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国“碎”

2019-09-10程少鹏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腔调起源京剧

摘 要:——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源远流长,被视为中国的国粹,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将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京剧舞台之上,它对发扬和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地吸收了各类优秀的剧种和唱法,如秦腔、昆曲和一些地方的性的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京剧,这也是笔者认为它是中国国“碎”的原因!

关键词:京剧;起源;腔调;艺术发展;现况

作为一名票友,笔者由衷的热爱京剧这门表演艺术,从小我就耳濡目染,每当电视機里传来那婉转悠扬的唱腔,我便目不转睛的沉醉其表演成熟、气势宏大、行当全面的表演当中去。众所周知,京剧成熟于北京,标志性腔调为西皮与二黄。在我国的戏曲宝库中,京剧作为五大剧种之一。从民间的草台戏班,到现在的京剧艺术,那些从未停息过的京剧艺术家们,是他们让艺术之火在民间流传,让艺术得以传承,让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一、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徽班是京剧的前身,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秦腔、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式,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同时继承昆腔剧目及舞台艺术体制。

(1)四大徽班的形成:它们是我国清朝年间活跃在安徽一带的地方戏曲班子,其唱腔以二黄声调为主,乾隆五十五年秋天,乾隆皇帝八旬寿辰,各地趁机奉承,各个省都排除优秀的戏班到京城贺寿,阵容十分强大,在祝寿的演出队伍中,有一支由扬州戏曲艺人高朗亭撑台戏班,名为三庆班。他们以唱二黄声调为主,又兼具昆曲、吹腔、梆子的戏风。形式多样,曲调优美,贴近生活。颇受当时北京百姓的喜爱。一场祝寿演出下来,三庆班名声大噪。后来,三庆班在京城中落下了脚。在不断吸收其他戏曲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三庆班进一步完善,深受京城人民的喜爱。听说三庆班在京城尝到甜头,四喜、启秀、倪翠、春台等安徽戏班相继进京寻求发展。渐渐地。进京的徽班开始合并,最终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徽班”的进京,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形成。

(2)湖北汉调进京:道光年间。正在四大徽班在北京叱咤风云的时候,湖北汉调艺人王洪贵带班到京城演出,其腔调是西皮声调,由于其高亢的声音和成熟的表演剧目,也受到了京城百姓的喜爱,通过不断的交流和融合,从而产生了最初的以西皮、二黄的为主要唱腔的京剧。

(3)京剧的最终定性:初时,各地演员在唱腔风格上还不大统一,直到同治、光绪年间,还可分为三派,一是徽派程长庚,二是汉派余三胜,三是京派张二奎。后来谭鑫培汇合三派的长处而加以融合,又吸收了昆曲所有的优秀剧目和表现方式,同时也借鉴了秦腔的强调加以融合,又广泛地收集当地的民间小调,同过不断的创作、表演、实践才使京剧进入了成熟阶段。这期间的主要剧目有《卖马》、《群英会》、《战长沙》、《空城计》、《完璧归赵》等。大都属于历史传统故事。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人们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不满,而日益关心国家大事和爱看有关国家兴亡的历史戏的思想情绪。

京剧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它是我国戏曲表演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融合而生的产物,是中国戏曲艺术工作者的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进程,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艺术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京剧的发展与现况

(1)京剧的鼎盛期:20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的京剧剧目不断涌现,从而许多的优秀的京剧演员也不断涌现,各个演员也都争姿斗艳,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北京剧坛“三大贤”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的出现使京剧到达了高峰。同时,京剧也受到朝廷的独宠,当时的慈禧的太后特别的嗜戏,也刺激了各个派的不断更新,不断进步,推动了京剧的大繁荣。

1927年,北京的《顺天时报》举办了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同期的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优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具有较高艺术造诣,颇有乃师余叔岩的艺术风范。

20世纪那几十年京剧的辉煌证明了我国的经典优秀传统文化的经久不衰,和又一次推动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大繁荣,为京剧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京剧的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京剧艺术在中国的主流的地位受到了冲击,各类的歌剧、音乐剧、流行音乐的发展,再加上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进步更新,越来越多的人不想听京剧了,当然京剧本身肯定也有不足,比如剧目的老套,现有节目的局限性。仅仅是少许的传统剧目,观众总会感到乏味。当今时代,文化发展非常迅速,变更也非常快,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非常严峻。京剧艺术也渐渐从以前的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开始滑向了边缘化,所以国家开始重视对京剧艺术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始运用各种手段来保护京剧艺术的发展。例如,将京剧艺术加入了教育课堂中,在教育中让现在的学生来了解京剧艺术,激励学生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举行艺术节这一类活动来倡导人们保护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了京剧艺术的更好发展,将京剧艺术加入到如今的流行音乐中是一个很好发展京剧艺术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的优点是能借助流行音乐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为载体来传播京剧艺术。在流行音乐中加入京剧艺术其实也是流行音乐的一种创新,这对流行音乐来说也是很有好处,最后的结果是双赢。京剧艺术的发展道路还很长,需要每一位京剧艺术表演者共同努力。

三:结束语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是代表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和精神,本文从京剧的起源诞生和发展以及鼎盛时期的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来分析了我国的京剧。笔者认为京剧是代表我国的国宝,优秀的艺术我们理当让它得以有更好的发展和继承,希望在我国广大的京剧艺术表演者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京剧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国粹永远的屹立在东方之林!

参考文献

[1] 李雪峰;《浅谈京剧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读天下2017年12期

[2] 山东东营市职工文化中心《浅谈京剧的起源与艺术欣赏》

[3] 陶军.令人痴迷的京剧艺术[J].当代戏剧,2003年06期

作者简介:程少鹏,男,汉族,河北邯郸。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猜你喜欢

腔调起源京剧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腔调·愿君日后多争气
“名门范”夫妻的复古优雅腔调
厦门规划局局长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