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019-09-10许燕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安全风险体育教学小学

许燕

摘要:小学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改善小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小学生形成强健的体魄,只有帮助小学生创造良好身体条件,才能让小学生更好的应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伤害。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定规避安全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风险;人身安全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崛起,体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国家也开始号召全民的健身,小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加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很多小学的体育设施配备的不完善,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导致小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危险。另外,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没有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安全教育,也容易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出现意外。

一、目前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年久失修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相关的体育基础设施及体育器材是小学体育工作开展基础,体育器材能够强化课程教学,通过体育器材锻炼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使得地方小学都配备了完善的体育器材,为小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锻炼条件。但是很多体育器材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养维修,器材老化现象严重,安全隐患也比较多,如果小学生使用的器材存在安全隐患就很能会导致意外出现。体育教学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极为不利。

(二)体育教师缺乏对小学生的安全教学指导

小学生本身处在成长阶段,心理不成熟,也没有形成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具备识别体育锻炼过程中风险的能力,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这就导致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另外,小学体育教师没有在课前对小学进行很好的引导,充分在做好准备活动,导致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崴脚、摔伤等事故[1]。

(三)安全意识教育的缺乏

当前,多数体育教师都没有针对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这也使得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安全意外比较多。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前,很多学生都没有充分进行热身,这样在完成一些高难度体育动作或者参加剧烈运动的时候就会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另外,部分学生出现感冒等症状,但是因为教师对情况不够了解,直接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导致學生症状加剧,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保障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人身安全的应对措施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

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前,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的进行全面了解,要充分确定每一名学生都具备参加体育锻炼条件。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询问学生是否存在发烧、感冒、身体不适等情况,一旦发现有学生有特殊状况要及时了解,并判断其是否适合参与本次课程的教学。另外,教师要加强与家长沟通,详细了解学生身心状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另外,体育教师要结合当时的气候状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避免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中暑等状况。

(二)提前消除安全隐患

体育教学互动要做好提前预防工作,充分的预防措施是有效的消除的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隐患的措施。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尽量在课程教学活动前就将安全隐患消除。例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前,体育教师首先要对体育器材进行充分检查,看其是否牢固,是否具备开展体育锻炼的条件。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器材,要及时上报到学校后勤部门,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看管,避免学生因为使用具有安全隐患的器材导致受伤,另外,还要协助学校的后勤部门及时维修出现安全隐患的体育器材,避免体育器材年久失修对正常体育教学活动造成影响。另外,要随时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尽量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有针对性的实施体育锻炼计划。针对身体不适的学生要避免其参与激烈的体育活动。当学生出现意外受伤情况的时候要及时送医救治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确保受伤学生得到及时护理。

(三)对学生进行全面安全指导

为了充分保障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身安全,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对体育课程的着装提出严格要求,坚决不允许学生穿着牛仔裤、紧身裤等影响体育锻炼活动的衣服参加体育教学,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形成穿着运动服、运动鞋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尽量避免因为着装问题导致学生受伤问题的出现[2]。另外,很多小学生都有在衣服或者裤子口袋里存放零食或者坚硬物品习惯,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体育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将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坚硬物等交由体育代表或者体育教师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标准的着装能够充分保证小学生的灵活性,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因为着装或者物理硬物造成小学生受伤的情况出现。

三、结束语

小学生多数处在6-12岁的年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自我管控能力和基本的安全意识。而学校体育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得学生很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鉴于此,学校要加强对体育器材的日常维护,及时发隐患并进行及时排除。体育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教学,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赵少雄.校园意外体育伤害事故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9.

[2]崔天意.北京市体育特色小学体操课程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安全风险体育教学小学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