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探索研究

2019-09-10刘然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德育

刘然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是高等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现和道德现形成的关键阶段,在高职体育课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资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体育教学中德育培养的方法,高职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因材施教,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体育课堂中,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德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要求“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企业重视的同时,德育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锻炼学生自觉、果断、坚持、自制的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竞争意识、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1]因此,高职体育教师除向学生教授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展现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深入研究,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把德育教育与学生的身体教育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出贡献。

一、体育教学中蕴含的德育资源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2]。体育与德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培养学生德育方面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多样性

体育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必须直接参与身体练习,参与者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克服个人身心上的恐惧,胜利也往往取决于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之中。[3]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不同的体育项目包含着德育内容的多样性,因此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意志品质。如田径项目,帮助学生养成勇敢、坚持的品质;武术、体操,使学生可以从容果断地进行灵活的自我控制训练;游泳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开拓进取的意识等。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持久性

德育的提升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而且,幼年时期人的可塑性更高,是德育的黄金时期。而体育教学长期性和早期性的特点,刚好满足德育的需要。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体育一直是必修课,是学校教育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门课程。通过把德育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可以保证从学生的人生启蒙期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期,德育品质教育一直发挥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相对其他学科教学而言,体育教学环境复杂多变,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与教学有关或无关的各种信息,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分析、判断、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养成独立思考、从容不迫和抵御不良思想行为侵蚀的能力[4]。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专业技术方面虽然对人才要求比较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才的交往、合作、竞争能力上,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个人努力而体会到成就感,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体会出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拼搏创新精神,同时,让学生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更加积极主动,更能把握时机,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打下身体和思想基础。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方法

(一)高职体育教师以身作则

高职体育教师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治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体育教师上课时穿皮鞋、牛仔裤,却要求学生穿运动裤、运动鞋,这怎能使学生信服。教师只有先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以自身行为去感染学生。而体育教师坚持户外教学,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不怕苦与累的精神都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于无形之中。

(二)高职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化和完善

在体育课上评价教学效果和考查学生时,不能单一地以学生的体育技能作为考核标准,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态度、道德情操等,授课中渗透德育思想,使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受到精神上和道德情感上的熏陶。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综合课程目标和评价内容,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通过高职体育教学中不同环节的安排德育的渗透

体育课前,体育教师应组织好课前整队集合,师生问好,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尊重同学的良好品质;课中采用游戏法、分组教学法,让学生互帮互助,更加具有合作意识,通过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保持有规律的练习次序让学生懂得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重要性[5];向学生布置课外体育活动任务,并给学生介绍学校各个场地的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养成课余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课后,打扫场地,送还器材。每次课后安排学生值日,打扫上课的场地,可以让学生养成爱护体育课堂场地,保持场地卫生的习惯,同时,安排学生送还器材,让学生更加爱惜学校的体育器材,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高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学中育德能力的提高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要么有不平衡感和不被重视感,要么有逆反心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约束力介于普通高校学生和中职学生之间,调皮、不成熟是他们的典型表现[6]。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是第一位的[7]。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提高自身的育德能力。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育德能力:(1)高职体育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感受体育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变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的传统的授課方式。(2)体育教师要加强思想理论学习,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3)高职学校体育教研室的体育教师们也要注重相互之间的学习,通过开展教学公开课观摩,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制订更符合高职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方案。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知识保障,也能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社会适应、鉴别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过程中,根据高职学生表现出的特有的性格特点,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得高职学生在知识、技能、品质、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高职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以及考核标准的德育性,还要增强自身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在教书育人全过程有意识的把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加入进去,帮助高职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综合性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孟慧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J].职业教育,2014 (21):144.

[2]毛泽东.体育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3.

[3]孙苏明.寓德育教育于高职体育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11):17.

[4]胡小善,范小云.体育教学的德育优势探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12):85.

[5]马鸣.对高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思考[J].体育世界,2013 (6):126.

[6]丁振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与德育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12):76.

[7]朱军.论高职体育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培养[J].运动,2010 (3):110.

[8]崔晓波.论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 (10):114.

猜你喜欢

德育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70年德育:在回望中前行
“阳光银行”德育活动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及其形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