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学习、同伴互助模式”的高三词汇复习探究

2019-09-10朱文娟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词汇复习主题语境

摘 要:高三英语一轮词汇复习耗时长、任务重、遗忘快、效率低是不争的事实。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已开展的“主题语境下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以笔者自己执教的一节公开课为例,积极探索高三一轮词汇复习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关键词:词汇复习;主题语境;同伴互助;有效性与应用性;实例分析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词汇知识的要求是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并通过广泛阅读,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词汇准确理解和确切表达意义的能力。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在具体主题之下、特定语境之中展开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感知、理解相关主题意义,依据主题进行有效的信息筛选,并能准确地使用词汇表达相关话题的信息和意义。在这一系列言语活动中,学生根据词性、词语的习惯搭配和主题内容,构建不同词汇语义网,积累词块,丰富词汇系统;同时在大量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强化语感,提升迁移运用能力,最终实现词语内化。

由此可见,词汇学习是一个长期综合实践和有效积累的过程,而目前高三英语一轮词汇复习的主要做法是:首先,以单元为模块,讲解重 词汇的用法,给学生听写,设计相应的巩固练习题。其次,按单词首字母顺序,教师制作单词卡对学生进行检测,不过关的重新听写再巩固。这种死记硬背,学用脱节的方式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90%的学生背完就忘,时间的付出和词汇的掌握程度不成正比。

而学生的词汇水平是完形之根、阅读之本、写作之魂,因此积极探索高三词汇复习的有效性与应用性显得尤为迫切。如何把词汇复习中的教与学活动由“冰冷的、无言的”词汇灌输变成“积极的思考与运用”来培育学生的言语生成能力就成了教学设计的重心。从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要改变学生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方式,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合作与探究,最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鉴于此,笔者尝试开展了同伴互助模式下高三词汇复习策略的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关注对象是学生,鲜明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结成主动探究、互助互学的共同体;在操作机制上,研究以“自主编组”“协调互补”为原则,形成互帮互学,以效能为重要指标的运行与评价机制,全程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自由感与主动性;在实践方式上,研究根据同伴互助学习的特性分成课堂共生操作性实践和课外组群体验性实践,两个层面紧密关联,形成互相渗透、互相支持的实践系统。

下面以一节公开课为例,探讨“主题语境下借助同伴互助模式”提升一轮词汇复习效果的操作实践。

二、课例展示

(一)教材、学情分析与目标设定

本校高三一轮复习以教材单元为主线,把每个单元的重 单词、短语、句型筛选后结合高考题设计相应的巩固练习,同时配套单元主题下的阅读训练。对于巩固语言知识本身,这个模式是可取的,但同时面临着一个问题:单词、短语和句型的练习有4大页,还不包括配套的主题阅读训练。如果照搬“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背诵巩固”的复习模式,不仅耗时长,而且学生容易厌倦,效果势必不佳。基于我校学生英语基础均分在96分左右,每个单元复习前,学生会被要求自行结成学习同伴,完成基础检测部分,彼此交换批改,互相提出复习意见,并相互督促完成基础性知识的积累。本节公开课是外研社高中英语教材必修5第二模块“A Job Worth Doing”的复习课,上课前一天就让学生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完成了基础知识检测,主要涉及单词、词组、句型的中英文互译等。本节课堂任务主要是抽出本单元核心词汇、句型,引导学生将其加以内化与运用。

(二)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

Step 1:核心词汇和句型练习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理解有难度、关注度不够、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stress, qualify, volunteer, apply, in response to, consider+宾语+宾补等,通过paraphrase、翻译、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总结核心词汇用法和需要关注的难 。

【设计说明】这部分知识是基础检测的提升,对学生语言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可自主完成,因此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通过答案归纳总结。同时改编其中一些练习,为后面的主题学习(语言表达训练)做铺垫。

Step 2: 导出主题语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

以其中一个句型练习(Job choices should be carefully dealt with.)为例,通过头脑风暴,引出职业的话题。学生能列出常见的职业,但是很难想到志愿者这个特殊的岗位,教师顺势引出话题,并用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志愿者这一岗位。

Question 1:What do volunteers do?

Question 2:Do volunteers get paid?

Question 3:Are there any special requirements to be a volunteer?

【设计说明】如果没有问题铺垫,学生后面的学习讨论可能就没有主题方向,其思维输出也会五花八门且无法切中要领。因此,核心词汇与句型的巩固以及三个问题的引导环节就为学生言语思维的延展搭建了必要的“支架”。

Step 3:深度挖掘主題语境(围绕job choices拓展)

任务1:假如收到以下信件,你的选择是什么?根据选择,自主分组。

Dear Ivy,

With graduation drawing near, I am at a loss for my job. Knowing that graduate volunteers are needed in a county in Sichuan, I show great interest in it, hoping to provide service and do some professional duties for people there. However, my parents are strongly opposed for it doesnt deserve my education background. What should I do?

Yours,Lin Yanxuan

Please discuss it and show your ideas. Pay attention to below tips

Go for the O (oppose) or F (favor) side as you wish.

Use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in this module.

Write down your reasons on the paper.

Give an oral report after the discussion.

该环节学生依据“自主编组,协调互补”的原则找同伴结组,并在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分享。

【设计说明】这位笔者曾经的学生(跟现在的学生提及她的一些情况)的来信接近生活,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有利于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这个主题。同时,他们自发结成的学习组有共同的意向,能通过讨论把问题推向更深的层次,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深度也能得到很好的挖掘。

任务2:Oral ReportMind map (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设计说明】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让口头表達者和聆听者思路更清晰,同时启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与发散性,尤其通过多维度的分享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志愿者这个职业有立体化了解,触发他们新的思考。

任务3:Explorationto know volunteers

教师板书学生上述发言中的核心概念(语汇),通过核心语汇进一步深入激疑,清晰呈现志愿者的主题语境(What are volunteers)。

【设计说明】学生的讨论有些没有抓住主题的核心,教师通过板书关键语汇和激疑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出志愿者的本质属性:voluntary; not for reward; devote within your power; spread love, kindness, for public welfare…

Step 4:提升思维品质与品性修养

依据同伴互助学习实践模式中课堂共生操作性实践和课外组群体验性实践的互通性,通过学生分享自己志愿者经历,教师分享身边(由远及近)志愿者事迹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外体验性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深化对主题的认识,更能提升品行修养。

【设计说明】分享事例和进行实践的做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运用本课核心词汇与句型强化语言知识,使其能深入体会主题材料的核心价值,更能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由课本回归生活,由文本升华人本。

Step 5:评价与反馈

任务1:同伴互助反馈

分组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个组内成员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他同伴进行讨论和评价。

任务2:教师反馈

教师 评,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清晰化、本质化地思考。

任务3:Homework

如果你是我校学生会主席李华,志愿者日在即,请你准备一份发言稿,号召全体学生加入志愿者协会,服务社会,传播文明。内容要 如下:

①志愿者协会简要介绍(形式、内容、意义);

②报名方法和具体要求;

③提出期望。

字数100左右,可适当增加细节。

【设计说明】通过同伴互评、教师 评与任务写作,在巩固本课核心词汇、句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题读写意识。将阅读与写作思维互相融通,提升学生语言综合素养。

三、案例反思

本节课教学容量大,从字、词、句、篇到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的输出,环节紧凑,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对志愿者这一主题语境的反复探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品性修养。同伴互助模式则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这堂课受到同行的高度认同,同时也给笔者带来几 启示:

(一)词汇复习要有侧重

高三的词汇复习是对前面两年词汇学习的延伸,我们可以根据主题有选择性地选取核心词汇讲练,但是怎么选、围绕什么选,需要教师对学情做好精准把握和大量的准备工作。

(二)主题设置要结合话题语境和学生实际

不是每个部分的词汇复习都适合这个模式,教师在设计的时候要有选择性地灵活应用,根据学生实际选取尽量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支架,设置层次

问题的设置要根据主题语境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同时依据问题的难易度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空间。这个部分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较高,因为如果教师用于引导的问题没有层次和逻辑,学生就无法形成清晰的思维;同时这个部分对学生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对基础较弱的学生难度较大。

(四)活动设计要有针对性和生长性

笔者发现不少课堂活动设计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和生长性,导致活动流于形式。同伴互助的学习模式是本班英语课堂的常态,但是教师们是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运用并及时完善此模式的。

四、结束语

高三词汇复习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主题语境充分体现词块的语义、语法和语用功能,引导学生积累和内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不能有效地汲取知识。”

同伴互助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综上,以主题为核心,以语篇为载体,将词汇嵌入语境,借助同伴互助模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品性,是提高高三词汇复习效率的一条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励玲.基于情境的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以一堂词汇复习公开课为例[J].英语教师,2015,15(01):115-118.

[3]姚丽丽,苏桂荣.同伴互助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11):145-14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朱文娟.“同伴互助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深圳市宝安区2017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qn17224.

[6]McCarthy, M.& R.Carter.(1994).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 for Language Teaching [M]. Longman.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词汇复习主题语境
以主题语境为引,助力写作教学轻负增效
刍议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话题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词汇复习中的运用浅探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点滴体会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有效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