓祥,刘成(2012)认为我国体育中考模式分为单一模式(现场测试)和双重模式(现场测试+过程评价),单一模式在于客观性和操作性强,双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与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两种评价模式都存在两面性,需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要不断完善中考制度,制定更适宜学生健康发展的政策。

(五)体育中考内容的研究

体育中考内容对学校的教学有导向的作用。朱琳,徐烨,刘礼国(2012)、徐烨,刘礼国(2015)认为考试内容的设置应有健康素质内容和运动技能内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应侧重于健康指标,体育考试应侧重于运动技能指标,二者形成互补。朱清华(2012)认为应增设地方特色项目,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体育内容的设置应征求体育教师、学生、社会各界的意见,教育部门要针对自己当地的情况来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

三、小结

体育中考考试模式各有优点,采取哪种模式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不忘体育中考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青少年增强体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不能一味的追求成绩。体育中考在考试的模式、考试的内容、考试的过程中存在不公平,影响的因素是多元的,要求我们要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我们应科学设置考试的内容,加强考场监督与维护,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在初中的《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不能仅要教中考要测试的体育内容,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

参考文献:

[1]尚文进.江苏省体育中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 (06):138-143.

[2]郑君亚,钟声.浅谈体育中考利与弊及对策分析[J].运动,2011 (03):67+46.

[3]张震伟.体育中考下的体育教学误区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 (09):69-70.

[4]冯海波,杨国庆,平易.体育中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 (08):87-90.

[5]赵兴武.对体育中考的几点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 (S1):351-353.

[6]翟玲丽.体育中考有关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5 (12):93-94.

[7]朱清华.山西体育中考体测现状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2,2 (04):84-86.

[8]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 (09):8-14.

[9]聂书宝,徐烨.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12,30 (06):173-175.

[10]朱婷婷,周曙.初中生中考体育加试探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 (03):140-143+156.

[11]徐烨,朱琳.体育中考的公平诉求及因应之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 (11):30-35.

[12]徐烨,刘礼国.以学生体质健康为导向的体育中考项目设置改革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 (07):18-23.

猜你喜欢

体育考试体育锻炼中考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宜春市推进中考体育考试改革
小小“运动员”
第一次体育考试
放松一点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