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程对伤病残学生的意义

2019-09-10赵长璧郑欣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校

赵长璧 郑欣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以健康教育为第一宗旨,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目前,随着国家教育政策变化,越来越多的伤病残学生进入了高校。基于此,高校必须要重新构建体育课程,为伤残病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体育教育,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保健课程;伤病残学生

随着国家政策变化,高等院校招生名额不断扩大,对大学生入学的体检标准不断放宽,这就使得一些身体上残弱的学生有机会和别的同学一样进入高等院校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这部分学生不能正常进行体育学习,最终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需要完善体育课程,开设体育保健课,满足伤残病学生体育学习需求,促使他们身体健康发展。

一、体育保健课与普通体育教学存在的差异

所谓体育保健课,是面向伤残病学生而进行的一种特殊体育课程。这种课程,与面向普通学生的体育课程存在根本不同。伤残病学生,受身体因素局限不能参加普通体育学习,他们在体育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体育保健课程,旨在帮助伤残病学生适应体育学习,促使他们提升身体素质。同时,体育保健课与普通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不同。体育保健课更为注重帮助伤残病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体育技术和体育知识,教学目标相较于普通体育课程而言更低。此外,体育保健课与普通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同。由于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对象存在特殊性,导致其教学方法与普通体育课程存在显著区别。在常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体育需求,而在體育保健课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按照“集体讲解——示范——指导——练习”的固定模式进行教学,导致体育保健课的教学方法选择性较小。体育保健课与普通体育课程存在本质区别,高校体育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满足伤残病学生体育学习需求,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针对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程的建议

(一)教师鼓励学生参与体育

体育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体育运动技能,促使学生提高体育意识,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虽然伤残病学生存在特殊性,但是教师也不能打击他们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而是应当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体育学习,促使他们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从而实现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目标。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对伤残病学生贯彻人性化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多对他们进行鼓励、激励和表扬,使其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促使他们乐于参与体育学习。教师在体育保健课教学中,通过制定一些恰当的、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伤病残学生的体育教育,使其了解运动损伤和疾病的预防及相关注意事项,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校创设多种参与条件

伤残病学生由于自身特殊性,容易形成不良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健康发展。高校在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同时,还需要为伤残病学生搭建平台,使他们能接触到常规体育课程,促使他们在集体学习中消除不良心理,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这种常规课程与体育保健课之间的融合,还可以让身体健康的学生走进伤残病学生的世界,促使普通学生更理解伤残病学生,从而有助于打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实现体育教学的双赢局面。此外,在体育教学中,高校应当通过多种方法,疏导伤残病学生的不良心理,使他们减少抵触、抗拒、畏惧心理,逐渐帮助他们减少心理上的不良问题,促使他们提升自信心,最终实现促使伤残病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

(三)体育教师秉持正确态度

在一些体育项目中,很多残疾人运动员,可以取得不输于正常人的运动成就。所以,教师如果能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帮助伤残病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内容,可以促使他们通过刻苦锻炼最终实现较高的体育水平。这需要体育教师秉持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对待伤残病学生,教师既要一视同仁又要区别对待,一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从而消除伤残病学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伤残病学生的身体机能,为他们制定有别于普通学生的体育学习计划,扬长避短,促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信。

(四)高校需要做好服务保障

任何课程的实施,都离不开服务保障,体育保健课也是如此。在高校中针对伤残病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高校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学校需要制定适合体育保健课的机制。学校需要根据伤残病学生的特殊情况,开设适合他们的体育课程,并为这部分学生采购一部分专业体育设备,如此才能为开设体育保健课做好物质保证和组织保证,促使体育保健课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做好教师队伍建设。体育保健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具备专业技能。高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教师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的体育教师,促使教师学习体育保健课理论知识,从而为开设体育保健课提供教师力量。

总之,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对促进伤残病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需要重视体育保健课,制定一定机制保证体育保健课顺利实施,如此才能促使伤残病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鑫.武汉地区普通高校保健体育课开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赵长璧,郑欣.高校伤病残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程的现状[J].当代体育科技,2017,No.216 (30):128-130.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