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一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农户安全生产行为评价

2019-09-10谭玉莲漆雁斌但鹏飞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安全性

谭玉莲 漆雁斌 但鹏飞

[摘要]本文根据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内容,基于层次一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了3层评价体系。以四川省564户种植业农尸为例,根据计算出的关联度对生产行为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种植业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较低,种植技术的薄弱、安全认知的缺乏是导致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低的主要原因,农户在施肥、农药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层次一灰色关联分析法;安全性;生产行为;种植业农户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食物的要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生产环节是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源头,作为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直接、严重的影响[1]大量学者从交易模式、信息不对称、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安全生产意愿等角度研究了农户安全生产行为,部分学者运用不同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研究,比如层次分析法、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灰色评价模型等,但是很少有学者评价农户的生产行为。但是农户的生产行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定性与定量评价能使大众对农户的生产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目前少量学者对农户生产行为进行了评价,用的都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具有主观性强且不能分析大量数据的缺点,本文在学习相关学者关于农产品评价研究以及获得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以四川省种植业农户为例,采用层次一灰色关联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程度进行评价,让外界对四川省农户生产行为有一定的认知,丰富现有研究成果[2-3]。1 种植业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内容

农户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影响农产品安全的生产行为主要涉及施肥、农药、废物处理、种植技术以及安全认知5大方面,本文将从这几方面展开研究。

1.1 施肥

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施用的肥料主要包括有机肥、化肥。

化肥因能够直接为农作物提供所需养分,对农作物产量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但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诸多问题[4] 。李锋等[5]对广东农户购买化肥进行研究发现,农户对有机肥料的认知较低,大部分农户的肥料专业知识不高,需要通过专业人士指导用肥。李海霞等[ 6 ]对四川省农户的化肥使用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农户在化肥使用中存在氮、磷肥使用量过大,肥料之间配比结构不合理、施用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对农业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生产源头被污染,难以保证所生产民出的农产品足够安全。

有机肥能为农作物提供多种养分,长期使用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所生产出的农产品也更安全。

1.2 农药

农业生产者在农药施用过程中的行为偏差和操作不当是引发农产品安全风险的最直接原因[7]。农药的安全使用包括按剂量施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上市前对农残进行检测等。合理使用农药是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合理使用农药甚至滥用、违规使用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过量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也会污染生产农产品的土壤、大气、水等,造成源头上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所以对农药进行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

1.3 废物处理

废物处理主要包括对农膜和秸秆的处理,对废物的处理行为会直接影响环境。对农膜的处理主要包括丢弃、焚烧、回收再利用,随意丢弃或者焚烧都会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回收再利用是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对秸秆的处理主要包括焚烧、秸秆还田、生产沼气,焚烧不仅污染环境,也浪费了秸秆的有利成分,秸秆还田和生产沼气都是环境友好型做法。

1.4 种植技术

技术水平是影响农户合理施肥、施药以及废物处理的关键因素,种植技术主要体现在文化程度、技术来源、参加培训次数、是否拥有职业证书等方面。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其获取信息、学习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的能力越强,故种植技术越高。技术来源主要为自我经验积累、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政府、科研机构等,依靠自我经验的积累往往隨意性比较大,规范性不强;从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处获取的技术往往具有针对性,不适用于所有农作物;从政府或者科研机构获取的技术系统性强,操作规范,最具安全性。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多,技术水平越高,而拥有职业证书表示受过专业训练,其技术水平亦越高。

1.5 安全认知

农业生产是一个从认知到生产规划,再到生产管理,最后到储存销售的生产过程[8]。农户安全认知水平影响着农产品安全生产,农户的安全生产意识越高,其生产行为就越安全[9]。安全认知包括记录生产过程、建立可追溯系统、对环保政策的了解以及对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了解等。记录生产过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现可追溯的重要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也鼓励农业生产者记录生产过程;建立可追溯系统可增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透明度,改善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的信息不对称;对环保政策的了解有利于防止农户滥用农药、化肥、不合理处理农膜、秸秆等;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在销售价格上高于一般农产品,对人体健康也更有利,了解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规程、认证条件等有利于农户生产出更安全、更多利润的农产品[10-11]。

2 层次一灰色关联分析法介绍

2.1 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1 9 82年创立的一门新兴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灰色关联分析法允许数据呈非典型分布且不用考虑变量之间的内生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人们的主观随意性。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从样本中确定一个理想化的最优样本,以此为参考数列,通过计算各样本序列与该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对被评价对象做出综合比较和排序[12]。本文想要得到的是四川省种植业农户农产品生产行为安全性的高低,于是将安全性最高的方案作为参考序列,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关联度越大,安全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不过,理论上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都将各指标和要素假定为同等重要,即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各指标的权重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每个指标和要素所代表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可能相同的,因此,需要引进指标权重的计算对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进行改进,本文主要对四川省种植业农户农产品生产行为安全性高低进行评价,考虑到被评价对象的定性信息较多的现状,在权重方法的选择上,为了更好地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最终选择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赋权。

2.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于1977年由美国运筹学家A.L.Saaty首次提出,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的原理:首先根据评价目标建立一个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复杂系统分解成若干相互联系和隶属的层次及要素,然后根据模型中每一层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在各要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和计算,继而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重,最终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13]。

层次分析法存在主观性太强的问题,得出的结果不够客观,而灰色关联分析法能有效克服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问题,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2.3 层次一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2.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对目标群体进行评价,需要建立一个从上至下的多层评价体系,本文结合研究的目标特点建立了一个3个层次的评价系统,其中,最上层为目标层(A),即四川省种植业农户农产品生产行为的安全程度;中间层为准则层(B),主要从施肥、农药、废物处理、种植技术、安全认知5个角度进行评价;最下层为指标层(C),分别隶属于上述5个因素,共包含了15个评价指标。

2.3.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就是比较本层中全部评价要素相比上层某指标的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即2个元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大小,采用萨蒂的1~9标度进行赋值表示,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关系见表1。

2.3.3 一致性检验

为了保证判断矩阵中的两两比较值的判断思维具有一致性,在得出判断矩阵后,还需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1)算出最大特征值λmax,计算一致性指标CI:

(2)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且体见表2。

(3)计算一致性比例C:

式中:当CR=O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当时CR

在通过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后,就可以对要素逐层进行层次单排序,即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B层要素而言,C层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利用同一层次(也就是B层)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针对A层而言B层次所有要素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总排序。

2.3.5 构造评价矩阵

首先确定参考序列CO和比较序列C1.,选取各指标生产行为最优的数据作为参考序列CO,其余样本作为比较序列C.;其次构造评价矩阵。

2.3.6 变量序列归一化

由于各指标值的数量级不统一,需要首先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

式中:Yok为指标值归一化后的值;Cok为指标原始值;Cmax为各指标最大值。

2.3.7 计算关联系数

关联系数公式:

式中:ζok(t)为第k个要素的关联系数;△(min)、△(max)分别为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在各期对比差值绝对值的最小值与最大值;△ok(t)为第k个要素与各期参考序列要素对比差值的绝对值;ρ为分辨系数,取值越小越能提高关联系数间的差异,一般在O.1~0.5取值。

2.3.8 计算关联度

(1)计算B层关联度:

式中:尺Bk为B层第k个要素与目标层的关联度,即B层单个要素與目标层的关联度;WBkC为B层第k个要素下从属的C层指标相对于B层第k个要 的权重所组成的行向量;为B层第k个要素下从属的C层指标与其相应的参考指标的关联系数所组成的矩阵;k为B层要素中第k种要素。

(2)计算A层关联度:

式中:RA代表B层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与A层总目标的关联度,wab代表B层各要素相对于A层来说各要素的权重RB1,RB2,… ,RBi代表第i个国家B层要素的关联度。

2.3.9 依据关联度得分进行评价

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各指标与目标层的关联度,然后将所有的关联度做大小排列,关联度越高,则生产行为越安全,根据关联度高低划分区间,得出不同安全程度生产行为所占的比例,对四川省种植业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进行评价。

3 实证分析

根据四川省农工委年度重点课题《优化和重构四川现代农业体系》,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四川省1 8市(州)、4 1县(区)、1 27镇(乡)、1 8 6村种植户进行了人户访问,共回收627份问卷,剔除部分不合格问卷,共获得5 64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89.95%。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对前人关于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内容的总结以及前文的描述,构建了三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3。评价尺度Y、N分别表示是、否,由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只能对数据进行处理,本文对Y赋值为1,对N赋值为09n表示培训次数;文化程度中,将小学及以下赋值为1,初中赋值为2,高中、中专赋值为3,大专、本科及以上赋值为4;技术来源中,将经验积累赋值为1,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赋值为2,政府赋值为3,科研院校赋值为4;农膜处理中,将丢弃、焚烧赋值为O,回收再利用赋值为1;秸秆处理中,将焚烧赋值为O,秸秆还田/生产沼气赋值为1 0值越大代表生产行为越安全。

3.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A-BI、A-B2、A-B3、A-B4、A-B5判断矩阵见表4,B1-CI、B1-C2判断矩阵见表5,B2-C3、B2-C4、B2-C5判断矩阵见表6,B3-C6,B3-C7、B3-C8、B3-C9≠判断矩阵见表7,B4-C1O、B4-CII判斷矩阵见表8,B5-C12,B5-C13,B5-C14,B5一C15判断矩阵见表9。

3.3 确定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出各级指标权重,并对其进行随机一致性检验,得出随机一致性比例CRo

3.4 依据A、B层关联度得分进行评价

由于评价样本较大,评价矩阵、变量序列归一化、关联系数以及关联度结果太多,不能一一展示,而本文最终的目的是求关联度,根据关联度评价农户生产行为。故本文就最后的关联度进行分析,通过对A层关联度进行区间划分,以得到不同安全程度生产行为所占的比例,进而客观公正评价四川省种植业农户农产品生产行为的安全程度;通过B层关联度,判断四川省种植业农户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哪些方面有所欠缺。

(1)四川省种植业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较低。根据A层关联度,即综合比较序列B层5大要素相对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将生产行为安全程度划分为高、较高、较低、低4个等级,综合考虑四川农户农产品生产行为现状以及测量误差,对关联度进行划分,具体如下:关联度0.8及以上划分为安全性高;关联度0.6及以上,0.8以下属于安全性较高;关联度0.4及以上,0.6以下属于安全性较低;关联度0.4以下属于安全性低,具体见表10114-1710

根据判断结果,四川省种植业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表现出较低的趋势,绝对高和绝对低都比较少,65.6%的占比使大部分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处于中间偏下水平。

(2)种植技术的薄弱、安全认知的缺乏是导致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低的主要原因。根据B层关联度,即综合比较序列C层15个因素相对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可得到农户在施肥、农药、种植技术、废物处理、安全认知方面的具体表现。农户不同生产行为安全程度划分见表11。据表11可知,农户在种植技术和安全认知方面表现最差,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农户的文化层次太低,83.33%的农户属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二是农户职业素质不高,农户中仅9.04%具有职业证书、9.7 5%农户技术来源于科研院所,76.24%的农户从来没有参加过技术培训;三是农户生产过程记录率低,仅15.60%农户会记录生产过程;四是农户对可追溯系统了解不足,仅9.22%农户建立可追溯系统[18-19]。

(3)农户在施肥、农药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据表11可知,农户在农药和施肥方面表现较好,尤其是在农药方面,安全性高的农户达82.45%,绝大部分农户按剂量施用农药、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但仅33.69%的农户检测农残。80.85%农户按剂量施肥,但仅46.10%农户施用有机肥,这是农户在施肥方面表现较差的原因。

4 结 论

四川省种植业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较低,主要是由于种植技术的薄弱和安全认知的缺乏,但是在农药、化肥方面表现较好。生产行为安全性高的农户非常少,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性、规范性、种植技术、安全认知等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1)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户文化程度。方面,对于农户薄弱的种植技术,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当前农户的年龄普遍偏大,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是不现实的,唯有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高学历的人才进入农业,才是提升农户文化层次的关键策略。

(2)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农村,对农户的政策宣传应该驻根在基层,这就要求基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认知负责,还要能说“农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3)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水平。当前农户组织化程度低,这是导致农业生产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为此,要鼓励农户通过加入合作社、土地托管等渠道提高农户组织化水平,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

(4)强化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监管与支撑。政府要做好农产品人市前的检测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生产、违规人市的农户依据法律予以惩戒,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 考 文 献

[1]娄博杰,张惠娜,宋敏,等.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水平影 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中国东部6省调研数据[J].中国农学 通报,2016(8):159-163.

[2]毛婷婷,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中农户行为研究[D].雅安:四川 农业大学,2011.

[3]王珊珊,张广胜,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4):641-648.

[4]王亚杰,陈洪昭.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福 建省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34— 38+49.

[5]李锋,罗世雄,吴静,等,农户的化肥使用行为及购买行为分析[J], 经济问题,2011(6):78-81.

[6]李海霞,任大廷,冉瑞平.农户的化肥使用行为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8(3):297-300.

[7]E D VAN ASSELT,MPMMEUWISSEN, MAP MVAN ASSELDONK,et al.Selection of critical factors for identifying emergingfood safety risks in dynamic food production chains[J].FoodContr01,2009(6):88.

[8]娄博杰.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生产行为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9]杨天和.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10]郝利,李庆江.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成本收益的认知分析一基于1 8省农户的抽样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3(9):61-67.

[11]周洁红,委励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的农户行为分析——以蔬菜种植户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18-127.

[12]孙芳芳.浅议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201 0(17):880-882.

[13]董悦.各国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及综合评价[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14]邵明晖,吴彪,李宁,等.种植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5 (1):54-58.

[15]郑涛,赵秋芳.农户的有机农业生产决策因素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 (4):109-114.

[16]王建华,马玉婷,李俏.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J].公共管理学报,2015(1):117-126+158.

[17]弓成林,郭爱民,汪小伟,等.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在葡萄品质评价上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2(1):79-82.

[18]端礼钦,王静,胡明.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构建——以种植业产品为例[J].分析仪器,2018(1):141-145.

[19]谭玉莲,漆雁斌,邓鑫.农业生产效率的真实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41 1户稻农的经验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1):33-38.

猜你喜欢

安全性
细节护理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